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邯鄲初中生殺人埋屍,别低估了人性之惡,歡迎閱讀。
雖然校園霸凌事件近些年屢見報端,但像這次邯鄲 3 名初中生涉嫌殺害同學并掩埋屍體的惡性事件,其報道細節令人毛骨悚然,脊背發涼。
三名不滿 14 歲的少年精心策劃了這場可怕的惡行:先是設下陷阱,将無辜的小光引誘到了一個荒廢的蔬菜大棚裡,奪走了他的手機,轉空了他微信裡的所有零花錢,随後,也許是出于害怕東窗事發,也許是純粹的惡意使然,這幫少年對小光痛下了殺手。
《黑暗榮耀》劇照
他們簡直就像一個成熟的犯罪團夥,分工明确得讓人咋舌:一人手握鐵鍬,一人負責穩穩控制住小光,使其無法逃脫,還有一人如同老練的 " 望風者 ",确保周圍無異樣動靜。
最後,他們将小光就地掩埋在那座廢棄的大棚内,甚至用鐵鍬将小光的臉部徹底毀容。等到家人焦急萬分地找到小光時,他已面目全非,難以辨認出原來的模樣。
然而,完成這一切的恐怖行徑後,這三位初中生卻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回到了各自的家中,第二天清晨,竟還能淡定自若地走進學校上課,甚至接受警察的詢問,只答沒見過小光。
《弱小英雄》劇照
這起案件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實因這幾個孩子作案手段之殘忍,簡直令人瞠目結舌,難以想象這些惡行竟然出自一群尚未成年的孩子之手,也難以想象人性之惡究竟可以到什麼程度?
當地最新通報稱,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獲,現已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此案的判處結果尚未明确,仍然需要讨論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追罰究竟該怎麼更好地實施?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别忽視了孩子可能向你發出的求救信号!
惡念與惡人
是怎麼出現的?
原生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形成及價值觀念建立具有決定性影響。
如果家庭中存在暴力行為,生長在這種環境中,孩子也會認為暴力才是解決問題的簡單有效的途徑,逐漸将此内化為自己的處世之道。這也是為何家庭暴力存在代際傳遞的現象。
家庭中情感的缺失也可能會導致心靈黑洞。如由老一輩撫養長大的留守兒童,無法得到足夠的精神陪伴和情感支持,便可能通過對他人施加痛苦來吸引注意、尋求自我價值認同,哪怕這是以錯誤的方式。
《黑暗榮耀》劇照
有時,畸形教育觀念也是悲劇的推手。
曾見過一位就讀于一所嚴苛應試教育下的學校的孩子,當成績成為衡量一切的标準,德育教育卻成了可有可無的裝飾。他在學業壓力下倍感壓抑,當發現欺凌弱小可以帶來一時的心理優越感和群體認同時,他便選擇了這條捷徑。
班主任對此視若無睹,甚至有時默許這種行為作為維護班級紀律的一種手段,無形中助長了這個孩子的惡行。
《少年的你》劇照
當在外界環境得不到心理認同時,一些孩子便投入到了虛拟的遊戲世界。在現實生活中被孤立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遊戲霸主。遊戲中的暴力美學和勝者為王的理念深深影響着他,當他回到現實,發現不能像遊戲中那樣輕易獲得掌控權時,便嘗試模仿遊戲角色的行為,對現實中弱小的同學進行欺凌,以找回虛拟世界中的權力感。
惡念的產生并非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多種復雜情境交織影響的過程。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畸形教育的價值觀錯位、虛拟世界的過度沉溺以及情感缺失等多重原因共同導致了喜歡霸凌别人的惡人心理。
不要有以善解惡的無效共情
面對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社會輿論常會不自覺地掉入一個 " 情感漩渦 " ——熱衷于挖掘罪惡背後的苦情戲碼。
大家試圖通過剖析施暴者的生活困境、心理壓力等要素來理解和寬恕他們的惡劣行為,這種基于情感共鳴產生的 " 同情大潮 ",猶如一把看似溫情脈脈實則無力斬斷問題根源的 " 軟心劍 "。
像某地一青少年因家境貧寒選擇盜竊,報道一出,網友們紛紛惋惜并呼籲從輕發落。
然而,如果整個社會都沉溺于對犯罪者的心疼之中,忽視了其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這無疑是在為其他潛在的違法行為打開綠燈,無形中削弱了法律的權威性和震懾力。
" 同情風暴 " 與 " 溫柔刀法 " 雖然有助于揭示未成年人犯罪背後的社會難題,但如果将其作為主要應對策略,就可能導致法制執行力度減弱和社會正義天平失衡。
面對未成年人犯罪這個棘手問題時,我們不僅要深入剖析他們成長環境的種種曲折離奇,更得堅持法治的硬核原則,狠下功夫強化教育引導和早期幹預機制。
