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零跑有希望追平理想么?,欢迎阅读。
文 |嗷嗷胡
同一天上市,零跑一不留神把仰望给 " 骂 " 了。
" 对于增程车型 200km 纯电续航应该是一个入门水平。" 零跑朱江明这么说的几乎同时,另一边纯电续航 180km 的增程车仰望 U8 正在宣布上市。
零跑是有底子有资格讲这话的,这次更新 " 超级增程 " 的零跑 C11 和 C01(前者为增程版更新,后者是首次推出增程版),200km 真就只是入门中的入门," 丐版 " 而已。
200km/216km 版本的大型 SUV/ 大型轿车,价格分别来到了 14.98 万元和 14.58 万元,一举击破了原先 "200km-15 万元 " 的性价比天平。
200km 打底,300km 轻松有
按照零跑的 " 入门二百 " 标准,上至 109.8 万元的仰望 U8,下至深蓝双雄和问界 M5,都没能达标。同时巧的是," 增程代言人 " 理想的 210km 续航倒是全系满足。
除了 200/216km 的入门版杀到 15 万以下,对于高配增程车型零跑也再下一城,原先逼死强迫症的 285km 纯电续航版本(C11),如今刚刚好站上了 300km(轿车 C01 为 316km)。
价格依然是洞穿地板,轿车 C01 只需要 15 万元之余多刷 8800 块,就可以拥有 316km 纯电续航的大电池增程。SUV 身段的 C11,300km 续航增程版也不过比 "15 万 " 多了 11800 元。
大型增程轿车 &SUV,200km 续航齐刷刷跌破 15 万元,300km 续航骑着 16 万元走,这就是零跑 " 超级增程 " 挂出的诱人价码。
自从理想 ONE 开启国内增程市场,200km 左右的纯电续航就仿佛是增程车的一根金线。从原教旨主义的纯串联增程车,到来蹭 " 增程 " 热度的 DHT 插混,大体思路 " 过了 200km 就是胜利 "。
有些追求,但不多。
在零跑之前,只有哪吒 S 有一个 310km 续航的增程版本,但售价已经来到了 18.98 万元。再往下,就是刚刚上市、体型惊人的极石 01 的 282km。
众所周知,增程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纯电续航的硬性标准,无外乎是为了满足绿牌政策而大于 50km 即可,和普通插混没有什么不同,想上多大电池多少续航全看车企愿意。
但实际中增程车的纯电里程,总是要多于同级别、同等配置的插混车型。因为增程车不具备内燃机直驱和并联驱动的机会,内燃机作为增程器也更偏向于选择高效率小排量机型,于是需要为串联发电留出更大的能量 " 蓄水池 ",才能保证在尽可能大比例的日常使用中,让车辆处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增程车眼下吸引的终究是那些不太能保证拥有固定充电车位的用户,200km 以下的标称续航在使用中,可能只体现为 100km 真实续航,稍远一点的通勤路程便难以支撑一周使用。
这意味着,用户要么接受中途某一天开始增程器需要频繁启动以维持电量,要么需要周中找到一个机会起码补充部分电量。说到底,还是无法 " 当电车开 ",抛去周末也不行。
而对于增程动力,很多人的心理概念是 " 平时用电、长途才用油 ",对于纯电续航不足的增程车,这种理想状态要想落地,其实对个人充电条件提出了要求:要么有私家桩,要么正好高频出入有公共桩场所。
树新标准,做另一极
当然谁都知道大电池好大电池香,车企也很冤枉: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不做大电池增程是因为不知道好吗?
电池它贵啊!
说到这里,增程纯电续航的更高标准由零跑,这位车圈小米、价格屠夫、没有感情的毛利粉碎机来重新制定,也就显得当仁不让。
C01 超级增程 316km 版搭载了 43.7kWh 电池包,零跑把同价位段下更大电池容量作为超级增程的核心竞争力。而零跑全網域自研的坚持,实现了整车成本 70% 自给自足,才给了如此极限定价以基础。
在大电池加量不加价的前提下,超级增程还将原来的 1.2T 三缸增程器更新为 1.5L 四缸机,不仅撇除了原先仅有的可能被诟病之处,也实现了四缸增程 + 前双叉臂悬架的高难度融合。
对于市面上一众插混和增程车型,零跑超级增程的到来,或许会促进他们进一步卷电池容量。
目前 DHT 插混普遍以 100km 出头续航作为体面的配置(50km 已沦为混绿牌),增程或者打增程名号的大电池插混,纯电续航多的能到 250km 上下,但它们往往也被作为旗舰车型而售价偏高。
而现在零跑提供了一个机会,15 万多一点就可以拥有 300km 级别续航的增程车。对于仍占相当多数的,无法下决心更换纯电动车的消费者,这意味着常规通勤用途下只需要每周一次充电,即可能拥有真正的 " 理想增程用法 ":平时城区完全用电,只有偶尔远距离才用油。
相比纯电和插混," 除理想以外的增程 " 至今也依然是个小众品类。甚至今天,即便是 " 除比亚迪以外的 DHT 插混 " 这个难兄难弟,随着吉利、奇瑞等厂商在插混领網域重新崛起,也要比增程这边更热闹。
当 DHT 插混纷纷甩掉 50km 及格线,从 " 准 100km" 迈进到 "100 多 km",再到高配顶配版本纷纷突破 200km 大关,增程车需要回答一个 " 为什么选择我 " 的问题。
答案也很简单很直白,大家其实都一样,从油的一边向电的一边,一条路卷到黑没有捷径。增程车需要重新拉开差距,建立起对 DHT 插混的差异化优势。也是在续航突破 300km 之后,增程突破了 " 一周充电自由 " 的关键瓶颈。
拥有几乎 99% 的纯电车使用体验,而无需承担补能方面的困扰,再将售价定在 15 万元这一核心细分市场,除了市场竞争的真金白银,零跑还有希望追平理想,成为增程阵营形象的第二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