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当沪上阿姨遇上供应链“断头路”,IPO不会是终点,欢迎阅读。
今年的 IPO 市场,活脱脱一部现实版《疯狂的石头》。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先后登场,如今沪上阿姨也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挤上牌桌,靠一碗下沉市场的 " 现制奶茶 ",硬生生从 " 红海 " 里蹚出了一条上市路。
图源来自沪上阿姨官方
这家主攻下沉市场的品牌,凭借加盟模式将门店网络从 2022 年底的 5,307 家扩张至 2024 年底的 9,176 家,2024 年 GMV 超 107 亿元,增速领跑行业。
但光环之下隐现隐忧。单店每日平均交易额持续下降,2024 年上半年为 3764 元,加盟商对成本分摊机制的争议持续发酵,而行业整体单店 GMV 也已连续两年下滑。当资本热潮退去,这场依靠加盟跑马圈地的增长游戏,能否支撑起二级市场的估值想象?
加盟驱动 " 万店神话 " 背后,规模与效率在博弈
回顾来看,沪上阿姨的崛起,本质上就是一部加盟模式的扩张史。
天眼查数据显示,沪上阿姨的门店网络在短短三年间实现大幅跃升。截至 2024 年底,其门店总数达 9,176 家,其中 99.7% 为加盟店,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 50%。
图源来自招股书
门店持续扩张的同时,营收也在同步攀升。招股书显示,2021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营收分别为 16.4 亿元、21.99 亿元和 33.48 亿元,2022 年及 2023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34% 和 52.3%;2024 年全年实现营收 32.85 亿元。
商品交易总额(GMV)方面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 年 GMV 为人民币 60.68 亿元,2023 年增至 97.32 亿元,同比增长 60.4%;2024 年再升至 107.36 亿元,同比增长 10.3%。
只是,持续加剧的行业竞争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2024 年平均单店 GMV 由 2023 年的 155.9 万元下滑至 137 万元。可见,GMV 增长的同时也在分化。
此外,沪上阿姨的加盟商生态也逐渐呈现其脆弱性。尽管多数加盟商开设了多家门店,但闭店率仍在持续攀升。
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沪上阿姨 2023 年闭店率为 7.7%,高于其他茶饮主流品牌。仅 2024 上半年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就有 531 家,占总门店(2024 上半年门店总数为 8980 家)的 6%。
加速扩张之余,与蜜雪冰城横向对比,沪上阿姨还有一个短板——供应链自主性。
蜜雪冰城可以做到核心原料自产,同时采购网络覆盖全球六大洲。以同类型、同质量的奶粉和柠檬为例,蜜雪冰城 2023 年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 10% 及 20% 以上。而沪上阿姨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和仓储,冷链覆盖率不足,导致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整体来看,沪上阿姨以加盟模式为引擎,在三年内狂奔出近万家门店的规模神话,但其高速扩张的背后,是单店效率下滑、闭店率攀升与供应链短板的隐忧。
与此同时,门店密度增加稀释单店利润,加盟商盈利空间被挤压,反映出下沉市场的 " 规模陷阱 ",而其与蜜雪冰城的供应链差距也在进一步削弱其价格竞争力。
面对单店收入缩水、闭店率攀升、供应链差距的多重夹击,沪上阿姨的 " 加盟 " 故事正面临严峻考验。
成本优化与风险并存,盈利能力坐 " 过山车 "
当规模扩张从 " 加速度 " 变为 " 惯性滑行 ",沪上阿姨亟需证明,其引以为傲的加盟模式能否真正跨越效率与风险的鸿沟。
从盈利情况来看,沪上阿姨的财务数据呈现明显的波动性。2023 年净利润同比激增 159.5% 至 3.88 亿元,得益于毛利率提升与成本优化。但到 2024 年又重新下滑至 3.29 亿元,主因源于股份支付开支增加及营销费用上升。
不过,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调整后净利润仍实现增长,由 2022 年的 1.54 亿元升至 2024 年的 4.18 亿元,显示出盈利质量改善。
这一指标虽显示盈利质量改善,但长期仍需解决单店效率下滑的根本问题。
图源来自招股书
