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联合华为强化服务能力,问界能扭转低迷销量吗?,欢迎阅读。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逐渐进入分化阶段,已经不少新能源车企掉队。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从这个角度看,留给华为与赛力斯的机会視窗正在减少。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李琳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近日,AITO 问界对外发布内部信称,为强化业务发展,赛力斯(601127.SH)与华为共同决定成立 "AITO 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 ",自 7 月 1 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这意味着华为深度介入了问界的售后环节。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代表,问界品牌自诞生以来就带光环,并且创下了当前造车新势力中量产车辆最快突破 10 万辆大关的记录。不过,进入 2023 年以来,问界销量却不断下滑,比如主力车型问界 M5,月均销量不足 3000 辆,与去年下半年的月均销量下降近半。
问界销量下滑与其被用户广泛吐槽的售后服务不无关系。从内部信内容来看,强化售后服务,持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或是新成立的销服联合工作组的一个重要目标。
联合华为提升问界销服能力
问界在对外发布的公开信中称,新成立的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将充分发挥华为与赛力斯各自的优势,促使问界继续驶向全新的 " 快车道 ",加快发展成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头部品牌。
问界此前采取的是华为智选车模式。这种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赛力斯则负责整车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
此次成立销服联合工作组,反映出华为深度介入问界得到产品销售和服务环节,将以往由赛力斯为问界提供售后服务变为华为与赛力斯联合为问界用户提供售后等相关服务,进而实现内部信中所说的 " 端到端闭环管理 "。
出现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023 年以来问界低迷的销量。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 1 月 -5 月,问界销量为 2.19 万辆,月均销量在 4400 辆左右,与去年月均超 8000 辆的成绩相比失色不少。另据赛力斯披露的数据显示,6 月份,赛力斯汽车销量为 5668 辆,同比下跌 25.99%。
要知道在 2022 年,问界的市场表现可谓亮眼,全年累计交付车辆超 7.5 万辆,不仅成为销量破万用时最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
赛力斯汽车旗下主要产品包括问界 M5、问界 M7、赛力斯 SF5 等车型。由此可见,问界 6 月份的成绩也未达到去年水平,距离月交付破万辆呈现越来越远的态势。
售后服务有待提升被认为是影响问界销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有媒体报道称,随着销量增长,问界在交付、售后服务等环节也出现了诸如订金难退、销售承诺不兑现等问题,使得消费者对赛力斯的服务满意度不高,AITO 问界内部也曾收到客户有关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影响了 AITO 问界系列车型的销量表现。
因此,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成立后,将全面负责问界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销服联合工作组的成立,外界声音认为是华为意在提升对问界的话语权。但这遭到华为方面的否认。华为回应媒体称,成立 "AITO 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 " 与双方(赛力斯、华为)话语权无关,整体旨在完善问界销售、渠道、服务方面的管理,提升问界客户服务体验,完善渠道服务相关管理。
目前,新成立的销服联合工作组团队规模有多大,将从哪些方面提升问界用户的体验,以及如何完善渠道服务,对于这些问题,无论赛力斯还是华为方面并未对外进行具体阐述。
问界爆发的机会視窗或已不多
尽管一直强调不造车,但华为在赋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三种业务模式,分别是为车企 / 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标准化零部件的供应商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华为 HI 模式,以及深度参与整车设计、营销以及终端销售的智选车模式。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便属于第三种。从二者目前的合作情况看,华为由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到此次成立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其介入问界汽车发展的程度显然在不断加深。
对于华为来说,当前智选车合作模式下,还没有出现月销量稳定突破万辆的爆款产品,若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扭转,不仅不利于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形象,也难以为其手机等业务受挫情况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赛力斯不仅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个合作方,也是华为深度参与汽车行业的标杆项目,如果问界能够出现爆发式发展,那么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进一步增强华为在企业行业的话语权。
为了促进问界的发展,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更是多次为问界的品牌活动站台,甚至放出 " 问界 M9 将重新定义 1000 万元内最好的智能 SUV" 等豪言壮语,为问界发布的相关车型进行造势,并且在个人的微博中,内容几乎都与问界车型相关,足见华为对问界未来的期待。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逐渐进入分化阶段,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企掉队。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从这个角度看,留给华为与赛力斯的机会視窗正在减少。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分化阶段,各大车企持续发力,加速推出新品抢占市场。根据鳌头财经的不完全统计,6 月初至今,已有小鹏汽车(09868.HK)、蔚来汽车(09866.HK)、广汽埃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推出了包括 G6、ET5T、昊铂 GT 在内的多款新车。
另一方面,梳理问界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到,相对于友商来说,问界产品或有待进一步丰富。问界目前在售仅有问界 M5、问界 M7 两款车型,且二者销量并不稳定。懂车帝数据显示,问界 M5 的售价区间为 25.98 万元 -33.18 万元,今年 1 月 -6 月的销量分别为 2732 辆、2298 辆、2292 辆、1609 辆、3457 辆和 4679 辆,月均销量不足 3000 辆,在 SUV 车型销量排行榜中排在 50 名之外。
售价 28.98 万元起的问界 M7 销售数据更为惨淡,今年上半年累计为 6179,月均销量仅为 1000 辆左右。
即便上述问界的两款车型都有数个不同的版本,但目前仍没有出现月销量破万的爆款车型,而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想要打造一款爆款产品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但问界也在通过产品迭代焕新来吸引消费者,以期扭转当前销量低迷的现状。
7 月 2 日,在问界 M5 智驾版用户体验日上,其发布了起售价为 25.98 万元的问界 M5 标准版和智驾版,M5 最大的区别在于,M5 标准版取消了高级辅助驾驶和軟體配置和激光雷达,并且减少了摄像头的数量。
此外,M5 标准版还在续航、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新发布的 M5 标准版能否帮助问界重新走上销量增长的轨道,为其下半年开一个好头,并加速实现赛力斯规划中 2026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 100 万辆的销量目标,仍值得长期关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