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满屏都是双11跳转广告,但消费者依旧想逃,欢迎阅读。
条条大路通淘宝,随随便便去京东
" 双 11 我的手机好像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决定做什么,先跳到购物軟體再说 "。
" 法庭上法官一拍桌子,跳转到了淘宝 "……
每到双 11,孙乐总会刷到 " 玩梗 " 牛皮癣 App 小广告的段子,先是跟着乐一会儿,后面越看越感同身受。明明 App 们都高呼 " 用户体验第一位 " 的口号,实际上却把自己当商品一样卖来卖去,彻底沦为这场双 11 点球大战里的那个足球。
她给这几条微博轮流点了个赞,准备退出来再刷刷热搜,结果不小心点到下方的推荐广告位,一不留神一秒内又跳转到购物軟體,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手机已经行云流水地完成了跳转、加载、弹窗一系列动作,毫无插手时机。
想关掉网页?对不起,连 " 红叉 " 按钮都找不着。
孙乐和好友吐槽," 前一段时间还好好的,自从 11 月,打开 App 跳转广告的频率简直可以从 10% 飙升到 99%,真是条条大路通淘宝,随随便便去京东。"
好友半天没回复,她又追问:" 人去哪儿了?" 好友发来擦汗表情,说刷朋友圈的时候不小心跳转到京东了,现在才打开微信。
最让孙乐忍无可忍的是,双 11 牛皮癣广告不断也就算了,居然还在悄悄更新换代。以前误触了还能说是 " 自己背锅 ",现在左右摇一摇、往下拉一拉都能直接唤起广告,跟游戏里打 BOSS 战一样,刚刚小心谨慎地潜入老巢,结果对方一个大招直接 " 秒杀了用户 "。
以前微信里的摇一摇是 " 摇出爱情的火花 ",现在微信摇一摇直接 " 摇出广告无限流 "。还有小红书博主分门别类给大家盘点起了 " 跳转广告关闭攻略 " ——华为手机可以在广告設定的摇一摇設定里关闭 " 开机摇一摇进入详情页 ";荣耀也可以在其他隐私設定里开启 " 应用自动跳转提醒 ",总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技还得科技治。
作为多年双 11 囤货党,孙乐发现自己已经渐渐不需要双 11 了。大学的时候,一到双 11 她就盼着奖学金能快点发下来,然后准时准点蹲守在直播间里做加减法凑单拼优惠,学校为了方便大家 " 拼手速 ",每年的这一天都不断网不熄灯。
后果就是囤下来的化妆品、护肤品和纸巾,宿舍四个人用到毕业也没用完。疯狂的消费过后,留下的是无尽烦恼,宿舍跟着成了商家们的尾单仓库。于是毕业后她决定,买东西只买需要的,生产日期都得是新鲜的。
今年双 11,用户和平台就像一对拼命拉扯的倦怠期情侣,一个拼命挽留,在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地方频频刷存在感,一个又犹犹豫豫想走却不能走,双方纠缠个不停。而成功与双 11" 割席 " 的网友们,就像日常 " 劝分 " 的好友,隔几天问候一句," 你怎么还没跟他分手?"
第一万次刷豆瓣跳转到电商平台后,孙乐决定,今年双 11 一定要管住手,将不花钱不囤货进行到底。
1 " 摇一摇 " 广告霸屏双 11
堪比楼道牛皮癣的跳转式广告,并非今年双 11 才出现的新生产物。
早在去年 11 月初,便有网友吐槽 " 最近不敢出门,担心下一秒跳转淘宝 ",当时由于双 11 临近,各方宣传势头猛涨,许多人都感受到跳转购物的广告出现频率远比过去频繁,之前可能 10 个广告里有 2 个是电商 APP,如今变成了 10 个里有 20 个,因为页面跳转到下一个 App 后,很可能发现那还有下一个活动页面跳转在等着你。
只是这样的跳转广告也并非完全没有用处,一篇吐槽去年双 11 广告的小红书下,有人评论 " 打开番茄小说,买了一箱螺蛳粉 "" 原本是要打开记账軟體,结果 10 分钟后下单了一箱抽纸 ",足见当年双 11 对用户购物欲的挖掘与放大。
到了今年双 11,众多用户发现日常促销力度已经很实惠,于是跳转一万次都毫无下单欲望,对它的指责与差评便到了最高峰。于是电商平台们研发出了新招——有继承 " 摇一摇 " 姓氏的 " 扭一扭 ",有看一眼都无语的 " 手机前倾 " 跳转,还有 360 度包抄手机的 " 向右倾斜 "。
今天有防止摇一摇广告的招数,明天就有更新版跳转广告,普通人总不能每下一个軟體后还单独费心思因地制宜,给不同的开屏广告设定不同的权限。
去年 3 月,名为 " 超媒很芒 " 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颁奖文章,其中为一位运营员工颁发 "2022 年度金芒员工一等奖 ",他获奖的理由是带领团队推出了 " 摇一摇 "" 滑动 " 等互动广告。
颁奖词里介绍到,当时由于政策限制、行业内开屏广告点击率普遍锐减,团队开发的这些互动广告帮助维持住了原先的点击率。这篇文章发出后一度引发热议与众怒,网友们愤怒质疑。
