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李焕英们」到了国外,能走多远,欢迎阅读。
这个话题好像该聊了。
Sir写过的ReelShort,将国产霸总套上美剧外壳,收割海外市场,让我们看到土味的才是世界的。
刘慈欣《三体》版权卖到海外,上线网飞后多个地区热播第一,英文版《三体》图书顺势登陆亚马逊科幻榜首。
贾玲晒出与吴彦祖的合照。
原来是《你好,李焕英》版权被索尼买下,即将改编成美版,贾玲此行就是到索尼现场指导《李焕英》的拍摄。
这三件事,好像没啥关联。
但仔细想想,这是不是都算——
影视出海。
不管是什么形式,短剧也好,改编也好。
还有个更直接的——
国产片登上海外大银幕的。
《封神》《飞驰人生2》《红毯先生》在过年期间上映,打造海外版春节档;《第二十条》《深海》《热辣滚烫》自2月中下旬也陆续海外上映。
这个话题也该聊聊了。
国人对此总是无比期待,又十分敏感,今天反复被提及的——
文化输出。
也许不用说得这么的严肃。
就是——
我们希望向世界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希望别人怎么看待我们。
以及,这条路我们究竟走了多远。
01
喜报频频传来。
《飞驰人生2》在美加澳新拿下2024春节档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据说加拿大电影院的门口过道都挤满了人。
《封神》覆盖全法140家影院,放映近500场,仅仅上映两天,单日票房暂居欧洲之首,打破疫情以来巴黎最著名独立影院之一Max Linder早场上映记录。
同在法国上映的《深海》,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法国放映场次纪录,观影人次超过15万,刷新了法国近三年华语电影最高记录。
《第二十条》海外上映首周,总票房登顶全球周末票房冠军;《热辣滚烫》冲进北美票房热榜,在200块银幕上收获了84万美元的票房。
"冠军""登顶""破纪录"等字眼、飙升的票房数据和红火喜庆的战报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象——
妥妥一波中国文化输出,给外国人一点小震撼。
震撼到了吗?
但是冷静分析,又并没有期望中的那样一片大好。
数据能够说话。
在IMDb上,有3700人给《封神》打出6.8分,1800人给《深海》打出6.8分,1500人给《热辣滚烫》打出6.9分。
给《飞驰人生2》(7.2分)、《第二十条》(6.9分)打分的人数分别为510人和399人。
由此你可以看到,电影实际上辐射到的海外影迷有多少。
此外,暧昧不明的问题是,进入电影院观看国产片的海外观众,有多少是华人和留学生,有多少是真正的外国人?
目前除了《封神》,其他出海国产片都没有明确的官方数据统计。
根据往年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推论出蛛丝马迹。
无论是2018年的学术论文《2003-2017年:中国电影的海外商业发行》,还是2022年年底的《中国电影报》报道,亦或是去年10月《环球时报》对中影集团的访谈。
它们都明确指出国产片出海的主要閱聽人,就是当地华人。
在这样的情形下,或许还谈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更像是"银幕输出"——
把国产大银幕,搬运到海外华人面前,方便他们看到国产片。
在热热闹闹的国产剧出海中,同样如此。
《琅琊榜》,所谓的"拿下韩国当月收视冠军"。
实际上是拿下了韩国某台的当月冠军,中华TV,一个专门供给当地华人付费观看的电视台。
这就成为了国内网络的"中国电视剧正带动韩国‘汉流’"。
文化出海,走出去容易。
可留得下、打得响,很难。
02
怎么才算是成功且有效的文化输出?
