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36亿美元高价买来的Bungie,两年不到就要被索尼“抛弃”了?,欢迎阅读。
图源《命运 2:终焉之形》Steam 官方商城
正式收购两年还不到的时间,曾被索尼当成宝的 Bungie,如今却迎来口碑与销量的双重下滑。
近日,海外游戏视频博主 Aztecross 爆料称,索尼互动娱乐(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目前十分看衰其此前用 36 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游戏工作室 Bungie,并将其视为一次失败的投资。为弥补投资损失,索尼或将考虑派遣高管来接管这家独立运营的游戏工作室。
关于接任人选,据 Aztecross 透露,目前索尼内部尚未在美国本土高管与日本外派高管之间作出决定。如若新任负责人来自日本,那么 Bungie 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业务与组织架构调整,Bungie 正在开发的游戏项目或将被全部取消。
Bungie 创建于 1991 年,旗下曾研发出《光环》(Halo)、《命运》(destiny)以及《马拉松》(Marathon)等多个系列作品,对于在线服务类游戏拥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
2022 年 1 月,索尼旗下的 PlayStation 于其官方推特上宣布 Bungie 加入索尼互动娱乐,收购完成并成为子公司后继续保持工作室独立运行,依旧拥有《命运系列》自主发行权,并支持 Bungie 往后的多平台发展方向。同年 7 月 16 日,索尼宣布正式完成对 Bungie 的收购。
一定程度上而言,索尼收购 Bungie,始于与微软之间就主机独占游戏 IP 的储备竞赛。
2021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完成对知名游戏开发工作室 Bethesda 及其母公司 Zenimax 的收购,在将《上古卷轴》《辐射》等多个知名系列游戏收入自己的订阅服务游戏库 Xbox Game Pass 之后,微软宣布 Bethesda 后续开发的部分游戏作品将在 PC 与 Xbox 独占。
另外,在线服务类游戏的开发与运营也是索尼的业务短板,在现代 3A 游戏开发成本过高与游戏主机销售进入存量阶段的情况下,索尼正在尝试通过开发在线服务类游戏来寻求业务增长空间。
事实上,Bungie 与微软的渊源也颇深。
2000 年 6 月 19 日,正在纪念九周年的 Bungie 宣布被微软收购,他们开发的《光环:战斗进化》(Halo: Combat Evolved)将改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并且改为在微软的游戏主机 Xbox 上首发护航。
2007 年 10 月 1 日,微软与 Bungie 同时宣布 Bungie 正式从微软分离,成为一家私人持有的有限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微软保留 Bungie 的少数股权,继续与 Bungie 合作处理光环的发布与市场营销,而光环的知识产权让渡给微软。
Bungie 被索尼收购完成后,据索尼官方公布的檔案显示,索尼已成立名为 " 索尼互娱在线服务中心 " 的全新部门,该部门会在收购完成后的三个月内向 Bungie 学习运营在线服务类游戏的相关经验。
另外,去年 5 月,PlayStation 工作室负责人赫尔曼 · 赫斯特(Hermen Hulst)曾透露,"Bungie 正在帮助索尼严格审核正在开发的在线服务类游戏。"
但在最初的蜜月期结束后,索尼与 Bungie 的关系开始恶化。
据 Aztecross 透露,继《命运 2:光陨之秋》(Destiny 2:Lightfall)后,Bungie 没能再实现内部收入指标,也没能给到索尼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因此索尼现在对 Bungie 的领导层很失望。
为应对索尼信任危机与完成财务指标,Bungie 于去年年底开始一系列调整。在裁员 8%(约 100 名员工)后,据海外游戏媒体 IGN 透露,Bungie 还削减了招聘 headcount、节日奖金、团建旅游预算等多项企业运营成本。
在领导层,已于 Bungie 就职 7 年的《命运 2》游戏总监乔 · 布莱克本(Joe Blackburn)于今年 2 月初宣布离职。另外,据 IGN 透露,《马拉松》新作的执行创意总监克里斯托弗 · 巴雷特(Christopher Barrett)已被解除职位,继任者将是前《Valorant》游戏总监乔 · 齐格勒(Joe Ziegler)。
虽已积极自救,但 Bungie 接下来要面对的局面依旧严峻。
公司接下来的营收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 6 月上线的新 DLC ——《命运 2:终焉之形》(Destiny2:The Final Shape),但是据 IGN 透露,Bungie 首席执行官皮特 · 帕森斯 ( Pete Parsons ) 在去年裁员时曾透露,《命运 2:终焉之形》预购成绩低于预期,正是 Bungie 开启本轮裁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若 Bungie 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公司的运营状况,那么这家拥有 33 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很有可能即将失去它的独立经营权。
Bungie 现任董事会由 PlayStation 工作室负责人赫尔曼 · 赫斯特、索尼高级副总裁艾瑞克 · 兰珀 (Eric Lempel)、Bungie 联合创始人杰森 · 琼斯(Jason Jones)、Bungie 首席技术官路易斯 · 维勒加斯( Luis Villegas)以及 Bungie 首席执行官皮特 · 帕森斯组成。而 IGN 从多名 Bungie 员工口中得知,Bungie 的董事会结构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调整。
从产品角度而言,Bungie 近年发布的多款作品口碑大多也不甚理想。据 Steam 商城显示,自《命运 2》于 2019 年 10 月上线以来,除该作本体与 2022 年发布的 DLC《命运 2:邪姬魅影》(Destiny 2:The Witch Queen)外,《命运 2》系列其他作品的好评率均低于 50%。
对于去年上线的最新 DLC《命运 2:光陨之秋》,许多体验过该作的国内玩家纷纷在 Steam 官方商城评论区留言批评这款游戏不仅内容空洞,而且还强制让玩家接受低水平的中文配音。
然而,这些显然不是索尼希望看到的结果。据市场传言称,当年索尼之所以将 Bungie 收入麾下,除了看重 Bungie 在在线服务类游戏上的成功经验,他们也相当在意《命运》系列的 IP 价值。凭借该作庞大的世界观与索尼的影视行业资源,《命运》有机会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但是,基于索尼游戏业务如今的经营情况,游戏改编的优先级一定概率上会有所降低。据索尼今年 2 月公布的 2023 财年 Q3 财报显示,索尼当季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G&NS)的营业利润约为 861 亿日元,同比下降约 25.9%。
对于下降原因,索尼官方透露,主要因为平台硬體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带来的费用增加和第一方游戏的销售下降。
现如今,PS5 虽然仍是索尼最新一代的游戏主机,但其上线时间已近四年。从销售角度而言,PS5 接下来的市场增量正在逐渐见顶。
另外,近日市场传言称,由 Insomniac Games 研发的《漫威蜘蛛侠 2》(Spider-Man 2),其开发成本达到 3 亿美元(其前作开发成本约为 1 亿美元)。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这一数字也明显超过索尼收购 Insomniac Games 时所花费的 2.29 亿美元。
面对近年来快速变化的游戏产业市场环境,和由于现代 3A 游戏开发成本导致游戏开发的商业风险提升,索尼自身也在通过裁员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上个月底,索尼互娱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 8%,即约 900 人,并且包括《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多人模式与《烈火战车》(Twisted Metal)系列重启新作在内的多款在研游戏项目也被叫停。
在降本增效逐渐成为全球游戏厂商共识的当下,内容质量一般或市场前景不够明朗的游戏项目也许将越来越难以被投入市场。
(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吴一枭,编辑|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