可见,双 11 牛皮癣广告,已经让商家、平台与用户割裂成了 " 魏蜀吴三国割据之势 ",不过在被信息围剿生活的链条中,用户始终且只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实是一种 " 不平等条约 "。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厌烦?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 " 超限效应 ",这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而一年比一年设计得更加灵敏、投放得更多的开屏广告就是如此。" 双 11" 电商平台为了尽可能地抢占用户,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且配合灵敏的跳转,带来的只是不停 "-1" 的好感度。
有法律人士分析,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有影响一键关闭的行为。不得以各种方式欺骗、误导用户点击、浏览广告。
如果一条不够,那就再来一条。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还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
不论是强行弹出无关链接、影响应用軟體的正常使用,还是无序設定弹出、难以实现永久关闭,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侵犯了消费者正常使用网络的权利。
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有一门绝学叫九阳真经,其中有这样一句口诀:"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一方面避其锋芒,蓄势待发;另一方面我们要任其强横,只当笑尔,置之不理。用在网友对待双 11 的心态上,似乎相当合适。
电商平台 " 打擦边球 ",新招老招层出不穷,沉默的大多数消费者,实际上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宣战。
2 消费者悄悄跑马圈地
无处不在的牛皮癣广告,像无可奈何后拼尽全力留住用户的手段。往年战火喧嚣的平台们也暂时握手言和,纷纷敞开心房消融壁垒。
支付方面,淘宝全面接入微信支付,美团外卖、美团酒店正式入驻支付宝小程式,京东也宣布将正式接入支付宝,预计在双十一前夕推出。
物流方面,据澎湃新闻报道,京东物流与淘天集团达成合作,入驻淘宝天猫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双方对接系统已基本完成,消费者也可以在 APP 内查询京东物流轨迹。
那么传统电商平台真的将用户留住了吗?随着大促常态化和双 11 促销机制的繁复程度增加,以及当代年轻人" 克制购物欲 "、" 寻找源头工厂 "、" 平替攻略 "之风盛行,双 11 已不再成为什么稀奇事。
今年的双 11,比往年来得更悄无声息一些。被刷屏的热搜榜、强势助阵的一众娱乐圈花花草草、铺天盖地的薅羊毛攻略等 " 双 11 标配套餐 " 已不再成为网友关心的对象,空留直播间主播们呼喊着折扣、机制、催单。眼见着几天后大战就要拉开序幕,《再见爱人》、珂学等等娱乐热点还是占据着头版头条,不见退场的迹象。
此前淘宝天猫被曝今年将不再举办双 11 晚会,尽管五天后又官宣 " 天猫双 11 疯狂好六夜 " 定档,但不免让网友认为是双 11 声量下行的信号。
淘宝天猫双 11 晚会,起源于 2015 年,阿里巴巴与湖南卫视合作举办的一场晚会,将双 11 从一个购物狂欢节更新成为全民盛典。2020 年,双 11 晚会进入巅峰期,这一年 4 场双 11 晚会同时进行,承办电视台包括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每家晚会请出压轴级天王巨星,用眼花缭乱的各色歌舞表演赚足眼球,核心还是一个:双 11 到了,看电视也别忘记拿起手机买买买!
据时代财经统计,2020 年各平台的双 11 晚会齐聚易烊千玺、王一博、王源等流量艺人,林志炫、容祖儿、张韶涵等实力歌手,《浪姐》《青春有你 2》《中餐厅》等热门综艺嘉宾,以及《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等爆款剧主演,四大卫视的艺人阵容少则 50 人,多可至 70 人。淘宝更是将薇娅、李佳琦、雪梨等 17 个直播间搬到了湖南卫视的晚会现场进行直播,成为历届双 11 的经典之作。
2022 年,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停办双 11 晚会,2023 年低调重启后," 双 11 晚会实时直播销售额 " 的传统也不再保留,令全网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数字大战一去不复返。
酷云数娱数据显示,2023 年 11 月 10 日,《综艺喜乐汇》以 0.6405% 的收视率占据第一,《天猫双 11 惊喜夜》以 0.5063% 的收视率排在第二,抖音举办的《2023 熠熠生辉闪耀之夜》的收视率则仅排在当日综艺收视榜第七名。
消费者总量守恒,不过是从一个平台跑去了另一个平台。退场的消费者都去了哪里?
