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不追风口,只造「风眼」,这座城市为何让人「上瘾」?,欢迎阅读。
2025 年初,关于人才吸引、创新氛围、营商环境的议论此起彼伏:哪座城市对年轻人最具吸引力?创新创业应该选择哪座城市?带着相关问题,我们询问了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DeepSeek,它给出了许多参考指标: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生活便利且多元、文化包容性强、创新氛围浓厚,又或者是政策支持、产业生态、融资环境、人才储备、生活成本。
具体到城市,深圳,一次都没有落下。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城,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城市,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如今的舆论焦点是,深圳是不是被 " 整急 " 了?
然而,当四十多年前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第一次炸响,敢为天下先的 " 蛇口精神 " 早已将创新的基因发展成为深圳的城市内驱力。在这场旋涡中,让深圳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故步自封,而是以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的担当,默默为企业、个人打造茁壮成长的沃土。
大疆汪滔曾说,深圳成就了我们,这里宽容失败,鼓励创新;比亚迪王传福曾说,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腾讯马化腾曾说,如果不是在深圳,腾讯还会不会是今天的腾讯?……
而来到 2025 年,最火的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宇树科技,选择回到南山注册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解答:" 各地都有各自的优势 "。而业内人士认为,宇树科技选择深圳作为扩展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供应链资源和人才优势,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进程。
同一时间,抖音选择落地前海,注册资本 20 亿元;60 岁的湖南大学校友许韬,在深圳创业十数年,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首航新能;成立于 2022 年的逐际动力与 2023 年的智平方分别完成 A+ 与 Pre A+ 轮融资,它们都在半年内完成数亿元融资……
" 它不承诺我成功,却给我无限可能。" 身为普通打工人,重新回到深圳的李林妮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她在 17 个月前离开了深圳,选择回家,在今年 2 月末又重新踏入深圳,也为寻找未来发展的机遇。
或许正如年轻人不愿意被热搜榜 " 绑架 ",打上 " 熬夜 "" 养生 "" 躺平 "" 内卷 " 等各式各样的标签。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网络上的标签已经不重要,只为让企业和个人在现实中找到真实的体感,真正的价值。
栽种 " 梧桐树 "
选城市就像一场投资,押注的是青春与未来。在年轻人才的抉择天平上,生活成本与事业机遇恰似两端砝码。
今年即将毕业于江西大学的言东,在 3 月末坐上了前往深圳的高铁,他笑着将此次行动总结为:"100 块钱莽深圳 "。按照他的规划,中午时分就将到达深圳北站,下午先去提早约好的工作面试,晚上前往位于南山的青年驿站。接下来的日子,已经安排数场面试。" 最好半个月内找到心仪的。"
半个月的时间规划,源于他看到深圳南山最新发布的政策,其中包含了一条于他而言在找工作过渡期内最实惠的政策,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 15 天。言东还在上学期间就知道应届生来深圳找工作会有免租的驿站作为过渡期的帮助。" 以前这个时间还是 7 天,现在时间延长对我而言,是最大的礼包了。"
与此同时,言东打开了微信,分享起他女朋友在深圳实习申领到的 520 元 " 感知南山 " 体验券,里面有 100 元减 50 元、满 50 元减 25 元、满 20 元减 10 元三种面额合计 460 元的消费券,还有 60 元能直接抵扣的交通红包。
毕业生到外地找工作有免费住宿,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已经开展的政策。中国青年报做了一项调查,91.6% 的受访毕业生期待短期免费住宿政策在更多城市推广。这一毕业生期待的政策,深圳是全国首创,并落实了 12 年。这是被反复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深圳也选择不断加码,在今年 2 月末,深圳宣布将原本 7 天的时间,延长至 15 天。
可以说,深圳一直诚意十足,同时也一直用 " 双区特色 ",为年轻人降低生活成本,提供事业机遇。言东和他女朋友享受的正是近日南山发布的 " 六个一 " ,这也是深圳巧妙调控 " 成本与机遇 " 天平的智慧之举之一。
" 六个一 " 是指南山区发布的《支持创新创业 " 六个一 " 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南山将落实 " 一个人 " 政策,包括高校大学生 " 感知南山 " 行动、新引进入户高校毕业生支持行动、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行动。落实 " 一间房 " 政策,包括应届高校毕业生免租 15 天住房保障行动、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支持行动。落实 " 一张桌 " 政策,包括人工智能创新团队支持行动、孵化空间支持行动、产业空间支持行动。落实 " 一笔钱 " 政策,包括青年领航创业团队支持行动、投早投小投科技行动、联合培育行动、千亿融资行动、创投机构支持行动。落实 " 一场景 " 政策,包括应用场景开放支持行动。落实 " 一条龙 " 政策,包括初创企业 " 一揽子 " 服务行动。
厚植沃土、筑巢引凤,让深圳成为年轻人最青睐的城市。据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 95 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深圳连续两年位居第一。不止于此,深圳也是最多人选择的城市。在全国已公布的 2024 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深圳以新增 19.94 万的数据,高居全国首位。
这里强大的经济活力、优越的政策支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丰富的文化氛围,让深圳成为大多数人学习、经历,专注未来事业机会挖掘的舞台。这也是每个来到深圳的人最真实的体感。
城市困局的破题者
" 抢人大战 " 的当下,过渡政策已经成为基本项,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事业的机会在哪里?
