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 发布,欢迎阅读。
IT 之家 3 月 30 日消息,在昨日的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 " 通通 " 2.0 正式发布。
" 通通 " 定位为具有自主学习、认知和决策能力的虚拟人,预计今年内将具备 6 岁儿童的智能水平。
据 IT 之家此前报道," 通通 " 于 2024 年初首次亮相,定位为 " 正在被构建的通用智能体 ",也是首个由价值、因果驱动的 AGI 系统原型,当时的智力约相当于 3 岁人类儿童。
在随机的场景中," 通通 " 会自主地捡起地上的玩具放进收纳盒中,拿起抹布擦去地上的污渍,搬起板凳清洗抹布。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可以发现," 干净 " 是她的重要价值体系之一,这一切行为是通通在一百多个高度仿真的数字场景中,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的技能、知识和价值的持续成长。
相较于去年发布的 " 通通 "1.0," 通通 "2.0 在语言、认知、动作、学习、情绪、互動等方面都实现了多种核心能力的更新。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先进技术中心执行主任陈浩介绍道:" ‘通通’ 2.0 实现了一个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小女孩,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利用对话策略来引导对话的走向,从而达到自身的目的。在价值调控对话生成、消除模型幻觉、保持对话前后连贯性以及‘言行一致’等方面取得突破。"
简单地说,当妈妈要求 " 通通 " 睡觉,或者吃她不喜欢的食物时," 通通 " 可以向妈妈耍赖,找理由磨蹭,并试图要求妈妈给予奖励,在多轮协商达成一致后才会实施对应任务。
" 通通 " 生活在高度仿真的复杂、动态三维虚拟场景中,1.0 版本的 " 通通 "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如果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她原本规划的任务无法顺利完成。但 " 通通 "2.0 可以实时响应外界场景的变化,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对已有任务进行挂起、恢复、修改或取消等处理,同时动态生成新的任务规划,从而以更灵活、智能、多变的方式完成指令。
不仅如此,不同于当前大语言模型普遍采用的离线数据驱动的学习模式," 通通 " 在和场景互動(自主学)及与人类的多模态对话(他人教)过程中,能动态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价值函数和技能,使得她初步具备类人的持续反思和成长的能力。
发布过程中,当 " 通通 " 想打开空调时,通研院技术人员利用 VR 手多次改变遥控器位置,让她无法轻易拿到," 通通 " 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先是脱鞋上沙发,然后再利用沙发上的靠垫,增加自身高度后最终拿到放在墙架上的遥控器;在按下遥控器,空调仍未打开时,可以教导她 " 电器需要插上插头才能使用 "," 通通 " 在遵循教导,成功打开空调的同时,能够更新自己的技能库,使得该项技能、知识被长期存储。
在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为 " 通通 " 打造了幼儿园、六口之家等多智能体场景,并在场景中設定了各自独立,具备自身价值、能力、人设、状态的多个智能体,使 " 通通 " 拥有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