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学经验:啥?古人造字的时候,居然造“错”了这几个字?!,欢迎阅读。
聊起中国的文字,在网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关于汉字的一种迷思:很多字好像都造错了。
比如下面这三组:
1. " 矮 " 和 " 射 ":" 矢 " 是箭的意思," 委 " 是丢的意思,把箭丢出去,这不是 " 射 " 吗;再看 " 射 "," 身 " 高一 " 寸 ",上炕都得爬梯子,这个头是有那么一点 " 矮 " 吧?
2. " 出 " 和 " 重 ":俩 " 山 " 叠一块,这就叫 " 重 " 叠呀;" 重 " 字上面是 " 千 ",下面是 " 里 ",这是要出门走千里呀。
3. 繁体的 " 魚 " 和 " 牛 ":" 魚 " 怎么有四条腿," 牛 " 咋杵着一根大尾巴,是不是也弄反了呀……
事实上,这些都是对中国汉字演变历史不了解产生的误会,并不是造错了。只要我们逐本溯源,从汉字演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字,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上面提到的这三组字,到底从何而来。
" 矮 " 和 " 射 "
" 矮 " 和 " 射 " 这两个字弄错了这件事,我在清朝的古书里就见过两回,一次是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埋怨这是 " 高丽人 " 在乱抖机灵;另一次是清中叶沈起凤《谐铎》卷七《虫书》,说发明这种说法的是一位女神童。
《功顺堂丛书》本《广阳杂记》书影。书里不仅谈到了 " 矮 " 和 " 射 ",也提到了 " 鱼 " 和 " 牛 "。
其实,这些都是文人茶余饭后说着玩的段子,根本就不合逻辑。
矮
先来说说 " 矮 "。" 矮 " 右侧的 " 委 " 确实有扔的意思,可这个 " 扔 " 不指投掷,而指丢弃。把箭矢丢弃掉,那可不能称之为 " 射 " 呀。
此外," 矮 " 是个非常典型的形声字。但请你猜猜哪边是形旁,哪边是声旁?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猜左边的 " 矢 " 是声旁," 委 " 是形旁。但大徐本《说文解字 · 矢部(新附字)》中提到:" [ 矮 ] 短人也。从‘矢’,‘委’声。"" 短人 " 就是矮人。这句话说," 矮 " 的形旁是 " 矢 ",声旁是 " 委 "。
藤花榭本《说文解字》(大徐本)书影。
您可能觉得 " 矮 " 和 " 委 " 读音不像呀?其实在古汉语里,它们的读音都属于 " 影纽歌部 ",曾经特别像。
形声字 " 矮 " 字右边的 " 委 " 是表音的,左边的 " 矢 " 也不能闲着呀,它得表义。五代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徐锴在《说文系传 · 矢部》说解 " 短 " 字时告诉我们," 矢 " 这个偏旁就有测量的意思," 若以弓为度也 "。著名学者张舜徽说,在湖南有些地方,人们测量田地时会把弓的长度作为部門,六尺为一 " 弓 "。或许和弓配套的箭矢也曾被用来丈量比较短的东西吧。除了 " 矮 " 以外,还有 " 短 "" 矬 "(cu ó)等十几个矢字旁的字都有矮小的意思。
再补充一个知识点:从汉字的古形来看," 矮 " 左边的 " 矢 " 其实是从 " 夫 " 讹变来的,其实就是 " 人 " 形。从这个角度来看," 矮 " 和射箭也不搭边。
射
说完 " 矮 ",再来看看 " 射 " 字。" 射 " 字在甲骨文中有简、繁两种写法。简体的 " 射 " 就是一张 " 弓 " 上横着一只箭 " 矢 "。
本文采用的甲骨文字形图片全部来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 2012。
或者镜像翻转一下,也是 " 射 "。
要是不嫌麻烦,也可以选择繁写,写法是在简写体 " 射 " 的边上加上一到两个 " 又 " 字表示手。
比弓箭多出来的符号就是 " 又 ",本来是手的象形。
金文中的 " 射 " 字通常也大同小异,只是有的 " 又 " 变成了 " 矢 "。而到春秋战国间的石鼓文里,边上的弓箭已经变得很不像弓箭了。
字形图片来自嘉庆二年阮元原刻初拓本《仪征阮氏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再到睡虎地出土秦简隶书中,古人给 " 又 " 加了一个点变成 " 寸 "(" 肘 " 的初文),这个字形再楷书化一下就差不多是今天的 " 射 " 了。
字形图片来自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 1994。
" 出 " 和 " 重 "
出
" 出 " 的甲骨文字形很简单,基本就是一个 " 止 "(" 趾 " 的初文,指代脚)离开地洞的样子。在甲骨文时代,住的房子一般都是 " 半地穴式建筑 ",就是找个排水还凑合的高处,刨个几平米的大坑(浅的可能只深几分米,深的可以达到一人多深),坑壁等于墙,上面搭个窝棚顶就是家了。" 出 " 字下面的坑可能就象征着这样的 " 家 "。
这个字形演变到战国时期,美观程度大大加强,但也逐渐看不出脚的样子了。
我一直非常喜欢侯马盟书的这个 " 出 " 字,写得很有艺术感。字形图片来自汤余惠《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这个字形再演变一点,就是后来的 " 出 " 字了。
重
" 出 " 与 " 山 " 没什么关系," 重 " 与 " 千 "" 里 " 也不怎么认识。要想学习 " 重 ",咱们得先认识一下甲骨文里的这个字。
你能猜到它是哪个字吗?不好猜的话,我提示一下:它表示一个方向。这下认识了吗?对,它就是 " 东 "(繁体:" 東 ")。
" 东 " 是典型的象形字,字形本义是包袱,与 " 束 " 字同源,所以大徐本《说文解字》引用官溥的观点,认为繁体的 " 東 " 是 " 日在木中 "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此外,尽管 " 东 " 的字形本义是包袱,但它和 " 东西 " 这个词没什么关系。" 东西 " 这个词既不来自上古表包袱的 " 东 ",也不来自什么东市西市、东木西金,而是产生于五代、两宋之间,最初指 " 简单事物 "(古人认为认识东西南北是最简单的事情),后来泛指一切东西。
有点扯远了,回来看 " 东 "。" 重 " 即与 " 东 " 相关。金文中有一个字,一边画个小人,另一边画个 " 东 "。
本文采用的金文字形图片全部来自董莲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 2011。
著名学者柯昌济认为这个字就是 " 重 ",字形很像一个人背着超大的重包裹。
有人把这个字形从左右结构改成了上下结构,字形变了身,但意思没有变。
后来又有人在字形最下面添了一个 " 土 ",脚踏实地才好负重。由此形成的 "" 字,就是后世 " 重 " 字的祖先了。
" 鱼 " 和 " 牛 "
" 鱼 " 和 " 牛 " 都是典型的象形字。笔者也是惊讶,到底是多大的腦洞,才能从繁体 " 魚 " 字看出一头牛的样子呀?!
