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阿里最有权力的女人下去了,欢迎阅读。
11 月底阿里股价刚被拼多多反超时,马云曾在内网回帖称:" 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没想到改变来得如此之快,阿里继 6 月、9 月后,又来了一次人事大调整,这一次阿里最有权力的女人被换了下来,而阿里元老吴泳铭身上的担子又被加了一码。
作者 | 李 原
编辑 | 陈 芳
运营 | 解一帆
戴珊——这个曾被认为是阿里最有权力的女人,在这艘巨轮负重前行之下,也被换掉了。
12 月 20 日,继 6 月、9 月两次人事巨变后,阿里短短几个月又宣布了第三次高管变动,这一次阿里元老吴泳铭身上的担子又被加了一码,一人身兼三个 CEO。而戴珊则成了又一个张勇,从掌管阿里最有钱的部门调去负责一项新业务。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全员信中宣布,为了推动集团核心电商业务板块的战略协同,阿里巴巴集团 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将兼任淘天集团 CEO。戴珊则退位让贤,去协助筹建阿里资产管理公司。
作为阿里 " 十八罗汉 " 之一,戴珊从 2022 年 1 月开始掌舵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2023 年 3 月 " 一拆六 " 后任淘天集团 CEO。满打满算,她统管阿里最有钱部门的时间还不到 2 年。而吴泳铭从 6 月重回阿里权力中央后,如今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三项 CEO 的职务。
阿里也确实到了不得不下猛药的时刻。股价连跌三年下,其市值距离最高点已不足四分之一。截至 12 月 19 日美股收盘,阿里市值只有 1920 亿美元,比拼多多少 74 亿美元。11 月底阿里股价刚被拼多多反超时,马云还在内网回帖称:" 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
戴珊被换了下来
戴珊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阿里的双 11 晚会上。「市界」看到,当晚戴珊做了简短的发言,但神情看起来有些憔悴。演讲中,她重申了淘天的 " 用户为先、生态繁荣、科技驱动 " 的三大战略。
双 11 数日后的 11 月 16 日晚,阿里公布的 2023 年三季报直接触发股价跌了超 9%。一个核心原因是,虽然从财报整体表现看,阿里勉力守住了阵地: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9%,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34%。但最为核心的淘天数据增长乏力,成为了股价的最大利空。
据财报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淘天营收 976.5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其中除了批发商业板块,即 1688 同期增长 18% 以外;淘天核心的国内零售商业板块合计增长只有 3%。
戴珊花名苏荃,员工们习惯称呼她为 "MM"。作为阿里的第 11 号员工,她也是阿里的 " 十八罗汉 " 元老,深受马云信任。在卸任公开信中,蔡崇信给予了戴珊充分的肯定。" 戴珊作为阿里巴巴 18 个创始团队成员,二十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公司一线,为公司的创立和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2022 年 1 月,在 " 蒋凡桃色事件 " 持续发酵后,戴珊接任了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该板块中最为重心的便是淘天业务。虽然看起来,戴珊的上位有偶然成分,但内部员工普遍认为,她也有实打实的战功。
2017 年到 2021 年,戴珊担任阿里产业电商事业群总裁。该事业群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全球速卖通、淘特、数字农业等业务。虽然在那几年,这些 B 端业务不如淘天风光无限,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两位数增长。在 2022 年至 2023 年,1688 和淘特发展为了阿里狙击拼多多的重要堡垒;速卖通也被视为阿里接下来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由此也可看出,戴珊为其打下的坚实基础。
同时,戴珊还曾于 2021 年 3 月至 12 月,担任社区电商事业群总裁。在彼时社区团购的巨头鏖战之中,她也被证明了强悍的战斗能力。
不过戴珊接任蒋凡的时间点,返回头看也正是阿里电商业务面临转折和复杂难解局面的关键时刻。2022 年初,戴珊担任的国内数字商业板块除淘天业务外,还包括聚划算、逛逛、闲鱼、1688、淘特、淘菜菜等。这些业务在阿里总营收中占比超过 70%,但在 2021 年的第四季报中,增速已降至 7%。
从蔡崇信内部信上看,曾经大搞多元化的阿里,今后要把资源和人力向核心电商和云业务上进行聚焦。
" 吴泳铭接任阿里集团 CEO 三个月,明确了全集团的战略重心和优先级选择,围绕主业进行了坚决的取舍,同时全面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 蔡崇信认为,由吴泳铭兼任阿里云和淘天的一号位,将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的变革,有助于确保集团对两大战略重心电商和云的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员工总数超 22 万的阿里,在与后起之秀拼多多比拼的过程中,被说的最多的一点是,由于阿里组织体系过于庞大,办事效率要低得多,人效比打不过拼多多。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 人多了,每个人都需要安排角色,所以流程就多了。" 他认为,阿里需要轻装上阵,处理很多包袱业务与非核心业务。
从资本市场上来看,本次戴珊被换,反应还算正向,当天港股开盘阿里巴巴涨超 3%。而往往一把手被换,下面的中层、基层也将会随之出现变动。