麦可思曾发布一项调查,在受访的 "00 后 " 求职者中,30% 的人择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城市,而决定理想城市的核心因素中,人才政策优厚仅 34% 的人考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活力、就业机会充足、生活环境优越等选项反而排在前面。
在跨境商业、海外资产管理领網域创业超十年的尚施雨,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最终选择来到深圳。除了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利于对接全球供应链与资本,拓展海外市场、政府对企业各种形式的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氛围。" 深圳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浓厚的氛围能让我快速融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深圳某大厂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张雪,2020 年回到华中地区某省会城市,但半年前,她重新在深圳创业。" 有些人和事只有这里可以遇到,这里才有最适合我的行业机会。"
然而,当世界不停变化,短期的机会如何转化为长效的发展,成为每一个创业者的困局。不要贪恋过往、原地踏步,敢于创新,重塑实力和定位或许才是唯一破题的办法。
张雪回华中的那一年,选择自媒体创业的向笑笑来到了深圳。" 最开始创业方向是海外抖音教学,当时是风口,赚了一波快钱,但是这一模式没有高客单、高复购,要不停地想怎么创造流量,当时我比较焦虑。"
随着同行的模仿,向笑笑也尝试着转型,在 2024 年,她跑通了公司的商业模型:帮央国企、产业园区做新媒体转型,通过互联网的链接,为他们导入产业项目。" 深圳有足够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但也只有在深圳我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触到这些核心资源。深圳允许不同的商业模式存在。"
打破传统模式,不仅是向笑笑突破困局的法宝,也一直是深圳这座城市愿意为奋斗者所作出的改变。
深圳从不怕 " 第一个吃螃蟹 ",在这片土地上,第一个打破 " 小耳朵饭 " 工资制度、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自建市以来,共创造了 1000 多项 " 全国第一 "。
此次南山 " 六个一 " 政策的 " 一场景 " 开放,让像小马智行这样的企业,能够在中心城区进行场景化应用,为算法、模型优化带来丰富的数据指引。" 国内面向 L4 以上无人驾驶车辆的场景,主要都在较偏远城区,深圳敢于把中心城区开放,我们感受到深圳的决心和信心。" 小马智行深圳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黄凯霖表示,人工智能需要这些场景开放。
疫情之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超预期变化,让创新创业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企业或个人都存在发展困局," 不怕富二代啃老就怕富二代创业 " 甚至成为一个热梗。实际上,核心变化是企业或个人所能接触的资源在剧烈变化,特别是初期,没人脉、没资源、缺资金,又或是商业模式受经验和认知限制。
"X-Day" 西丽湖路演社—— " 六个一 " 中 " 一笔钱 "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创新创业困局的探索。该项目从股权融资角度打通资本与技术、产业的连接通道,通过 " 投贷保 " 联动,集成线上线下多元服务,为企业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此外,项目还通过专家联动,从技术壁垒、商业化路径、资本估值多维度 " 把脉 " 项目。
" ‘一笔钱’全方位地帮助我们解决切实痛点。创业 7 年,从四处奔波到集中交流,‘ X-Day ’是很好的‘相亲平台’,为企业提供加速器和动能。" 位形空间 CEO 彭俊熙 4 月初参加活动时表示。
此外,在南山 " 六个一 " 中隐藏着一项极具突破性的探索:将设立总规模 5 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 100% 亏损。
这是创投领網域的一个关键风向标,更是南山乃至整个深圳深耕创新创业沃土的生动写照。放眼全国,各地国资中鲜有允许这样的高容亏率,足见深圳在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下的大胆突破。
时至今日,深圳依旧是勇向涛头立的 " 弄潮儿 "," 敢闯敢试 " 的蛇口精神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不仅让许多企业与个人找到无限可能,在深圳成就高光舞台,也让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困局的破题者。
