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雲拉了百度一把,歡迎閱讀。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楊淼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百度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上。
"2024 年是百度從以互聯網為中心向以 AI 為先轉型的關鍵一年。" 在 2 月 18 日晚的财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表示。會議中,"AI Transformation" 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當天早些時候,百度發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數據顯示,公司 2024 年全年總營收達 1331 億元,同比微降 1%;淨利潤達 234 億元,同比增長 21%。
在一眾新興 AI 搜索廠牌迅速崛起的當下,雲成為了百度增長的關鍵引擎。
第四季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長 26%,在得標項目數、行業覆蓋數、央國企得標項目數三個維度均獲第一。
公司當季總營收 341 億元,同比下降 2%,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季度内百度淨利潤 51.92 億元,同比增長 99.7%。給百度帶來淨利潤增長的秘密主要是智能雲業務的增長和蘿卜快跑的商業化落地。
财報數據背後,既透露出 AI 業務的高速增長,也映射出傳統在線營銷業務正在受到衝擊。
2 月 16 日,百度宣布接入 DeepSeek。4 月 1 日起,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費。百度宣布将在未來幾個月陸續推出 4.5 系列模型,并于 6 月 30 日正式開源。這被視為,百度試圖 AI 轉型提速。
一個在之後将長期擺在百度面前的疑問是:面對 DeepSeek 等新興 AI 公司的興起,百度的 AI 戰略轉型能否真正扛起增長大旗?以及,百度的 AI 轉型速度,是否足夠快速彌合新興 AI 新貴們在傳統搜索市場上拉開的縫隙。
雲撐起了百度,但 AI 轉型還需加快
百度 2024 年财報的最大亮點,是雲和智能駕駛業務。
第四季度,非網絡營銷收入(主要由 AI 雲和智能駕駛構成)同比增長 18%,全年增長 12%。其中,AI 雲業務表現尤為突出: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從 2023 年 5000 萬次飙升達 16.5 億次,年增 33 倍,外部 API 調用量環比激增 178%;百度文庫 AI 功能的月活躍用戶(MAU)達 9400 萬,同比飙升 216%,付費用戶超 4000 萬,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智能雲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26%。百度對此的解讀認為,自己的優勢在于全棧 AI 能力。客觀來看,百度在智能雲上有一部分規模優勢,比如目前百度自研的昆侖芯三代萬卡集群已經投入使用,而這個規模将逐步擴大至 3 萬卡規模,這将降低大模型訓練成本并提升效率。而接入 DeepSeek 也正在幫助百度進一步降本,百度透露的數據顯示千帆大模型接入 DeepSeek 後,推理價格低至市場價的 30%,首日即吸引 1.5 萬家企業調用。李彥宏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4 年 12 月,每天有超過 2.7 萬名廣告商通過文心一言大模型代理商進行廣告投放。其中,醫療保健、法律、教育以及 B2B 領網域的廣告支出增長迅猛,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
季度内,雲相關業務占據百度整體收入 28.7%。
百度收入增長的另一個引擎是智能駕駛業務。财報數據顯示,蘿卜快跑第四季度完成 110 萬次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同比增長 36%;2025 年 1 月累計服務量突破 900 萬次。迄今為止,Apollo Go 車隊已累計超過 1.3 億公裡的自動駕駛裡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AI 提速上,百度的速度還有加強的空間。以 AI 雲為例,其收入增速 26% 雖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占總營收比例仍不足 30%。
以及,AI 端投入的加大,也正在影響百度的毛利率。季度内,百度運營利潤同比下降 22%,主要因 AI 基礎設施投入加大。
傳統業務持續承壓,轉型迫在眉睫
硬币的另一面是,季度内曾作為百度營收支柱的網絡營銷業務持續承壓。2024 年,百度在線營銷收入 730 億元,同比下降 3%。第四季度,百度核心網絡營銷收入 179 億元,同比下降 7%。移動生态雖保住了用戶基本盤(百度 App MAU 達 6.79 億,同比增長 2%),但廣告主預算向短視頻平台遷移的趨勢未改。
盡管百度 APP 月活用戶達到 6.79 億,但在用戶增長、時長增長兩個維度上呈現疲态,就算不考慮 AI 對傳統業務的影響,新對手們的蠶食力度也在加大。根據《2024 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的信息流廣告增幅達到 24.55%。
百度試圖通過 AI 廣告工具和托管業服務提升廣告主 ROI,但面對豆包、DeepSeek、誇克等 AI 搜索的分流,廣告業務能否觸底反彈,仍是未知數。
同時,子公司愛奇藝的疲軟加劇了整體壓力。愛奇藝全年收入 292 億元,同比減少 8%,成為拖累整體營收的主因。内容成本高企與會員增長瓶頸,仍是長視頻行業的共同難題。
在百度财報發布前夕,李彥宏已經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開源、免費、接入 DeepSeek。這一系列舉措背後,百度正試圖在 AI 搜索市場中鞏固其地位。
AI 產品榜數據顯示,今年 1 月,文心一言的月活用戶為 1305 萬,排名第四。而前三名分别是豆包、DeepSeek 和 Kimi,月活用戶數分别為 7861 萬、3370 萬和 1943 萬。其中,DeepSeek 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僅用 20 天就拿下 2000 萬日活,一周内用戶增長突破 1 億,月活用戶數飙升至 3300 萬。
對此,2025 年 2 月 16 日,百度宣布全面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并将其深度搜索功能整合至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體平台。這一舉措被視為百度應對 AI 搜索市場競争的重要策略。
百度的 2024 年财報勾勒出一幅典型的轉型圖景:舊引擎的火力有所不足,新動能尚未完全接棒。AI 業務的快速增長證明了技術儲備的價值,但商業化深度與速度仍需提升。面對 DeepSeek 等新玩家的入局,百度既需守住搜索生态的基本盤,又要在 AI 戰場開辟新增量。
這意味着,百度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李彥宏的換軌需要加速——從依賴廣告收入的 " 舊百度 ",轉向以 AI 為核心的 " 新百度 "。
但一個深層的問題是:當下火爆的 DeepSeek、Kimi 在其 AI 搜索之中,沒有涵蓋搜索廣告業務。而競價排名等圍繞搜索入口的付費場景,正是過去多年百度運轉的基石。
簡言之,如果百度想進化為 AI 化的新百度,是否意味着要革舊百度的命?
面對強敵環伺的市場格局,李彥宏在财報電話會議中回應道,百度将加大投入力度,all in AI。2025 年,或将成為這家老牌科技公司能否成功跨越轉型深水區的關鍵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