票房?热搜?话题度?点击量?都不好说。
Sir倒有一个朴素的标准——
有没有在异網域大众的心中形成名片、留下记忆。
三月初,一个外国老头刷屏了。
因病去世的鸟山明,他的《七龙珠》《阿拉蕾》陪伴无数80后、90后走过童年,全球粉丝举行纪念活动。
哪怕是没有看过鸟山明的动画,也会兜兜转转在港片中看到鸟山明的痕迹。
龟派气功,助力唐伯虎抱得美人归。
超级撒亚人发型,吴君如扮过,张卫健也扮过。
四月,另一个外国老头的电影要上映,大家奔走欢呼:终于能看了。
宫崎骏的"封山之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还有重映的《哈尔的移动城堡》)。
以及躲在角落里的童年IP新续作《数码宝贝02》,尽管知道换了新人登场,还是会为一闪而过的老面孔忍不住贡献电影票。
而他们还不过是80、90后童年记忆里的几颗明珠,若是细数起来,还有一大堆。
动漫、二次元,成为了日本流行文化递向中国观众(乃至于世界观众)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韩国也向世界观众派名片,甚至有了一个海内外公认的专有词汇,"韩流"。
K-pop偶像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掀起"粉丝文化"。
韩国偶像剧,总有一部戳中你的"恋爱腦"。
韩国电影,则走大胆、敢拍、刺激、大尺度路线。
连泰国影视剧也给中国观众留下过印象深刻的文化名片,"尖叫鸡",或者让别人成为"尖叫鸡"。
国产影视也有过这样的文化名片。
先且不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的功夫名片,也不说张艺谋、陈凯歌、李安那一代的中国电影名片。
就说Sir在春节期间看到的一个新闻,#台湾过年马拉松式连播甄嬛传#。
如果说别的影视剧,都是出去"赚吆喝"。
而《甄嬛传》,是实火。
《甄嬛传》在台娱是个意味深长的文化符号。
在《甄嬛传》播出前,台偶在两岸风光无限;在《甄嬛传》播出后,内地古装剧进入台湾观众以及演员的视網域。
台偶演员如明道、陈乔恩等纷纷前往内地拍片,造成台娱人才外流;内地古装剧集持续输出,2015年《武媚娘传奇》成为台湾年度收视冠军。
毫不夸张地说,《甄嬛传》让台娱第一次看到内地影视独有的发展潜力:权力与爱情交织的古装剧。
而大陆电视剧的投资和制作体量,更是台湾影视剧不敢想象的。
这场两岸交流也像是国产影视出海的缩影——
叩响另一扇大门的总是古装系列。
就如网飞最早以收费形式播出的国产剧,正是《甄嬛传》。
国产影视剧出海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东南亚。
而东南亚观众最喜欢华语剧,也正是古偶。
△ 泰国视频平台 MONOMAX最受欢迎国剧前三名
2019年《延禧攻略》的爽剧模式火遍全球,谷歌电视剧热搜榜第一,随之而来的,是最严限古令。
古装剧来不及生长、探索、开拓,就已经早衰了,只能沦为现偶逻辑中甜宠虐恋的外衣,缺失了中式宏大史观与宿命观的文化内涵。
△ 《金枝欲孽》《甄嬛传》《步步惊心》
可是一张张成功且有效的文化名片背后,需要文化输出国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齐心协力。
上游,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
韩国电影崛起的起点,正是自千禧年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之后。
这一次修订中的重要一条,奠定了"韩国电影敢拍"的主基调:
废除审查制,转为分级制。
1. "全民皆宜":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可观看的电影。
2."适合12岁以上观众观看":未满12岁的观众不能观看的电影。
3."适合15岁以上观众观看":未满15岁的观众不能观看的电影。
4."适合18岁以上观众观看":未满18岁(以下简称为年少者)的观众不能观看的电影。
5."限制放映":对于上映及广告、宣传,需要一定限制的电影。
——2000年韩国电影振兴法第二次修订版
中游,是本土影视行业产出佳作。
香港影视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是进入创作的每一方都敬业,全心投入。
年初《繁花》播出,王家卫成为了"整顿内娱的大魔王"。
辛芷蕾光杀青就杀了4次,董勇一个镜头拍了30条,游本昌老爷子都比进剧组前消瘦了不少。
可这对于香港演员来说,习以为常。
梁朝伟拍《花样年华》,为了一场戏吃26碗馄饨;张学友的一个表情演了60多遍,最后只得到一句"算了"。
即便是林青霞、张曼玉,也要实打实地经历摔打。
这也造就了香港电影在文化输出中独占鳌头的局面。
《请回答1988》里,开场就是大家一起看《英雄本色2》。
德善的两个闺蜜,被称作"张曼玉"和"王祖贤"。
到了今天呢?
