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云拉了百度一把,欢迎阅读。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杨淼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百度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
"2024 年是百度从以互联网为中心向以 AI 为先转型的关键一年。" 在 2 月 18 日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表示。会议中,"AI Transformation" 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当天早些时候,百度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 2024 年全年总营收达 1331 亿元,同比微降 1%;净利润达 234 亿元,同比增长 21%。
在一众新兴 AI 搜索厂牌迅速崛起的当下,云成为了百度增长的关键引擎。
第四季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 26%,在得標项目数、行业覆盖数、央国企得標项目数三个维度均获第一。
公司当季总营收 341 亿元,同比下降 2%,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季度内百度净利润 51.92 亿元,同比增长 99.7%。给百度带来净利润增长的秘密主要是智能云业务的增长和萝卜快跑的商业化落地。
财报数据背后,既透露出 AI 业务的高速增长,也映射出传统在线营销业务正在受到冲击。
2 月 16 日,百度宣布接入 DeepSeek。4 月 1 日起,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百度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推出 4.5 系列模型,并于 6 月 30 日正式开源。这被视为,百度试图 AI 转型提速。
一个在之后将长期摆在百度面前的疑问是:面对 DeepSeek 等新兴 AI 公司的兴起,百度的 AI 战略转型能否真正扛起增长大旗?以及,百度的 AI 转型速度,是否足够快速弥合新兴 AI 新贵们在传统搜索市场上拉开的缝隙。
云撑起了百度,但 AI 转型还需加快
百度 2024 年财报的最大亮点,是云和智能驾驶业务。
第四季度,非网络营销收入(主要由 AI 云和智能驾驶构成)同比增长 18%,全年增长 12%。其中,AI 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从 2023 年 5000 万次飙升达 16.5 亿次,年增 33 倍,外部 API 调用量环比激增 178%;百度文库 AI 功能的月活跃用户(MAU)达 9400 万,同比飙升 216%,付费用户超 4000 万,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智能云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百度对此的解读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全栈 AI 能力。客观来看,百度在智能云上有一部分规模优势,比如目前百度自研的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已经投入使用,而这个规模将逐步扩大至 3 万卡规模,这将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并提升效率。而接入 DeepSeek 也正在帮助百度进一步降本,百度透露的数据显示千帆大模型接入 DeepSeek 后,推理价格低至市场价的 30%,首日即吸引 1.5 万家企业调用。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2024 年 12 月,每天有超过 2.7 万名广告商通过文心一言大模型代理商进行广告投放。其中,医疗保健、法律、教育以及 B2B 领網域的广告支出增长迅猛,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季度内,云相关业务占据百度整体收入 28.7%。
百度收入增长的另一个引擎是智能驾驶业务。财报数据显示,萝卜快跑第四季度完成 110 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同比增长 36%;2025 年 1 月累计服务量突破 900 万次。迄今为止,Apollo Go 车队已累计超过 1.3 亿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AI 提速上,百度的速度还有加强的空间。以 AI 云为例,其收入增速 26% 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占总营收比例仍不足 30%。
以及,AI 端投入的加大,也正在影响百度的毛利率。季度内,百度运营利润同比下降 22%,主要因 AI 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传统业务持续承压,转型迫在眉睫
硬币的另一面是,季度内曾作为百度营收支柱的网络营销业务持续承压。2024 年,百度在线营销收入 730 亿元,同比下降 3%。第四季度,百度核心网络营销收入 179 亿元,同比下降 7%。移动生态虽保住了用户基本盘(百度 App MAU 达 6.79 亿,同比增长 2%),但广告主预算向短视频平台迁移的趋势未改。
尽管百度 APP 月活用户达到 6.79 亿,但在用户增长、时长增长两个维度上呈现疲态,就算不考虑 AI 对传统业务的影响,新对手们的蚕食力度也在加大。根据《2024 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信息流广告增幅达到 24.55%。
百度试图通过 AI 广告工具和托管业服务提升广告主 ROI,但面对豆包、DeepSeek、夸克等 AI 搜索的分流,广告业务能否触底反弹,仍是未知数。
同时,子公司爱奇艺的疲软加剧了整体压力。爱奇艺全年收入 292 亿元,同比减少 8%,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主因。内容成本高企与会员增长瓶颈,仍是长视频行业的共同难题。
在百度财报发布前夕,李彦宏已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开源、免费、接入 DeepSeek。这一系列举措背后,百度正试图在 AI 搜索市场中巩固其地位。
AI 产品榜数据显示,今年 1 月,文心一言的月活用户为 1305 万,排名第四。而前三名分别是豆包、DeepSeek 和 Kimi,月活用户数分别为 7861 万、3370 万和 1943 万。其中,DeepSeek 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仅用 20 天就拿下 2000 万日活,一周内用户增长突破 1 亿,月活用户数飙升至 3300 万。
对此,2025 年 2 月 16 日,百度宣布全面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并将其深度搜索功能整合至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平台。这一举措被视为百度应对 AI 搜索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
百度的 2024 年财报勾勒出一幅典型的转型图景:旧引擎的火力有所不足,新动能尚未完全接棒。AI 业务的快速增长证明了技术储备的价值,但商业化深度与速度仍需提升。面对 DeepSeek 等新玩家的入局,百度既需守住搜索生态的基本盘,又要在 AI 战场开辟新增量。
这意味着,百度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李彦宏的换轨需要加速——从依赖广告收入的 " 旧百度 ",转向以 AI 为核心的 " 新百度 "。
但一个深层的问题是:当下火爆的 DeepSeek、Kimi 在其 AI 搜索之中,没有涵盖搜索广告业务。而竞价排名等围绕搜索入口的付费场景,正是过去多年百度运转的基石。
简言之,如果百度想进化为 AI 化的新百度,是否意味着要革旧百度的命?
面对强敌环伺的市场格局,李彦宏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回应道,百度将加大投入力度,all in AI。2025 年,或将成为这家老牌科技公司能否成功跨越转型深水区的关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