蔡崇信也向员工们吹去了 " 凛风 ":"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启用在基层得到锻炼,崭露头角的年轻管理团队,为年轻人创造属于他们的创新环境。"
低价成为最大关键词后
虽然阴霾逐渐笼罩阿里,但戴珊初上任时,举措也颇为果断、可圈可点。
一方面,她快速叫停了以 GMV 为核心增长目标的发展模式,要求淘天回归到消费者体验的打法之中。2022 年 618 以前,戴珊又强调需要更关注消费者的体验与复购率,并要重视内容建设。回头来看,这些布局侧重点变化,与如今电商的发展主线不谋而合,都可谓前瞻。
阿里员工对「市界」表示,到 2022 年下半年,随着监管压力淡化,阿里曾有过氛围为之一松的时刻。
2022 年底,张勇给阿里巴巴的主要战略是 " 定 "。年中的股东信中,张勇给阿里巴巴定下了三个业务战略方向:消费、云计算、国际化。从中也可看出,张勇希望 2023 年,阿里的三大业务可以齐头并进。
不过 2022 年,阿里面对拼多多、抖音电商等劲敌,还有余力 " 双线作战 ",做业务层面的调整。一方面,彼时淘宝流量持续流向抖音等内容平台,抖音直播电商持续崛起,淘系中腰部商家缺少自然流量,导致用户体验变差;另一方面,拼多多低价的持续攻城略地,淘系的中小商家利益需要被进一步强化。
而来到 2023 年,随着消费者对于 " 低价 " 前所未有的敏感,阿里需要做的则几乎都是彻底的刮骨疗毒、破釜沉舟的变动。
实际上,在戴珊上任之初,她也曾提出要加大对淘宝的扶植力度,更重视商家生态和 SKU 的丰富程度,以夯实阿里流量大盘。同时,她提出了天猫可以适度 " 让位 ",可以不惜让渡客单价和转化率。
但随着阿里的任务陡然从协同发展,变身为应对消费者越来越强烈的 " 低价 " 需求,如何守住城池,淘天的压力也越来越沉重。
今年 618 期间,阿里与京东不约而同地上线了以 " 低价 " 为关键词的大促。但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消费者发出了 " 买不动 " 的声音。站在阿里一方," 低价 " 变化不仅是简单的让利,更需要从业务和组织层面进行全面改造。
618 期间,戴珊表示:由中小商家构建起的丰富生态将成为阿里竞争的重点与优势。在淘天的战报中,被 " 擦亮 " 的也是:超 256 万名中小商家今年 618 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同期;118 万名中小商家达成了 "1 万元成交 " 的小突破;未来淘宝直播要为中小商家开设 1 万场产业带专场直播。
不过,这些短期的调整对于阿里彻底扭转颓势作用均十分有限。市场的一种声音认为:过去多年,以张勇为代表的管理层,围绕阿里的布局是以 " 消费更新 " 主线为主。虽然如今张勇已出局,但阿里为 " 消费更新 " 构建出的生态、商家、业务体系,难以在一夕之间被推倒重建。
回归主业、走向 AI
在阿里不断火拼低价的同时,从今年 11 月阿里云 IPO 被叫停,双 11 第二天阿里云又发生了 " 史诗级宕机 " 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后。市场上便开始有反思的声音出现:阿里的 " 一拆六 " 是否进行得过于激进。
如今来看,阿里的 " 一拆六 " 固然是为了更多激励内部创业,用分拆上市的方式做大集团蛋糕,也用自负盈亏的杠杆甩掉更多 " 不良资产 "。但过快的变化正让阿里人感到迷茫," 业务之间协同很难,流动也被叫停,晋升艰难。今年身边走了很多人 ",前述员工表示。
特别是随着 2023 年第三季报发布后,阿里云 IPO 受阻,越来越多人发现,此刻阿里云需要集团做更多输血,集团也需要阿里云辅助协同。特别是进入到 AIGC 的巨变背景之下,探索 " 电商 +AI" 的新模式,或许利于阿里讲好未来的故事。
近日,据《晚点》报道,"AI" 正成为整个阿里的关键词。淘天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都围绕 AI 建立了完整的团队。淘天对内发布了大模型产品 " 星辰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 AI 团队已超过百人。有员工称,虽然目前尚未列入考核指标,但所有产品和技术人员都会被要求思考业务和 AI 结合的可行性。
不过,重复造轮子的现象也已经在 " 全盘压上 " 的背景下,开始出现。据上述报道,淘天一度有约 20 个团队在做 AI 相关业务。11 月末,阿里集团 CTO 吴泽明进行盘点和梳理后,才将这些团队整合为 4 个团队。
如何避免在急速变局之下,阿里各条业务线可以有效发展而不是酝酿出另一场泡沫。马云所信任的吴泳铭,如今更多被看作是当下能获得更多资源、整合业务线权力的角色。
作为马云早期创业伙伴 " 十八罗汉 " 之一,吴泳铭曾历任支付宝技术总监、中国雅虎 P4P 产品及技术总监、一淘网总裁、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阿里健康董事会主席等职务。他在阿里的花名是 " 东邪 ",但阿里员工更喜欢叫他 " 吴妈 "。
这个称号是有来头的,早在 1997 年的 " 前阿里时代 ",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吴泳铭就开始追随马云赴京创业,他们一起蜗居在一间宿舍里,而像很多大学男生宿舍一样,每个宿舍都有个 " 妈 ",吴泳铭最初正是在此获得了 " 吴妈 " 的称号。1999 年马云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时,吴泳铭也成为了加入其中的第一个程式员,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在移动互联网的多个风口来临时,吴泳铭都曾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公开资料,吴泳铭曾一手组建了阿里生态的现金奶牛、广告营销平台 " 阿里妈妈 "。据艾瑞咨询调研,2008 年阿里妈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站广告联盟。这也成为 " 吴妈 " 称号的另一个来源。
而短短半年,从集团、云到电商,吴泳铭一而再接下阿里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也说明不管是马云还是蔡崇信对他都十分信任。
© 市界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