同時,也要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層次,讓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堅實有力,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安全堡壘。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成為 " 被同情綁架的惡魔 ",确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快樂地長大。
孩子的這些變化要小心
他們可能在求救
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我們常常發現一個令人痛心的現象:孩子們在遭遇困境或遭受欺凌時,往往會通過各種微妙的行為變化向外界發出 " 求救 " 信号,而這些信号往往被家長乃至社會所忽視。
就像這次邯鄲初中生殺人埋屍事件中的被害少年,在悲劇發生前曾表現出對上學的抵觸情緒,說 " 不想上學,不想去學校 "。
在悲劇發生後,小光的父親心痛地表示,孩子早前其實已經長期遭受對方的霸凌,只不過由于受到威脅,使得孩子只能通過 " 不想上學 " 的借口來傳遞出他的求救信号。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突然間的情緒轉變,如果有一些反常的行為和消極的情緒,很可能是遇到了難處,但又不敢直說。
① 性格突變:從活潑開朗到内向孤僻。
孩子的性格變化往往能反映其内心的不安與困擾。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内向、沉默甚至孤僻,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學校或生活中遭受了欺凌、壓力或心理創傷。
《隐秘的角落》劇照
② 學習狀态異常:成績下滑與頻繁請假。
成績明顯下滑和頻繁請假是孩子可能遇到問題的直接表現。
這可能是由于學習壓力過大、對學科失去興趣,也可能是受到了校園霸凌、人際關系困擾等問題的影響。
③ 情緒波動劇烈:負面情緒頻現。
當孩子出現易怒、抑郁、焦慮、恐懼等強烈的情緒反應時,很可能是内心深處存在問題的信号。
家長應當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耐心引導他們表達情緒,同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為孩子提供情緒管理的支持。
④ 生活習慣改變:飲食睡眠質量下降與自傷行為。
若孩子飲食習慣改變,如食欲減退或暴飲暴食,以及睡眠質量明顯下降,失眠或嗜睡,都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的體現。
自傷行為(如割腕、撞頭等)更是嚴重的求救信号,表明孩子已經無法通過常規方式應對壓力,需要得到緊急關注。
⑤ 人際交往減少:集體活動回避與朋友關系疏遠。
如果孩子開始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主動避開社交場合,甚至與昔日好友漸行漸遠,這往往是他們試圖逃避某種困境的表現。
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交友狀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同時留意是否有潛在的欺凌或衝突事件,及時介入調解,維護孩子的權益。
《隐秘的角落》劇照
每當青少年惡性犯罪事件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時,全社會都會對如何追罰以及法律對待未成年人的态度展開深度探讨。
目前,河北邯鄲 3 名涉嫌殺害同學的初中生已被刑拘。據了解,3 名犯罪嫌疑人均已滿 12 周歲、未滿 14 周歲,這讓刑事責任年齡再次成為焦點。
3 月 16 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稱,對于已滿 12 周歲不滿 14 周歲人,一些特定的犯罪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從來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培養對人對己的尊重。但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對于犯下彌天重罪的人進行必要的懲罰,只有懲罰才能帶來改造的效果。
圖源 / 微觀肥鄉公眾号截圖
老百姓對于結果的關注,也是源于内心最樸素的善惡認知。剝奪他人生命者,理應承擔犯罪的代價,而不是因未成年而被套上一層 " 保護傘 "。
就如同電影《第二十條》中所倡導的理念一樣,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們對公正最樸素的情感期待。每一個悲劇性案件,都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個案,而是關乎一個個原本可能充滿無限希望的人生。
應該讓作惡者作惡的代價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讓公平正義不僅不能 " 缺席 ",還要及時到來!
文字|李戈
編輯|超楠
圖片|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