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打工人的焦慮,被這9分神片治好了,歡迎閱讀。
市面上所有教你怎麼升官、發财、談戀愛的賬号,都會設定同一個假想敵——情緒。
他們會用大人物的口氣告訴你:情緒沒用、要掌控情緒、成功者不講情緒。
這個賽道沒門檻,過路的柯基都能汪汪兩句,所以幹的人也特别多。
經過成批量渲染,情緒被黑成了累贅和棒槌。
全網都在教你做厲害的大人,要戒斷情緒。
只有一個地方告訴你,情緒很棒;情緒是我們最後的防線,最忠誠的隊友;
厲害的大人,能和所有情緒來一個愛的抱抱,哪怕是焦慮、憤怒、灰心喪氣。
這個地方是皮克斯出品的《頭腦特工隊》系列。第二部正在國内院線上映。
" 厲害的大人 ",用皮克斯主創的意思說是:It ’ s ok to grow up ——長大也沒關系。
成長總是結果痛快,過程憋屈。
闖過去就是一番新天地。
撂挑子不闖縮回去,就永遠困在原地。繼續為下一次不期而遇的雞毛蒜皮,戰戰兢兢、委委屈屈、瞎蛐蛐。
《頭腦特工隊 2》裡,女主萊莉的煩惱,說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要升高中了,不得不跟初中的小夥伴分别,總擔心新人、新環境有危險、不安全,怕孤立無援,應付不來。
進了新冰球隊,見誰都有張酷姐的臉,害怕就自己一個平平無奇。
教練是不是嫌我菜?老隊員會不會不帶我玩?
我追的樂隊土不土,說的話悶不悶,在她們眼裡?
少年人到達的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别人的眼光。
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飛漲,但自我價值還沒确定。
不知道自己好不好,又天天盼着别人說你好。說話辦事,老想看别人的臉色,不敢打開自己,表達真實的想法。
《頭腦特工隊 2》用萊莉的煩惱,詳細剖析了為什麼青春期是自卑高發期。
也用最童趣的方式告訴你:那也沒什麼好怕,你不是一個人在抵抗掙扎。
你腦子裡,有一整個隊伍,披荊斬棘,奮不顧身奔向你、照顧你。
這個隊伍可以統稱為情緒少年團。
第一部裡,團裡掌管高興的小人兒叫樂樂,管悲傷的叫憂憂。
還有讨厭、恐懼、發脾氣,都各成一個小人兒,在萊莉的腦子裡分工協作,共同運轉萊莉的情緒控制台。
第二部,當萊莉進入青春期,又加入了尴尬(尬尬)、羨慕(慕慕)、喪氣(喪喪)和焦慮(焦焦)。
偶爾懷舊也跑會出來湊熱鬧,但少年團會求她快回去,還沒輪到你出場。
十來歲的女孩子,用不着追憶似水流年。
懷舊奶奶
她要重點處理的問題是焦慮。
第一部裡,樂樂是指揮官,統一部署其他情緒。
第二部,焦焦搶班奪權,把樂樂、憂憂他們這些老少年團成員都趕了出去。帶着尬尬和喪喪,進駐控制台,操控萊莉的情緒。
萊莉由此被焦慮支配,迷失在 " 别人的眼光 " 裡。
小到劉海該染什麼顏色,大到比賽能進幾個球;
從教練手裡的入選名單,到新同學會不會叫她的名字 …… 都能吓得萊莉寝食難安,動作變形。
越焦慮、越懷疑;越懷疑、越遮掩;越遮掩、越懷疑、越焦慮 ……
成了一個無解的閉環。
表面看,是因為她不知道怎麼處理和新隊友的關系,本質還是不會跟自己的新情緒相處。
這關闖過去,她就掌握了新經驗,修得新學分,情商跟着年紀一起更新。
假如逃避往後縮,就會被焦慮風暴吞沒,永遠無法召回樂樂。
我看完電影,做了兩件事。
先去豆瓣打了 5 顆星。
再給我自己戴一朵小紅花。
原來每一次情緒起落,我腦子裡都歷經了幾番兵荒馬亂和艱難險阻。
我可真是辛苦了。
皮克斯動畫,不論過程多艱險,結尾肯定溫暖圓滿。
不劇透你們也能猜到,樂樂她們一定能找到辦法,克服重重阻礙,重返情緒控制台。
雖說不能徹底趕走焦焦,至少能讓他離控制台遠一些,再遠一些。
觀眾自帶上帝視角,能看穿那些讓萊莉焦慮的事情,都是沒發生的,不存在的,是自己吓自己。
但走出電影院,我們都可能會是萊莉,不分年齡。
這是個适合全年齡段看的電影。
從電影裡得學到的一些技巧:跟情緒做朋友,而不是非得控制它。
不去控制,就不會被控制。
我允許焦慮存在,它不想傷害我,它只想幫我趨利避害。
悲傷襲來,是因為憂憂永遠能理解我的困難,陪在我身邊。
憂憂的身後就是樂樂,她不會放棄我,她會找回來。
樂樂和憂憂擁抱
這樣一想,注意力自然轉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繼續迷失在 " 别人怎麼想 "。
走出别人的眼光,才能誠實做自己。自我意識,自我價值什麼的,只會在這個階段構建出來。
前面說,越遮掩、越懷疑、越焦慮。
反過來,越誠實、越自信、越輕松。
導演在一段采訪裡說,他們在做劇本時,咨詢過不少專家顧問。從心理學、社會學等好多角度,了解青少年。
他說:" 進入青春期,開始脫離監護人,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剛走向社會,會審視自己,更敏感,更容易出現焦慮、尴尬、羨慕或厭惡。"
他說的這個階段,似乎也适配國内的大學生、畢業生、職場新人。
該怎麼處理情緒的困擾,是要終身學習的課題。
下一次焦慮、厭煩、喪跑出來的時候,試試像遇到老朋友似的,和它們打個招呼:
" 嗨,我們又見面了。"
我也要去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