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别低估了人性之恶,欢迎阅读。
虽然校园霸凌事件近些年屡见报端,但像这次邯郸 3 名初中生涉嫌杀害同学并掩埋尸体的恶性事件,其报道细节令人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三名不满 14 岁的少年精心策划了这场可怕的恶行:先是设下陷阱,将无辜的小光引诱到了一个荒废的蔬菜大棚里,夺走了他的手机,转空了他微信里的所有零花钱,随后,也许是出于害怕东窗事发,也许是纯粹的恶意使然,这帮少年对小光痛下了杀手。
《黑暗荣耀》剧照
他们简直就像一个成熟的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得让人咋舌:一人手握铁锹,一人负责稳稳控制住小光,使其无法逃脱,还有一人如同老练的 " 望风者 ",确保周围无异样动静。
最后,他们将小光就地掩埋在那座废弃的大棚内,甚至用铁锹将小光的脸部彻底毁容。等到家人焦急万分地找到小光时,他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出原来的模样。
然而,完成这一切的恐怖行径后,这三位初中生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回到了各自的家中,第二天清晨,竟还能淡定自若地走进学校上课,甚至接受警察的询问,只答没见过小光。
《弱小英雄》剧照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实因这几个孩子作案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瞠目结舌,难以想象这些恶行竟然出自一群尚未成年的孩子之手,也难以想象人性之恶究竟可以到什么程度?
当地最新通报称,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案的判处结果尚未明确,仍然需要讨论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追罚究竟该怎么更好地实施?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别忽视了孩子可能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
恶念与恶人
是怎么出现的?
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形成及价值观念建立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果家庭中存在暴力行为,生长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也会认为暴力才是解决问题的简单有效的途径,逐渐将此内化为自己的处世之道。这也是为何家庭暴力存在代际传递的现象。
家庭中情感的缺失也可能会导致心灵黑洞。如由老一辈抚养长大的留守儿童,无法得到足够的精神陪伴和情感支持,便可能通过对他人施加痛苦来吸引注意、寻求自我价值认同,哪怕这是以错误的方式。
《黑暗荣耀》剧照
有时,畸形教育观念也是悲剧的推手。
曾见过一位就读于一所严苛应试教育下的学校的孩子,当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德育教育却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他在学业压力下倍感压抑,当发现欺凌弱小可以带来一时的心理优越感和群体认同时,他便选择了这条捷径。
班主任对此视若无睹,甚至有时默许这种行为作为维护班级纪律的一种手段,无形中助长了这个孩子的恶行。
《少年的你》剧照
当在外界环境得不到心理认同时,一些孩子便投入到了虚拟的游戏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被孤立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一位游戏霸主。游戏中的暴力美学和胜者为王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他,当他回到现实,发现不能像游戏中那样轻易获得掌控权时,便尝试模仿游戏角色的行为,对现实中弱小的同学进行欺凌,以找回虚拟世界中的权力感。
恶念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复杂情境交织影响的过程。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畸形教育的价值观错位、虚拟世界的过度沉溺以及情感缺失等多重原因共同导致了喜欢霸凌别人的恶人心理。
不要有以善解恶的无效共情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社会舆论常会不自觉地掉入一个 " 情感漩涡 " ——热衷于挖掘罪恶背后的苦情戏码。
大家试图通过剖析施暴者的生活困境、心理压力等要素来理解和宽恕他们的恶劣行为,这种基于情感共鸣产生的 " 同情大潮 ",犹如一把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无力斩断问题根源的 " 软心剑 "。
像某地一青少年因家境贫寒选择盗窃,报道一出,网友们纷纷惋惜并呼吁从轻发落。
然而,如果整个社会都沉溺于对犯罪者的心疼之中,忽视了其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这无疑是在为其他潜在的违法行为打开绿灯,无形中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 同情风暴 " 与 " 温柔刀法 " 虽然有助于揭示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社会难题,但如果将其作为主要应对策略,就可能导致法制执行力度减弱和社会正义天平失衡。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个棘手问题时,我们不仅要深入剖析他们成长环境的种种曲折离奇,更得坚持法治的硬核原则,狠下功夫强化教育引导和早期干预机制。
同时,也要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层次,让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坚实有力,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安全堡垒。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成为 " 被同情绑架的恶魔 ",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长大。
孩子的这些变化要小心
他们可能在求救
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孩子们在遭遇困境或遭受欺凌时,往往会通过各种微妙的行为变化向外界发出 " 求救 " 信号,而这些信号往往被家长乃至社会所忽视。
就像这次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事件中的被害少年,在悲剧发生前曾表现出对上学的抵触情绪,说 " 不想上学,不想去学校 "。
在悲剧发生后,小光的父亲心痛地表示,孩子早前其实已经长期遭受对方的霸凌,只不过由于受到威胁,使得孩子只能通过 " 不想上学 " 的借口来传递出他的求救信号。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突然间的情绪转变,如果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和消极的情绪,很可能是遇到了难处,但又不敢直说。
① 性格突变:从活泼开朗到内向孤僻。
孩子的性格变化往往能反映其内心的不安与困扰。
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内向、沉默甚至孤僻,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或生活中遭受了欺凌、压力或心理创伤。
《隐秘的角落》剧照
② 学习状态异常:成绩下滑与频繁请假。
成绩明显下滑和频繁请假是孩子可能遇到问题的直接表现。
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对学科失去兴趣,也可能是受到了校园霸凌、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的影响。
③ 情绪波动剧烈:负面情绪频现。
当孩子出现易怒、抑郁、焦虑、恐惧等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很可能是内心深处存在问题的信号。
家长应当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引导他们表达情绪,同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孩子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
④ 生活习惯改变:饮食睡眠质量下降与自伤行为。
若孩子饮食习惯改变,如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以及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失眠或嗜睡,都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的体现。
自伤行为(如割腕、撞头等)更是严重的求救信号,表明孩子已经无法通过常规方式应对压力,需要得到紧急关注。
⑤ 人际交往减少:集体活动回避与朋友关系疏远。
如果孩子开始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主动避开社交场合,甚至与昔日好友渐行渐远,这往往是他们试图逃避某种困境的表现。
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交友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留意是否有潜在的欺凌或冲突事件,及时介入调解,维护孩子的权益。
《隐秘的角落》剧照
每当青少年恶性犯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时,全社会都会对如何追罚以及法律对待未成年人的态度展开深度探讨。
目前,河北邯郸 3 名涉嫌杀害同学的初中生已被刑拘。据了解,3 名犯罪嫌疑人均已满 12 周岁、未满 14 周岁,这让刑事责任年龄再次成为焦点。
3 月 16 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称,对于已满 12 周岁不满 14 周岁人,一些特定的犯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从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培养对人对己的尊重。但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对于犯下弥天重罪的人进行必要的惩罚,只有惩罚才能带来改造的效果。
图源 / 微观肥乡公众号截图
老百姓对于结果的关注,也是源于内心最朴素的善恶认知。剥夺他人生命者,理应承担犯罪的代价,而不是因未成年而被套上一层 " 保护伞 "。
就如同电影《第二十条》中所倡导的理念一样,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们对公正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每一个悲剧性案件,都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个案,而是关乎一个个原本可能充满无限希望的人生。
应该让作恶者作恶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让公平正义不仅不能 " 缺席 ",还要及时到来!
文字|李戈
编辑|超楠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