中国式奋斗的无数种可能
" 刚来深圳工资只有 4.5k,5 年过去,现在是 16k 了。"2019 年稀里糊涂来到深圳的韩志敏说道:" 大专学历,在社会上并没有优势,毕业前从未想过去一线城市。但拿到毕业证不到一周,我决定拖着行李箱来深圳。"
开始她不认为深圳是 " 梦中情城 ",但后来的经历让她收获良多,有愿意分享经验的领导,更为重要的是,产业交流环境、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包容的市场。" 机会很多。" 她看到大厂辞职改卖快餐、初中毕业成为跨境电商领網域老板、交往的简单需求发展成创业项目…… " 只要高效执行、勇于创新,懂得借助资源并持续学习,一定有机会成功。"
10 年前,怀揣几千块就来到深圳创业的海外留学生马俊德感触或许更深。" 深圳有无限可能性,不同于其他因城市底蕴带来的财富机会,深圳让更多草根创业有了更加公平的平台。"
马俊德创办了共链科技,2020 年,公司探索灵活的零工经济平台,这一模式在全国推广落地并没有深圳顺利。" 无论发展什么产业,大到政策扶持,小到公司的注册、经营、落户,深圳的效率都是名列前茅的。" 在他看来,深圳不仅给了基础的创业保障,这里的包容、平等让他们快速崛起,积累各类资源。
如今,共链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校企合作、投资为主的企业。" 在深圳只要有想法,肯努力,永远不担心没机会。" 马俊德称。
" 只要有需求,在深圳就能快速组织人才、资金、技术、供应链等资源去响应市场。" 悦可昂品牌创始人朱瑞勇表示。2019 年,中山大学毕业的他来到深圳进入品牌咨询行业,2023 年他在海南创立悦可昂,踏入运动营养补充剂领網域。
" 深圳,让我接触到不同领網域、发展阶段的企业,拓展了商业视野,搭建起自身商业落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积攒了各类生态资源。" 朱瑞勇表示,回到海南看中自贸港的机遇,将深圳获得的经验、思维,以及建立的资源圈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启航。
事实上,深圳不仅提供成长的沃土,还带来加速成长的养分。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曾在 2025 年 2 月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 13.35 年,比全国快 1.05 年;成长为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为 13.25 年,比全国快 1.71 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为 7.65 年和 6.83 年,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郭子平指出,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2024 年,民营企业数量达 262.3 万户。其中,A 股上市民营企业 286 家,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第一;民营专精特新 " 小巨人 "886 家,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 2.37 万家和 34 家,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据统计,深圳已累计迭代推出 1500 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连续 4 年获评 " 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2024 年新登记经营主体 56.2 万户,平均每月新增近 5 万户,累计续存总量 440.4 万户,居全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多数人而言,企业的竞争力成长,所带来的具备足够吸引力的岗位和职业成长空间,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路径。
总体而言,深圳,并非将大量资源集中投入到少数优势领網域或企业,而是对任何具有潜力的领網域和中小企业提供支持,通过深厚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
此次南山 " 六个一 " 政策,许多企业也评价:现在更能集中精力,聚焦产品、聚焦市场,企业更有底气向前奔跑。这背后是政府将很多企业不敢想、不能想的事情,帮助他们在想。
尽管不同的故事中,企业或个人的成长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到的一点是,深圳正在用时间证明,当城市脉搏与企业、个人同频共振,这里能创造无数超越边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