这届消费者会搜寻各类商品的最低价渠道或者同源 " 平替 ",不用等待天猫京东的大促。有博主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 1688 上找代工厂,要优先选择超级工厂,找货品还可以直接找原产地,因为各类产品基本都有专属的产业带,最后是注意研究经营范围,识别真正的源头工厂。"
还有将百亿补贴常态化并且推出超级加倍补的拼多多,也已渐渐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据点。" 如何看待拼多多‘真香定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拼多多?" 该问题被 433 万人次浏览,下方聚集了 1290 条回答。
4 年来,随着时间推移,答主们口中的 " 拼多多好物 " 从苹果、垃圾袋这样的生鲜和百货,一直延伸到了 iPhone 手机、华为耳机等大牌产品。
如今,拥有广泛用户群的拼多多吸引到了覆盖快消、3C、家电、美妆、家居家装等多个品类的一众国内外品牌,例如刚刚在 " 双 11" 前夕入驻的快时尚巨头 H&M。
在购买渠道如此之多的互联网环境中,纯粹的低价也在丧失着消费号召力,减少负担的购买方式,让用户自由选择而非强制捆绑,才是 " 留量 " 变流量的契机。
3 双 11 不再是白月光
尽管越来越多的用户在逃离双 11,在抱怨双 11,但平台们仍在乐此不疲地为之拼命。从整体氛围来看,今年双 11 的火药味并不浓烈,淘天和京东也不约而同地摒弃了卷低价,淘天今年围绕 " 品质好价 " 展开策划,京东则主打 " 又便宜又好 "。这种变化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趋势。
而且为了挽留流连于各平台间的商家,平台们也不再仅仅 " 偏爱 " 消费者,淘宝上线的 " 仅退款 " 识别大模型、运费险更新版 " 退货宝 ",拼多多的商家 " 百亿减免 " 计划,都在为商家 " 减负 "。
京东推出的 " 厂货百亿补贴 ",不仅有商家流量扶持和价格补贴,厂货物流方面 9.9 包邮频道商品数量也比去年双 11 增长了 2 倍。双 11 期间,京东打造的数字人还免费开放给品牌商家试用。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电商平台的 " 价格战 " 的确还在继续,不过,长远来看,各大电商平台将在品类优势、体验和服务差异上重新审视,有侧重点地加大投入,形成价格之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尽管如此讨好,在战线周期上,仍有不少商家表示平台此举让人 " 吃不消 "。或许是看准了电商用户已趋饱和," 无节造节 " 一招不再管用,10 月 14 日晚上 8 点,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启动今年的双 11 活动,让今年的双 11 成了 " 史上最长双 11"。淘天提前了 10 天、京东提前了 9 天、抖音提早了 7 天、拼多多提前了 6 天,但依然掩盖不了双 11 的颓势。
毕竟今年的 618 大促也被称为 " 史上最长 ",从 5 月 20 日启动一直延续了近一个月,不少店铺参与活动后虽然流量涨上去,但退货率也一并上涨,总体销量比正常单月还要少,加上没完没了退货、售后,让商家压力更大。
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10 月 14 日晚 8 点开售后前 30 分钟,天猫美妆品牌 20 个品牌破亿,8 个单品破亿,小米、vivo、大疆、富士等 42 个品牌成交同比去年预售首日翻倍。但商家们的真实心声却与一路走红的数据截然相反," 流量虽然变多了,但不少人也只是看看,并不会真的下单。"
" 天猫国际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促销活动,日常销售和活动已经大量消耗了用户的购买力,而且以前靠 SKU 拉高价格,再压价参加活动的策略现在行不通了,可不压价就没流量,压价又没利润。" 因此,商家们建议," 双 11 周期最好缩短为 7-10 天。"
电商平台想要重塑商家侧和消费侧经营思维,在良性竞争中实现产业价值链更新,但这条下坡路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平坦。与其年复一年地陷入双 11 循环,不如打好常态化销售基础,放下对双 11 的白月光执念,或许每一天都可以是双 11,双 11 又可以是每一天。
本文来自 " 螺旋实验室 ",作者:安晓,编辑:坚果,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