是韩国电影走到了世界舞台上,并且能充满底气地说:是本土好作品被世界看见了。
是的,这两年国产影视不乏爆款、佳作。
只是在癫剧横行、市场片荒的当下,我们还有没有底气相信,国产佳作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呢?
而文化出海的下游,还需要允许"被冒犯"的、拥抱真正的现实世界的观众。
在韩影《共同警备区》中,有一个细节。
"饼叔"宋康昊饰演的朝鲜军人,正享受着一款韩国产的巧克力饼。
韩国士兵李秀赫(李秉宪 饰)看到了,问他:
或许你想要脱北吗?
宋康昊一听,立马吐出还没咽下的巧克力饼。
但过了半晌,馋虫"打败了"民族大义,他又把沾满口水的巧克力饼塞口嘴里:
我们的共和国
以后会产出朝鲜半岛最好的甜食
而在这之前
我就吃吃这样的巧克力饼吧
表面上。
这是在讽刺朝鲜人,明明物资匮乏,却还嘴硬的脆弱的自尊。
事实上。
导演朴赞郁谁都不站。
"我这部片子,其实是想敲打一下韩国人那种过度的民族主义倾向的。"
这就是耐人寻味的地方——
当文化输出遇上民族主义,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03
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一个整个宇宙社会学运行的终极法则,黑暗森林法则。
不同文明之间,彼此攻讦,你死我活,不遗余力清除他者,不择手段捍卫自我的一切。
但今天行之有效的文化输出,与这个让许多人深信不疑的理论恰好相反。
那些传播力最强的文化,往往不是在展示自身的强大,而是满足对方。
就比如说,K-pop和韩国女团。
大家看它是为了接收韩国文化吗?
反正对于Sir这样的俗人来说,我关心的只是赏心悦目。
再说前不久去世的鸟山明,他的漫画难道是在传播日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吗?
《七龙珠》里,孙悟空、天津饭、饺子说起来都是中国元素。
全球的粉丝根本分不清"纯正的日本文化"是什么,他们只是被精彩的漫画吸引罢了。
所以,"文化输出"这个词给了我们一种误导性——
好像必须要宣扬正统的文化,纯正的思想。
否则就不算是成功的输出。
Sir想起一件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用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征服了世界观众,传递出独特的中国魅力——
活字印刷术、中国画、昆曲文化……
不可否认张艺谋成功完成了他的任务。
但后来一件事,让他反思。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之后,还有"伦敦8分钟"——那是给下一届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伦敦提前亮相。
在那个舞台上。
贝克·汉姆登场了,有伦敦的红色双层大巴,有非裔和印度裔族群,有流行音乐。
让张艺谋感叹——
人家怎么一个传统的东西都没有啊。
没有我们最熟知的英国历史符号:大本钟、白金汉宫、莎士比亚、圆桌骑士、苹果树下的牛顿、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原来现代的、杂糅的、并不"高大上"的文化,也可以代表伦敦。
他们丝毫不介意把这样的文化输出到世界去。
而今天,我们一边要求输出。
却又始终认为,"纯正"比输出更重要。
一个最具中国味道的好莱坞大IP,功夫+熊猫,2008年上映时在中美都广受欢迎。
今天许多人在哀叹:
"可怜我们的中国文化……又被娱乐消费了……"
第一部采用全亚裔演员的好莱坞电影《喜福会》,改编自华人谭恩美自传体式小说。
她以自身经历与家庭感受展现第一代和第二代华人移民之间的新旧交替、文化冲突、走向理解,却被人嗤之以鼻:
"不懂中国文化就不要乱拍。"
"跪着拍电影。"
乃至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基于国族文化立场上的挑刺与吐槽便闻风起舞。
刘玉玲宣布《美生中国人》开拍后,网友的一致反应是——
"别毁神话就行。"
"谁在乎,都是拍给abc的。"
