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欧洲5国6月电动车销量:中国新势力未入榜单,中系全面超越日系,欢迎阅读。
欧洲是汽车市场的关键区網域。在全球主要的汽车市场上,欧盟不仅对于电动车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同时对于中国车企进入没有像美国那样設定重重壁垒。不久前,欧盟制定了 2035 年全面禁止内燃机的法规。虽然后来在德国的强烈要求下给可再生燃料开了一扇后门,但是欧洲整体对于汽车行业的全面纯电动化的决心依然非常大,是中国车企需要深耕的重点海外市场。因此深度了解这些国家的电动车销量走势,将能够帮助中国车企更好地经营欧洲市场。
特别是随着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这也使得原本只是 " 隔岸观火 " 的竞争变得更加重要。截至目前,在向欧洲出口汽车的企业已经包括了蔚来、小鹏、极氪、岚图、MG、爱驰等多个品牌。其中,电动车也被不少企业视为出口的差异化产品。不过,从今年 6 月在欧洲 5 大主要国家(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的销量来看,只要 MG 一家能够进入销量榜单前十。而被寄予厚望的比亚迪和新势力等,目前还没有在榜单中杀出一个天地来。由于意大利等国家尚未公布统计销量,以下仅为上述五国销量。
01
德国:大众特斯拉 " 缠斗 "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市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从畅销车型榜单来看,特斯拉和大众的竞争非常激烈。在 6 月,特斯拉 Model Y 是德国销量最大的纯电动车型,6 月销量达到 6,098 辆。即便是在整个德国新车销售排行榜上,其也仅次于大众的高尔夫和途观,位列第三。目前柏林超级工厂生产的 Model Y 的周产量已经接近 5,000 辆,而特斯拉之前也官宣其将对柏林工厂的产能在 7 月份做一个提升。除了 Model Y,Model 3 在德国的销量也不错,当月达到 1,668 辆,这使得特斯拉 6 月在德国的销量达到了 7,766 辆,大众在德国的电动车销量为 8,375 辆。
大众 ID.4/ID.5 位居第二,而大众廉价电动车 up! 则售出了 868 辆。up! 虽然是大众的廉价电动车,但是这款车的售价为 11.69-26.88 万元。不得不说,在德国电动车市场上,虽然 Model Y 排名第一,但是主场作战的大众集团,不仅 ID.4/ID.5 和身前的 Model Y 差距不大,而且集团化作战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特斯拉来说,如果不扩充自己的车型矩阵,被身后的大众以及其他传统车企在销量上反超,并非不可能。
数据来源:KBA Data
在德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中国品牌是上汽 MG 的 MG4。而排在 MG4 之前的 Polestar 2 也属于吉利汽车。两款车型都是由国内工厂生产,然后出口到欧洲市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MG4 不仅出现在德国,也在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排行榜上表现都不俗。上汽利用 MG 品牌在欧洲的影响力,以及自己不输 MEB 的产品力,在欧洲市场上正在逐渐扩大自己的份额。
去年比亚迪曾经一举斩获在德国的欧洲最大租赁公司 SIXT 的 10 万辆订单,后期随着订单的释放,比亚迪在德国的销量也有望上升。去年,蔚来在柏林正式开启了其欧洲战略,不过上市伊始就输了和奥迪的商标侵权官司,这也应该让蔚来意识到,要在欧洲市场复制国内的道路,并不会非常容易。不过,蔚来的到来相信会对欧洲带去极大的冲击,特别是蔚来还将换电、牛屋等配套带去了德国。
02
英国:MG 竟然杀入前三
在汽车工业日薄西山的英国市场上,没有本土品牌的阻击,特斯拉实现了 " 遥遥领先 ",其在 6 月的市场占比达到 23.5%。特斯拉旗下的 Model Y 以 5,539 辆的成绩成为英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并且在英国整个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居第四。而让国人眼前一亮的是,位居第二的纯电动车是上汽集团下属的 MG 品牌,在电动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 9.3%,而 MG 在英国市场上的销量支柱依然是 MG4。大众、宝马和奥迪三大品牌分列三到五位。
数据来源:DVLA DATA ( via NewAutomotive.org )
excludes custom license plates.
