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打工人的焦虑,被这9分神片治好了,欢迎阅读。
市面上所有教你怎么升官、发财、谈恋爱的账号,都会设定同一个假想敌——情绪。
他们会用大人物的口气告诉你:情绪没用、要掌控情绪、成功者不讲情绪。
这个赛道没门槛,过路的柯基都能汪汪两句,所以干的人也特别多。
经过成批量渲染,情绪被黑成了累赘和棒槌。
全网都在教你做厉害的大人,要戒断情绪。
只有一个地方告诉你,情绪很棒;情绪是我们最后的防线,最忠诚的队友;
厉害的大人,能和所有情绪来一个爱的抱抱,哪怕是焦虑、愤怒、灰心丧气。
这个地方是皮克斯出品的《头腦特工队》系列。第二部正在国内院线上映。
" 厉害的大人 ",用皮克斯主创的意思说是:It ’ s ok to grow up ——长大也没关系。
成长总是结果痛快,过程憋屈。
闯过去就是一番新天地。
撂挑子不闯缩回去,就永远困在原地。继续为下一次不期而遇的鸡毛蒜皮,战战兢兢、委委屈屈、瞎蛐蛐。
《头腦特工队 2》里,女主莱莉的烦恼,说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要升高中了,不得不跟初中的小伙伴分别,总担心新人、新环境有危险、不安全,怕孤立无援,应付不来。
进了新冰球队,见谁都有张酷姐的脸,害怕就自己一个平平无奇。
教练是不是嫌我菜?老队员会不会不带我玩?
我追的乐队土不土,说的话闷不闷,在她们眼里?
少年人到达的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别人的眼光。
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飞涨,但自我价值还没确定。
不知道自己好不好,又天天盼着别人说你好。说话办事,老想看别人的脸色,不敢打开自己,表达真实的想法。
《头腦特工队 2》用莱莉的烦恼,详细剖析了为什么青春期是自卑高发期。
也用最童趣的方式告诉你:那也没什么好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抵抗挣扎。
你腦子里,有一整个队伍,披荆斩棘,奋不顾身奔向你、照顾你。
这个队伍可以统称为情绪少年团。
第一部里,团里掌管高兴的小人儿叫乐乐,管悲伤的叫忧忧。
还有讨厌、恐惧、发脾气,都各成一个小人儿,在莱莉的腦子里分工协作,共同运转莱莉的情绪控制台。
第二部,当莱莉进入青春期,又加入了尴尬(尬尬)、羡慕(慕慕)、丧气(丧丧)和焦虑(焦焦)。
偶尔怀旧也跑会出来凑热闹,但少年团会求她快回去,还没轮到你出场。
十来岁的女孩子,用不着追忆似水流年。
怀旧奶奶
她要重点处理的问题是焦虑。
第一部里,乐乐是指挥官,统一部署其他情绪。
第二部,焦焦抢班夺权,把乐乐、忧忧他们这些老少年团成员都赶了出去。带着尬尬和丧丧,进驻控制台,操控莱莉的情绪。
莱莉由此被焦虑支配,迷失在 " 别人的眼光 " 里。
小到刘海该染什么颜色,大到比赛能进几个球;
从教练手里的入选名单,到新同学会不会叫她的名字 …… 都能吓得莱莉寝食难安,动作变形。
越焦虑、越怀疑;越怀疑、越遮掩;越遮掩、越怀疑、越焦虑 ……
成了一个无解的闭环。
表面看,是因为她不知道怎么处理和新队友的关系,本质还是不会跟自己的新情绪相处。
这关闯过去,她就掌握了新经验,修得新学分,情商跟着年纪一起更新。
假如逃避往后缩,就会被焦虑风暴吞没,永远无法召回乐乐。
我看完电影,做了两件事。
先去豆瓣打了 5 颗星。
再给我自己戴一朵小红花。
原来每一次情绪起落,我腦子里都历经了几番兵荒马乱和艰难险阻。
我可真是辛苦了。
皮克斯动画,不论过程多艰险,结尾肯定温暖圆满。
不剧透你们也能猜到,乐乐她们一定能找到办法,克服重重阻碍,重返情绪控制台。
虽说不能彻底赶走焦焦,至少能让他离控制台远一些,再远一些。
观众自带上帝视角,能看穿那些让莱莉焦虑的事情,都是没发生的,不存在的,是自己吓自己。
但走出电影院,我们都可能会是莱莉,不分年龄。
这是个适合全年龄段看的电影。
从电影里得学到的一些技巧:跟情绪做朋友,而不是非得控制它。
不去控制,就不会被控制。
我允许焦虑存在,它不想伤害我,它只想帮我趋利避害。
悲伤袭来,是因为忧忧永远能理解我的困难,陪在我身边。
忧忧的身后就是乐乐,她不会放弃我,她会找回来。
乐乐和忧忧拥抱
这样一想,注意力自然转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继续迷失在 " 别人怎么想 "。
走出别人的眼光,才能诚实做自己。自我意识,自我价值什么的,只会在这个阶段构建出来。
前面说,越遮掩、越怀疑、越焦虑。
反过来,越诚实、越自信、越轻松。
导演在一段采访里说,他们在做剧本时,咨询过不少专家顾问。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好多角度,了解青少年。
他说:" 进入青春期,开始脱离监护人,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刚走向社会,会审视自己,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焦虑、尴尬、羡慕或厌恶。"
他说的这个阶段,似乎也适配国内的大学生、毕业生、职场新人。
该怎么处理情绪的困扰,是要终身学习的课题。
下一次焦虑、厌烦、丧跑出来的时候,试试像遇到老朋友似的,和它们打个招呼:
" 嗨,我们又见面了。"
我也要去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