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银行理财寻路2024,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 过去五年银行理财的发展是相对落后的,2023 年 6 月末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出现这样的变化,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银行理财公司在资产端、渠道端的传统优势逐步削弱甚至反噬,新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如权益投研能力)又没有建立(起来)。" 回顾过去几年银行理财的发展,招银理财董事长吴涧兵如是看待目前理财行业面临的挑战。
从 2019 年 6 月我国第一家银行理财公司——建信理财正式成立,到现在发展到 31 家银行理财公司,银行理财在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规模稳步增长。
但是在 2023 年 6 月末,银行理财规模被反超," 资管一哥 " 让位给公募基金。银行理财行业重新思考服务客群、运作模式、自身定位等方面,以重塑自身竞争力。
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之路如何?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表示,2024 年理财子公司将开始向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开始提升客户风险偏好、加快产品结构转型、提高权益投研能力建设以及拓展直销渠道。
规模维稳难
"2023 年对行业来说是比较艰难,可以看到,不管是规模还是业绩,都在承受挑战。" 有银行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2023 年 12 月,农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下调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同时,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宣布对公司发行的部分产品实行费率优惠,以吸引投资者。
马鲲鹏说:" 银行理财规模在这 5 年里涨涨落落,波动较大,从 2019 年年末 23.4 万亿元提高到 2023 年上半年的 25.34 万亿元。"
他认为,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动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2023 年理财规模相较于 2022 年在显著减少,主要原因之一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下降。这正好反映出银行理财业务的行业发展趋势:客户的风险偏好也在持续下降;资产端配置中持续提高估值稳健性资产占比;理财产品的比较业绩基准在持续下降;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也在持续回升。
在 2023 年 12 月 23 — 24 日举办的中国财富管理 50 人论坛 2023 年会(第十届)上,银行理财如何重塑发展优势成为理财公司高管关心的话题。
吴涧兵表示,在产品端,由于客户的刚兑思维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矛盾依然存在,客户的风险容忍度很低,对产品净值回撤和本金亏损的接受程度都不高,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波动日益加剧,投资难度明显加大。2022 年以来,对经历股债非标 " 三杀 " 的银行理财子来说,规模维稳成为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吴涧兵认为,由于在战略定位、业务模式、投研能力、风险内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银行理财公司目前总体上进入了发展的整固期。
回顾过往,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表示,银行理财资产配置有着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大约在 2018 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前的资金池化运作的阶段,2018 年到 2021 年资管新规过渡期阶段,以及 2022 年以来完全净值化运作的阶段,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呈现出显著不同的变化趋势。
投资环境变化
对于过去的 2023 年,中邮理财总经理彭琨认为,银行理财的投资环境发生了五个转变。一是市场预期更加理性;二是客户信心低位修复;三是资产结构更加求稳;2023 年理财产品的短期化、稳健化愈发突出,负债端的变化直接带来了资产配置的变化,风险资产占比下降,稳估值资产明显提升;四是理财公司营收承压更加突出,一方面息差压缩给银行收入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产品的降费让利成为常态,理财公司作为银行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同时又是银行渠道的产品供给方,如何平衡好自身经营和渠道贡献,本质上也在考验着投资能力;五是监管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理财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中国银行业协会也在逐步完善理财业务自律规则,在 2022 年底和 2023 年 11 月先后发布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和《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
从银行理财公司的客群分布来看,吴涧兵表示,目前理财公司服务的客群主要还是银行客群,银行客群对理财产品抱有低波动、收益稳定的预期,理财产品要在约定的期限内实现约定的收益,这是理财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追求相对收益排名)之间的显著差异。因此,理财公司应该坚持综合型资管机构的发展定位,建立起跨市场、全品类的资产投资能力,产品业绩以绝对收益为主、相对收益为辅,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投资理念、投资能力,才能以战略定力支撑长期的商业成功。
在银行理财产品体系上,吴涧兵认为,一方面,要发展现金类、短债等存款替代型产品,满足客户对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以绝对收益目标的固收 + 产品为重点,探索向中长期和中高波动产品延伸布局,形成更丰富、全面的产品体系,打造第二发展曲线。
苑志宏认为,相比其他资管业态,银行理财负债驱动资产的特性更明显。展望 2024 年,银行理财行业的资产配置,与公募基金和保险资管有很大差异。银行理财更加贴近负债端,响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资产配置上,在给客户提供安全资产、稳健收益的前提下推动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和分散化。
未来求变
" 银行理财投资环境的转变,或多或少影响着对 2024 年资产配置的安排和经营思路。" 彭琨认为,重点是把握 " 三个坚持 ":从策略上坚持配置理念,聚焦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从行为方式上坚持防范风险,以安全为底,提高能力促发展。
彭琨表示,可加大实体企业债券配置比例,特别是针对科创等重点产业和重要战略区網域的投资;逐步增加权益投资规模,建立产业和行业投资框架;长期方向上聚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国家安全等领網域。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表示,过去四年,理财公司深耕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深入挖掘并积极储备收益稳定资产,在有效分散对冲资产风险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投资优势。特别是在信用研究上,依托母行雄厚的信用积累,显著提升了债券资产 Al-pha(主动管理收益)的获取能力。未来,银行理财应该继续深入探索固收之外的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布局,构建各类资产的 Alpha 获取能力。
对于股市、债市两大市场,平安理财首席量化投资官唐沪军认为,2024 年国内将会迎来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积极的格局。权益市场方面,总体来看目前有较好的估值和基本面的支撑,但是市场情绪较差,所以对权益市场中长期看好,但短期会有波动。
唐沪军预计,2024 年权益市场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包括高性价比的消费、养老消费、红利资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将围绕这些方向积极布局。债市方面,2024 年面临的宏观环境偏正面,高等级信用债的稀缺性上升,短久期高收益的城投债安全性较高,信用利差存在压缩空间,仍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认为,当提及普惠的财富管理时,不仅要考虑是否服务了百姓的财富增长,更要考虑是否服务了日常生活场景,例如消费支付场景、养老场景、教育成长场景等,目前的场景嵌入只是刚刚开始探索,未来还有很多空间。
马鲲鹏预计,2024 年,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实现 10% 的增长,理财余额将达到 31 万亿元— 32 万亿元。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空间在缩窄,最低点可能在 3.30%,而后可能回升到 3.7% 左右,业绩比较基准回升也将助力理财规模增长。他认为,2024 年是理财资产配置结构优化之年,资产配置中的 " 二八定律 " 继续成立,80% 的安全垫资产和 20% 的博收益资产的结构不会变化,但是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将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