连国产IP出海都成为了民族情绪的敏感肌。
《人世间》官宣被Disney+买下播放权,网上最多的声音不是祝贺,而是指责迪士尼不安好心,想看中国又破又旧——
网飞版《三体》播出后,它在国内舆论场上的遭遇,更是与书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形成闭环——
一些观众对它的驻足投目都是为了审判,审判他者的观念、视角与文化传统有没有按照我方的规矩来行进。
最后斩钉截铁:
"美国偷了中国人的故事。"
"网飞就是不懂中国文化。"
文化出海又成为了一次审视、挑刺与争吵。
可作者刘慈欣在采访中都会纳闷:
这真的只是一个中国故事吗?我想讲的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的故事哇。
△ 刘慈欣接受《卫报》的采访
或许许多人坚持认为,网飞版《三体》魔改、性转、"政治正确"、替换为美式价值观后,已经背离了他们心中的原著。
这只能算一部美剧。
和中国的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可问题是,有哪一种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还能(需要)保持完全的纯正呢?
你在街上吃到的日本寿司,也许并不正宗;肯德基也会推出螺蛳粉等中国菜;国产片里频频出现的泰国,是否又完全反映了真实的泰国?
还有让人啼笑皆非的。
去年万圣节,年轻人发挥幽默和自嘲精神,在街头上演了一场大型cosplay。
有冒牌向太,有神形兼备的"这英",还有cos乙方和三胎的。
既没有万圣节最典型的符号南瓜灯,也没有trick or treat。
这完全是一场以万圣节的名义,年轻人自发的狂欢节。
可是结果呢?
反对的声音始终在说——
这是"文化入侵"。
这就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不等式:
不正统的万圣节依然是万圣节。
但不正统的中国文化就不再是中国文化了。
被中国人的挪用的万圣节,依然是一种入侵。
但被好莱坞改编过的中国IP,就一点也不算输出。
文化只要传播,就一定会有转译,有偏差,有融合。
过分追求"纯正"的人,事实上也是在拒绝交流。
而一种文化能辐射到全世界,未必是因为自身的独特性,而是普遍性。
就说这几年让老牌好莱坞也刮目相看的韩国电影。
2020年《寄生虫》获奥斯卡最佳影片。
你从中看到的只是韩国社会吗?
《寄生虫》所要展示的,不是"原来有个国家是这样的",而是在社会结构性问题下,人原来只能活成寄生虫。
这是关涉到全人类的社会发展困局。
爆火的《鱿鱼游戏》,也揭露了韩国经济下行、阶级分化、社会不公等问题。
但这些问题,也是全球观众的痛点。
发现了吗?
真正能走到异網域观众眼前、爆火全球的故事,绝对不仅是讲了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故事。
而是挖掘出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的人类文化公约数,才能击中更多异文化观众的心巴。
或许我们也可以回头重温,当年被批为"伤害民族感情"的陈冲,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的话。
1988年,《末代皇帝》横扫九项奥斯卡,尊龙和陈冲一起登上奥斯卡颁奖台。
这是华人演员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上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尊龙跟陈冲你一言我一语,描绘着一个未来的乌托邦:我认为《末代皇帝》不应该被归类成"中国电影"。
因为制片公司是美国的,导演是意大利人,制片人是英国人,原声音乐是由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摇滚歌手写的。
所以,它是世界的。
这个世界还是那么大。
通往世界的路也还是那么远。
我们的文化能走到哪里,其实也在于,我们的心能开放到哪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