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印度突然限制进口筆記型電腦,怎么回事?,欢迎阅读。
印度突然给进口电子产品当头一棒。
当地时间 8 月 3 日,印度政府宣布,限制包括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在内的个人电腦的进口,以提振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业。
在当天发布的一份通知中,印度商务部下属的外贸总局(DGFT)表示,从即日起,企业将需要获得有效许可证,才能将此类设备运往印度。
" 这不是轻推,而是强推。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业。" 对此,印度电子行业协会 MAIT 的前总干事贾夫里说。
在印度发布限制措施后,苹果、三星电子和惠普等巨头纷纷停止向印度出口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
消息人士表示,这一通知让整个行业措手不及。目前,各家科技公司都在与印度政府商讨,如何才能最迅速地获得许可证。
同时,印度品牌正跃跃欲试抢夺本土市场。7 月 31 日,信实集团子公司 Jio 发布了一款最新的廉价筆記型電腦 Jio Book,亚马逊定价 16499 卢比,仅为人民币 1431 元左右。
看得出来,印度对振兴电子产品制造是非常着急了,那么实际成效又会怎样?
市场基本靠进口
印度出台限制政策的背后,是多年来进口产品独霸市场,而本土制造始终起不来。
在印度,笔记本和平板电腦市场全部被进口品牌包围了。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筆記型電腦市场份额排名前五,分别是惠普、戴尔、联想、宏碁和华硕;平板电腦排名前五则是三星、苹果、联想、Realme 和宏碁。
这些销售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大部分产品或零部件。
印度移动与电子协会的联合报告也承认,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的全球制造中心仅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在这当中,中国是全球主要供应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指出,印度销售的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中,分别有 80% 和 2/3 从中国进口,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2023 年 4-6 月,包括筆記型電腦、平板电腦和个人电腦在内,印度电子产品进口额为 19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15 亿元),同比增长 6.25%。
面对这种局面,印度只好放出限制进口这一大招。
截至目前,苹果和三星等制造商还未就印度限制一事做出回应,但各方分析认为,印度此举会给他们后续生产和销售带来压力。
新规定生效后,这些企业如果想要继续在印度销售这些进口产品,需要获得特别许可证。业内人士表示,以印度一贯的官僚程度和办事效率,这意味着每款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等待时间将会延长,且需要提前申请,这大大影响了商家们的销售。
印度方面显然是在向这些厂商施压,希望倒逼他们将生产基地转向印度,让更多的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电腦能够在印度本土化生产。
毕竟,印度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市场的诱惑力太大了。
其实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印度建厂,不过生产的只是手机,目前还没有涉及平板电腦和筆記型電腦的生产。
但印度方面觉得远远不够,苹果们的努力不足以真正提振印度制造。
二、一直在打压
2014 年 9 月,印度总理莫迪提出 " 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倡议。
印度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组合拳辅之以积极的经济外交吸引投资,实现制造业大幅增长并在全球市场进一步扩张,最终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然而,多年来,印度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为此,印度政府不断修正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提高进口关税,限制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等,从而保护国内产业发展。
早在 2018 年,莫迪就曾大规模提升进口产品的关税,从平均 13% 提高到 20%。此举,让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印度是 " 关税之王 "。
到了 2023 年印度新财年预算案出炉之时,印度继续表示,将采取一系列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以削减非必需消费品和电子产品的进口。
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出一些激励政策,鼓励本国生产。
就在 2021 年,印度启动了一项价值约合 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4 亿元)的计划,以提高当地制造业,并建立起筆記型電腦、平板电腦和个人电腦等 IT 产品的出口。
不过,这一政策被认为补贴数额太小,不够吸引力。
媒体透露称,当时苹果公司拒绝了这项提议,认为这个政策不足以补贴在印度生产 iPad 的成本。
今年 5 月,据彭博社报道,印度政府提高了激励的数额,又公布了一项价值约合 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4 亿元)财政激励计划,以吸引筆記型電腦、平板电腦和其他电子设备硬體制造商转移至该国生产。
根据印度政府的公开资料,该计划为每家制造商提供最高 5.4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 亿元)的补贴资金。当然,需要这些外国企业 5 年内都在印度投资一定金额,用以生产笔记本和平板电腦。
不知对于苹果三星们来说,这一次印度 " 打个巴掌给个枣 " 的方式,诱惑力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