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长安汽车三重计划加速跑:从制造巨头到科技生态的“破界”变革,欢迎阅读。
2025 年 4 月 23 日,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全面迈入 " 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 新阶段的长安汽车,向全球展示了其战略转型的坚定决心。通过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领網域的系统性突破,长安汽车正从传统制造商向科技生态引领者跨越。
过去十年,长安汽车以年均超百亿元的研发投入,构建了覆盖新能源、智能化、前瞻技术的全栈能力。2024 年,其自主品牌新能源收入占比攀升至 46.5%,海外销量达 53.6 万辆,净利润同比增长 32.5%,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
此次车展上," 香格里拉 "" 北斗天枢 "" 海纳百川 " 三大计划全面提速,是长安汽车面向 2030 年 500 万辆销量目标的战略部署。这场转型以技术自研、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为核心,旨在重塑产业价值链。这不仅是产品矩阵的迭代,也不单是技术创新,更是企业基因的重构。长安汽车通过打破传统制造边界,完成从 " 制造驱动 " 向 " 科技驱动 " 的转变,书写中国车企从规模追赶到技术领跑的新篇章,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升维路径。
香格里拉计划:电池技术与产品矩阵的跃迁
当前汽车产业正转向 " 智能化的下半场 ",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因素 -- 智能化、全球化、能源多元化,正是长安汽车的三大优势。谁能率先掌握核心技术,谁就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
如今,长安汽车在 " 三电 " 领網域 40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其中 " 金钟罩 " 电池,全面融入 AI 算法,电池状态实时监测等技术,实现 " 只冒烟、不起火 " 的真安全。2020 年以来,超过 100 万辆新能源车搭载金钟罩电池,没有一辆因为电池本身原因导致车辆起火。电池全網域使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实现在 -30C 极低气温下电池快速升温,解决了用户低温场景用车以及无法越过山海关的难题。另外,电池的模块化设计兼容车网互动(V2G)技术,使电池既可驱动车辆,又可作为家庭储能单元,构建了从材料研发、制造到回收的闭环生态。
产品矩阵的完善也是技术落地的关键。启源 Q07 以 " 技术下沉 " 为理念,拥有 215 公里纯电续航和 3.9L/100km 匮电油耗,配备 " 天網域座舱 "" 天衡底盘 "" 天枢驾驶辅助 ",实现五屏联动、CDC 智能魔毯悬架、原地掉头、钟摆停车和语音变道等功能,满足 15 万元级主流市场需求。深蓝 S09 通过超级增程 2.0 技术,实现 44.39% 的热效率,搭载 HarmonySpace 鸿蒙座舱 5 和华为乾崑智驾 ADS 3.3,计划 2025 年下半年更新至 ADS 4,提供 4.3㎡的宽敞空间,为 30 万元级用户带来高价值体验。阿维塔 06 搭载乾崑 ADS 3.0 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 4.0,配备 5C 超充双动力,定位 20 万元级中型豪华电动轿车。
2024 年,长安新能源销量占自主品牌收入的 46.5%,深蓝、阿维塔、启源系列在细分市场表现稳健。研发层面," 中央研究院 + 六大分院 " 的全球体系和超 400 亿元的新能源领網域累计投入,构筑了技术护城河。时代长安一期电池产能达 25GWh,产能利用率超 90%,供应链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北斗天枢计划:智能化重构汽车价值链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下半场的核心战场。长安汽车的北斗天枢计划以 " 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 为目标,通过 " 天枢智驾 "" 天網域座舱 "" 天衡底盘 " 三大技术,重新定义汽车标准。
SDA 天枢架构以 " 中央 + 区網域 " 环网电子电气架构为核心,实现硬體标准化与軟體灵活迭代。其千兆带宽通信网络支持全车功能自由编排,双备份冗余设计确保单一故障下系统安全运行。在极端测试中,即使切断主通信链路,备份链路可在 0.1 秒内完成切换,保障车辆控制无中断。启源 E07 搭载该架构,中央计算大腦算力突破 1000TOPS,为 AI 大模型部署提供硬體基础,并拥有小于 20 分钟的快速 OTA 实力。