具体来看,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度和 2024 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 21.8%、26.7%、30.4% 和 31.3%,最新毛利水平与蜜雪冰城、古茗旗鼓相当,这得益于规模化采购与轻享版低价产品的成本压缩,成本优化已经取得成效。
然而,收入结构却存在一定失衡。2024 年,虽因设备销售收入减少致使总收入下滑 1.9%,但其核心的原材料(如食材、包装)销售收入仍保持增长,由 25.15 亿元增至 25.48 亿元,同比增长 1.3%,反映出门店扩张带来的需求支撑。
横向对比来看,奈雪 2024 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 4.38 亿元,而沪上阿姨的加盟模式更具抗风险性;但古茗通过 " 供应链 + 加盟商 " 的飞轮效应,实现经营利润率达 20.2%,远超行业均值,也侧面反映出沪上阿姨在精细化运营上的差距。
总体来看,尽管沪上阿姨的毛利率提升至 31.2% 的行业高位,但收入结构失衡表明,过度依赖加盟商采购的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
或许,沪上阿姨的差距不仅在于供应链效率(冷链覆盖率、仓储密度),更在于未能形成 " 规模扩张→成本降低→利润反哺生态 " 的闭环。
若无法突破这一瓶颈,下沉市场的低价冲锋或将沦为 " 赔本赚吆喝 " ——门店越多,单店利润越薄,加盟商流失风险越高。
下沉市场 " 生死局 ",低价策略与供应链攻坚战在即
当盈利能力的波动暴露出增长模式的内生矛盾,沪上阿姨的下沉市场战略正面临双重拷问。既要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又需承受供应链薄弱带来的成本压力。
目前来看,沪上阿姨未来仍将长期增长押注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但在 " 只有更卷没有最卷 " 的茶饮市场,其下沉战略无可避免的面临两大核心挑战。
一是低价产品的规模困境。2024 年 3 月,沪上阿姨 " 輕享版 " 品牌概念更新至 2.0 版本,并正式对外发布 " 茶瀑布 ",进一步捕捉下沉市场。
该系列主要以单品平均售价 9 元的低价策略辐射三线及以下市场。在沪上阿姨看来," 轻享版 " 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帮助其成功打入低线城市。
但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底,轻享版 GMV 总计为仅 1.71 亿元,占总 GMV(107.3 亿元)不足 2%,尚未形成由点及面的规模效应。
图源来自招股书
此外,蜜雪冰城凭借极致低价(均价 6 元)在下沉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沪上阿姨需在价格与品质间找到平衡点。
二是供应链更新的紧迫性。截至 2024 年 6 月末,沪上阿姨共有 12 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 个设备仓库、8 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和 16 个前置冷链仓库,但其中有 3 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和所有前置冷链仓库均由独立第三方营运。
对比来看,2021 年至 2023 年,古茗仓到店的平均物流成本低于 GMV 总额的 1%,同期行业的平均水平约为 2%。由于古茗已构建有业内最大规模的冷链仓储,使得其可以用短保质期的鲜果、茗茶、鲜奶,制作门店菜单中的绝大部分饮品。
尽管据招股书披露,沪上阿姨的 IPO 资金将优先用于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能力与仓储扩建等方面,但短期内想要扭转第三方依赖局面难度不小。
而且,随着消费者转向低糖、养生茶饮,沪上阿姨还需加速产品创新。此外,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等品牌持续在海外扩张寻求增量,沪上阿姨若想稳住自身在中价现制茶饮市场的领先地位,探索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需身体力行。
结语
沪上阿姨的 IPO 征程,是新茶饮行业狂飙时代的缩影——用加盟模式撬动万店规模,却在效率与成本的钢丝上艰难平衡。
三年狂奔近万家门店、GMV 破百亿的 " 神话 " 背后,单店 GMV 缩水至 137 万元、闭店率攀升至 6%、供应链第三方依赖等隐患逐渐浮出水面。
当低价策略撞上蜜雪冰城的 "6 元堡垒 ",轻享版 GMV 不足 2% 的尴尬,暴露了下沉市场 " 以价换量 " 的失效风险;而冷链覆盖率不足、物流成本高企,则让规模效应难以兑现为利润护城河。
然而,对于沪上阿姨而言,真正的考验或许不在敲钟之时,而在钟声散去后——如何用供应链革命重构增长逻辑,用产品创新打破内卷困局,才是其从 " 疯狂扩张 " 走向 " 理性繁荣 " 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