MG 品牌在英国进入前三得益于本土作战的原因。MG 本身就来源于英国。因此无论是从品牌知名度还是从过往的销售售后体系来看,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优势都很明显。得益于包括英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的优异表现,欧洲有望成为上汽首个超过 20 万辆级的市场,而上汽也将在欧洲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是否将这个工厂建设在欧洲,让这个英伦品牌在主场再放光彩值得关注。
03
挪威:三个 " 中国系 " 品牌进入
瑞典和挪威是不少自主电动车出口欧洲的第一站。原因在于这两个国家对电动车的支持习惯政策。2022 年,挪威汽车市场上电动车占比就已经近八成,2023 年这个势头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即便在对于电动车比较友好的欧洲市场内,挪威人对于电动车的青睐也是遥遥领先。
在挪威电动车市场上,特斯拉 Model Y 同样领先优势非常明显,6 月销量达到了 3,125 辆,是排名第二的大众 ID.4 的销量近 3 倍。但是大众的集团作战能力同样非常强,不仅大众品牌有多款车型挤进前 20,斯柯达和奥迪也都有车型上榜。除了大众和特斯拉之外,沃尔沃、福特、现代起亚以及宝马都有车型上榜。而排名最靠前的中国品牌也同样是上汽的 MG4,不过和之前的品牌有不小的差距。在挪威市场,MG4 的月销量只有 242 辆。
数据来源:eu-evs.com data,
accuracy +/-1% excludes grey imports
除了 MG4 之外,还有两个被中国车企掌控的国外品牌也有动作:上汽大通 Maxus 在挪威推出了纯电动版的 T90 皮卡,售价在 5 万欧元。虽然这款车型在 6 月销量仅为 36 台,但它却是挪威市场上第一款纯电动的适合农村的工具用车。考虑到目前这个细分市场并没有竞争对手,纯电版的 T90 后期销量会有所上升。
此外,被吉利收入麾下的 Lotus 的首款纯电动 SUV Eletre 也已经在挪威亮相,售价超过 9 万欧元。Lotus Eletre 未来的销量成绩,也会刺激保时捷、法拉利甚至兰博基尼以及阿斯顿马丁这样的品牌的纯电动战略的推进速度。能否在全球电动车人均保有量最高的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打开市场的大门,对于同样有着深厚英系血统的 Lotus 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此外,挪威的市场比较小,从 6 月的销量榜也可以看出来,仅有 2 款车型月销量超过千台。对于自主而言,在挪威的销售更多是作为一个跳板,为后期进入主力市场打下铺垫。
04
瑞典:特斯拉一打四
沃尔沃丢失大本营
作为瑞典的本土品牌,沃尔沃并没有在自己主场的电动车市场上握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排在沃尔沃 XC40 之前的不仅有特斯拉的 Model Y 一家,还有大众的 ID.4 以及起亚的 EV6。而排在身后的斯柯达 ENYAQ 和特斯拉 Model 3 甚至宝马 i4 和沃尔沃的差距也很小。对于沃尔沃来说,的确是到了需要尽快向市场投放有竞争力电动车的时候。
在这张榜单上,中国品牌中,除了我们常见的 MG4 之外,比亚迪的 ATTO 3 在排名中也出现了,也比较靠前,甚至超过 MG4 不少。ATTO 3 相当于是元 PLUS 的海外版,虽然总量并不高,但是考虑到比亚迪在欧洲经营的时间并不长,后期凭借产品力和性价比优势跻身前十名并非可望不可及。
数据来源:Data from Mobility Sweden
沃尔沃在去年发布了其第一款原生电动车 EX90,今年又发布了小型电动车 EX30,这是比 XC40 更小的入门级车型。这两款产品将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不过,尽管新车已经发布但是由于軟體等问题,沃尔沃已经推迟其电动 SUV EX90 的生产计划,当然 EX30 也受到了影响。
05
法国:电动车大乱斗
在法国市场上,车型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在 6 月的法国电动车市场上,Model Y 和 Model 3 联手垄断了排行榜的前两位。特斯拉的整体销售优势在法国市场上非常明显。至于排在第三的是菲亚特的 Fiat 500E,第四的就是上汽 MG4,而这也是 MG 品牌在法国电动车市场上取得的最好排名成绩。不过和其他市场 MG 只有 MG4 一款车型上榜,在法国,MG ZS EV 的排名同样比较靠前。
在其他国家市场上法系电动车声量相对较弱不同,在法国市场上,雷诺、DACIA 以及标致、雪铁龙多款法国本土汽车品牌的电动车纷纷上榜,主场优势也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AAA data
总体来看,特斯拉 Model Y 在六个国家的电动车销售排名中都居于榜首;大众集团的 MEB 车型的集团作战优势在很多国家优势也比较明显。未来特斯拉要进一步提升销量,不仅需要提升产能,更需要进军更多的细分市场。单纯从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品牌电动车已经全面超越了日系品牌,和韩国现代起亚互有胜负。至于奔驰、宝马、沃尔沃等传统豪华品牌,目前在销量数据上并没有太大的亮点,落后特斯拉不少。对这些品牌而言,必须要用全新一代车型拉近和特斯拉的产品力差距,这是它们的首要任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