用户体验方面," 天網域座舱 " 通过 AI 智绘技术实现从功能叠加到场景融合。与腾讯联合开发的 " 联接精灵 " 依托微信生态,支持语音控制全覆盖,用户通过公众号即可完成车辆解锁、空调预启动等操作,实现 " 只动口、不动手 " 的互動体验。裸眼 3D HUD 技术以 100 英寸显示面积和 170PPD 超清分辨率,解决传统 HUD 的眩晕与信息过载问题,导航箭头 " 贴地显示 " 提升驾驶安全性。
车展上,长安汽车展示了未来出行科技矩阵。人形机器人身高 1.69 米,拥有超 40 个自由度,配备激光雷达和 3 颗视觉传感器,可实现精准环境感知与行走避障,模仿真人动作,并搭载长安自研的天枢大模型。轮式机器人由 6 个直驱型关节驱动,兼顾灵巧与稳健。四足机器狗采用仿生结构,结合运控与导航定位算法,适配复杂地形,可搭载功能模组,应用于公安巡逻、应急救援、工业巡检等场景。长安还与智元研究院探索外骨骼在出行场景的应用,髋部助行外骨骼实时感知用户运动状态,提供精准助力,适用于户外运动与助老助行。
未来,长安汽车计划在智能汽车科技产业链投入超 2000 亿元,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并开发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 2025 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 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应用。
长安汽车与华为、腾讯、地平线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战略合作,构建 " 技术中台 + 生态联盟 " 模式。并建成长安科技、长线智能、梧桐科技、加入了引望科技等科技公司,其中阿维塔投资 115 亿元入股引望,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智能科技公共平台。
海纳百川计划: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全球化
全球化是检验车企综合实力的终极考场。长安汽车的海纳百川计划立足五大区網域市场,通过知识产权布局、全球人才体系、本地化产业协同、品牌营销深耕及 ESG 责任赋能的 " 五位一体 " 模式,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知识产权是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护城河。长安汽车近三年累计投入专利费用超 3 亿元,年均申请专利 1.4 万件,发明专利占比 70%,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 240 余项。作为中国车企的代表,长安主导制定 ITU 国际标准(ITU-T Y.4475),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数据互動框架,并通过技术输出赋能海外市场。
全球化不仅是产品流动,更是人才融合。长安汽车通过 " 年轻化、国际化、市场化 " 的人才战略优化管理。领导班子中 80 后占比 40%,最年轻的副总裁为 1986 年生人,确保对新兴市场的快速响应。引入外籍高管增强多元文化视角,公开竞聘机制覆盖全球岗位,解决跨国企业人才本土化难题。
长安汽车的全球化布局更新为 " 研发 - 生产 - 服务 " 全链条本地化,从 " 卖产品 " 转向 " 卖生态 ",实现 " 技术品牌 + 服务生态 " 双轮驱动。在制造端,目前已建成 9 个海外工厂,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长安泰国工厂将于下月投产,年产能 10 万辆,辐射右舵市场。品牌营销方面,长安在欧洲、中东非举办 22 场区網域发布会,以 " 金刚车身 "" 金钟罩电池 " 等标签强化技术与安全形象。
在碳中和与社会责任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ESG 不仅是道德选择,更是商业策略。长安汽车 2024 年 9 月援助泰国北部洪涝灾区,10 月参与建设秘鲁 " 鲁班工坊 " 提供汽车专业培训,2025 年 4 月初支援缅甸地震,提升了当地品牌美誉度。
结语
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到智能生态重构,从本土制造到全球产业布局,长安汽车的三大计划以技术自研打破壁垒、以生态合作重塑价值、以全球化视野改写规则,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样本。面向 2030 年,长安所追求的不止于销量数字。其展台上的人形机器人与飞行汽车预示着更宏大的目标——构建覆盖陆海空立体出行、融合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的科技生态。以 " 中国智造 " 之名,长安汽车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