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手机影像终局之战开启,超一英寸时代来临,欢迎阅读。
提到影像旗舰,可能大部分读者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都是 vivo X 系列、OPPO Find 系列、华为 P 系列、小米 Ultra 系列等,它们过硬的硬體和到位的算法确实给整个市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实际上努比亚才算是国内最早一批主打手机影像的手机厂商之一,旗下的 Z 系列机型在影像方面的表现虽说没能达到第一梯队水准,但依旧属于上流水准。
( 图片来源:倪飞微博)
就在近日,努比亚官方表示将于 7 月推出一款影像新旗舰,并确认其 35mm 主摄将迎来大幅更新,有着超越一英寸大底 CMOS 的表现。在看到这则爆料时,说实话小雷是有些将信将疑的,毕竟就以现在的技术来看,把手机主摄传感器尺寸做到一英寸基本已是上限,想要再度取得突破难度非常之高。
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预热海报显示,努比亚这款新机或将依旧沿用独一档的 35mm 大底主摄,并且有传言称其将从 IMX787 更新为更大底级的 CMOS。可能很多读者看到「超越一英寸」这五个字时,第一反应都是在尺寸上大于一英寸,实则不然,例如在解析力、对焦速度、画质上超越都算得上是超越。而且根据目前各种爆料来看,市面上并没有推出比 IMX989 更大的传感器,因此努比亚的这一宣传话术应该是在进光量方面达到超一英寸水平。
目前市面上几款搭载一英寸大底传感器的手机,主摄焦段都是 23mm,而努比亚这款新机主摄焦段为 35mm,想要在进光量方面超越一英寸大底的话,就必须拥有更大的光圈。
(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以小米 13 Ultra 为例,它的主摄尺寸为 1.02 英寸,光圈为 F1.9,换算下来等效光圈大概在 F5 上下,努比亚想要用 35mm 焦段且尺寸较小的传感器超过一英寸传感器进光量的话,镜头光圈就必须大于 F1.4。想要同时做到体积小且光圈达到 F1.4 并非易事,别说对于手机厂商了,对于很多相机厂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因此努比亚想要达到自己的宣传水准,或许要找到相机厂商单独定制,这个成本可不低。
实际上之前也确实有些厂商推出过 4/3 画幅的「手机」,永诺曾在 2018 年推出过一款名为 YN540 的产品,其就搭载了一颗永诺自家的镜头,镜头卡口尺寸也确实符合 4/3 画幅的标准。但与其说它是一台手机,不如说它是一台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相机,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款产品有些滑稽,噱头大于实用性。
(图片来源:永诺官网)
最重要的是,4/3 画幅镜头并非你直接装到手机上就能用,需要在设计时将传感器周围其他器件的放置也进行相应的改变。同时,更大的传感器也意味着更大的像素点和更高的噪点,这都需要对手机的硬體进行调整和更新。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之后真有手机厂商把 4/3 画幅卡口带到了手机上,但想跟同参数的相机对打也基本是不可以胜出的。要知道相机成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镜头,而手机厂商处于各方面的考虑是不可能给手机配备外置镜头。
之前小米就推出过一款名为小米 12S Ultra 概念版的产品,相比普通版的小米 12S Ultra,它配备了两颗 IMX989 传感器,相机模组也改成了相机卡口,能够完美匹配徕卡 M 系列专业镜头,从而在光学能力、画面解析力、纯净度、景深效果上跟如今的手机拉开较大距离。
(图片来源:小米官方)
但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小米并不打算把所谓的 " 概念版 " 进行量产,一方面是其造价成本极高,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另一方面这种设计已经失去了作为「智能手机」的意义。
在这个影像同质化的年代,必须拿出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找到用户,努比亚有意去做特色产品策略确实不错,但问题在于它的实际表现,能否对得起市场对于它们的期待。
在前两年,小雷非常乐意看到手机厂商们在影像上疯狂内卷,这边刚出 5 倍潜望式长焦,那边马上又出一个 10 倍光学变焦,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但今时不同往日,手机厂商们在影像硬體方面已经卷到头了,如今市面上几款影像旗舰搭载的硬體组合基本都是一致的,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内部算法的不同。
问题来了,为何手机厂商如此执着于影像呢?其实小雷也完全可以理解,手机影像的提升能给用户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比如像素的提升或影像传感器面的扩大,都能以最直观的数据显示让用户能够更容易感知到产品的更新。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简单举个例子,每年手机厂商都会在发布会上吹嘘自家的性能相比之前提升了多少,但用户拿到手里可能因为使用习惯的因素影响,体验不到太大的提升,最终导致用户端体验不大的结果。而影像就截然不同,你提升的任何一个点,都能很直观地呈现在用户的面前,打开相机就能感受到,效果更加立竿见影。
小雷并不否认 4/3 画幅手机存在的价值,但感觉目前的手机厂商的思路明显走偏了,1 英寸普及后上 4/3 画幅,4/3 画幅上完之后是不是也要考虑上半画幅甚至是全画幅了。说白了,用户们可能只是想要一台足够水桶足够旗舰的手机,某些产品连基本的手机功能都做不好,反而再去卷相机功能,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了。
就怕到最后手机厂商为了卷而卷,造出一台既不像相机,又不像手机的 " 怪胎 ",小雷也相信大部分消费者也不会为了这样一款产品而买单的。
最初,手机拍照因为便宜、轻巧而成为相机的下位替代。随着移动网络与社交平台的发展,我们开始习惯在面对新事物时先拿起手机进行记录分享。手机不仅能在很多场景中提供不逊于相机的整体观感,而且自带的不少功能也确确实实能够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但想让它去取代专业的相机,那依旧是天方夜谭。
在小雷看来,最好的相机并非值得是那些参数无敌价格上天的专业相机,而是一台 / 部能够让你每天都带在身上的相机。因此与其让手机厂商在硬體上继续内卷,不如通过軟體算法的方式普通大众能够轻松地接触摄影,实现真正地大众化,这才是手机影像发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