鱼
硬要开腦洞的话,不如说 " 鱼 " 的甲骨文字形像个人。
金文字形更多样一些。有高度写实的。
也有表情比较有个性的。
到西周后期开始逐渐在字形下方形成类似四个点的形象,其中中间两个点是鱼的尾鳍,而两边的两点则是古人嫌这里空着不好看,于是用 "羡符 "装饰了一下。
牛
再来看看 " 牛 " 字。" 牛 " 本来是个牛头的象形。
不过上面这太复杂了,画着费劲,简化成了抽象的几笔。
由此便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子。
字形图片来自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 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流传没有那么广的流言。比如有人说 " 凤 "(繁体:" 鳳 ",字形是 " 凡 " 加上 " 鳥 ")和 " 鸭 " 反了," 鸭 " 是平 " 凡 " 的 " 鸟 "," 凤 " 凰 " 甲 " 天下;有人说 " 炊 " 和 " 烟 " 反了,因为有 " 火 " 才能 " 炊 "," 火 " 有 " 欠 " 缺则生 " 烟 " ……这些都是没学过古音,看不出古代形声字带来的问题,本文也就不一一辩驳了。
汉字也有错,但不是上面那些
所以,从文字学的角度说,像 " 矮 " 和 " 射 "、" 出 " 和 " 重 "、" 魚 " 和 " 牛 " 弄反了这样的说法基本都是腦洞大开的无稽之谈。不过,汉字之间弄 " 错 " 身份的情况还真的存在。咱们看个例子。请问下面这个词怎么读?
骰子
大多数都念成 sh ǎ i zi。但要是查字典,你会发现 " 骰 " 字念 t ó u,念 sh ǎ i 的那个字是多音字 " 色 "。
可是,指着 " 骰子 " 念 " 色子 ",也不能算念错。最开始的时候," 骰子 " 和 " 色子 " 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不过它们指的是同一种东西。后来随着语言演变," 色子 " 这个词在口语中越来越流行,取代了 " 骰子 ";但在写法上," 骰子 " 和 " 色子 " 一直都很常见,由此产生了这种看着 " 骰子 " 念 " 色子 " 的情况。这种情况有点近似日语的训读,著名学者沈兼士称之为 " 义同换读 "。
这种例子还有好多:
頫: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的 " 頫 " 是俯身的意思,演变至今可能本应读 ti à o,但大家都念成 " 俯 ";
圩:中学地理课上学的 " 圩垸 " 的 " 圩 " 是包围的意思,本应读 y ú,但今音读如 " 围 ";
腊:人们常吃的 " 腊 " 肉,声旁是 " 昔 ",在今天本应读 x ī,但因与 " 臘 " 肉换读,现在就改成读 l à 了;
尿:还有 " 尿泡 " 的 " 尿 ",北方好些地方读成 " 私 "(多音:su ī);
石:古代的部門 " 石 ",明明是个常用字,就因为这种部門在古代还有个名字叫 " 担 ",所以明清以后很多人指着 " 石 " 读成 " 担 "。但把 " 石 " 读成 " 担 " 这种读法流行得很晚,普遍性也不强。按照我个人的经验,直到今天,大多数古汉语专家提到 " 石 " 这个部門时还是读 sh í 的。这只是人家没换读,所以听到时可别以为人家说错了。
最后,在文字使用的漫长历史中,出现使用错误是常有的事情。大家对于汉字 " 造错 " 的迷思,还是要从汉字演变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解开汉字的奥秘。
参考资料
[ 1 ]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第 1296 页 .
[ 2 ] 林义光《文源》卷六,中西书局 2012,第 277 页 .
[ 3 ] 杨琳《物品称 " 东西 " 探源》,《长江学术》2012 第一期,第 99-109 页 .
[ 4 ]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七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第 531 页 .
[ 5 ] 裘锡圭《古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 1988,第 219-221 页 .
策划制作
作者丨清洁工 南开大学博士生
审核丨王弘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崔瀛昊
责编丨崔瀛昊
往期
精选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 " 转载 "
点亮 " 在看 "
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