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2024车圈裁员凶猛:一年超10万人被裁,海外巨头最受伤,欢迎阅读。
涉及超 10 万人!2024 车圈裁员凶猛。
车东西 12 月 17 日消息,就在今天,保时捷中国大裁员的消息在车圈刷屏。多个信源表示,保时捷中国将对正式员工裁员 10%,外包员工裁员 30%。
▲保时捷汽车办公楼
同时,保时捷还计划在 2026 年底前自砍门店数量,将经销商数目控制在 100 家。
据第一财经消息,保时捷内部员工回应称情况属实,并确认公司计划裁员 30%。
不仅仅有保时捷中国,2024 年车圈被曝裁员的企业将近 30 家。
据车东西不完全统计,2024 年无论是海外车企集团,还是本土传统车企,亦或是新势力,都传出了大裁员的消息,20 家车企计划裁员 7 万人左右。
而今年受到冲击最大,裁员力度最大的主要是海外车企。
并且,裁员潮也已经从车企直接向供应链蔓延。
汽车供应链企业计划裁员规模已经超过 3.6 万人,其中包括博世、大陆在内的 5 家海外汽车零部件巨头,以及千挂科技、禾多科技等 3 家自动驾驶明星创企。
值得注意的是,车圈裁员上演众生相,有人抗议被裁,加入大罢工;有人仓促被裁,围堵总部 CEO 讨说法,甚至索性搬空门店;甚至还有些人被裁后又被企业请回。
车圈寒风凛冽,裁员成为全年挥之不散的 " 阴影 "。
▲ 2024 年车圈裁员梳理
一、一年要裁 7 万人!外资合资集体过冬
2024 年裁员大风暴席卷全球汽车行业,根据车东西不完全汇总,有 20 家车企被曝光裁员计划,或将影响约 7 万名员工。
1、欧洲车企集团或裁掉上万人:员工罢工规模破纪录
欧洲汽车市场成为车圈裁员重灾区。
欧洲汽车工业产业链上下,除大众汽车集团以外,斯特兰蒂斯、奥迪等车企及品牌,以及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等零部件巨头,或将在全年裁员超 4.3 万人。
而大众汽车集团则成为欧洲汽车工业中计划裁员人数最多的企业,计划裁员上万人,其劳资谈判已经持续了近 2 个月。
就在今天,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二凌晨,大众汽车集团和工会已经完成第五轮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協定,工会呼吁将在圣诞节前取得解决方案。
▲大众汽车集团和工会第五轮谈判现场图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在今年 10 月底宣布,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境内工厂,裁撤上万名员工,并收缩其在德国所有剩余工厂规模,这在企业内部引发巨大震动。
若计划付诸实施,这将是该企业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
并且除了裁员和关厂,大众汽车集团还计划将 12 万名德国员工薪资削减 10%,进一步加剧了劳资冲突。
基于大众汽车集团和德国金属工业工会(IG Metall)谈判迟迟未达成一致,大众汽车集团工人已经进行了两轮大罢工。
▲大众汽车集团爆发大规模罢工
路透社指出,已经有超过 10 万名员工在德国各地的九家工厂开启大罢工,大众也成为经历最大规模罢工的车企。
▲当地时间 12 月 2 日,大众汽车公司数千名工人聚集在德国大众最大的工厂沃尔夫斯堡抗议减薪
而最近一年,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也进行过收缩。
2024 年 5 月,一汽大众佛山工厂被曝光裁员 556 人,该消息已经得到官方证实,并且官方回应称 " 已经提前报备 "。
不仅如此,网络中也传出了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奔驰、奥迪裁员的消息。
今年三季度,奥迪营业利润同比暴跌超 9 成至 1.06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8 亿元),奥迪将原因归咎到布鲁塞尔工厂重组上。
11 月 7 日,奥迪宣布计划通过削减间接工作岗位来缩减劳动力规模,以应对市场挑战。
▲奥迪汽车办公楼
奥迪的裁员目标是减少约 15% 的间接就业岗位,仅在德国就可能影响 4500 个岗位。
一个月后,车圈大裁员的洪水进一步蔓延至奔驰。
▲奔驰汽车办公楼
12 月 6 日,有汽车博主爆料称,奔驰总部对员工下达了口头通知,宣布将实行不晋升、不涨薪的政策。
同时,奔驰内部裁员计划和年终奖的发放也将处于待定状态。而部分管理层不受影响,是因为他们参考全球绩效考核标准,因此不包含在内。
无论是欧洲传统一线豪华品牌,还是欧洲最大车企集团,都不得不通过裁员降本,这也说明欧洲整体电动汽车转型速度低于预期。
面对需求疲软、生产成本高昂、以及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些车企生存处境愈发艰难。
2、美国车企或开掉 3 万人 有人被错裁又被请回
除了欧洲车企卷入裁员潮漩涡外,美国车企也为降本纷纷裁员。
特斯拉早在今年 4 月份掀起了全球大裁员,中美业务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今年 6 月,外媒 teslarati 报道,据 CNBC 估计,特斯拉当时约有 12.1 万名员工。这表明特斯拉的裁员最终影响了该公司 14% 的员工,大约 1.9 万人离开公司。
▲特斯拉工厂
虽然裁员规模不可小觑,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也在裁员中途刹了下车,有人被裁后又被请了回来。
在 4 月,美国特斯拉总部整个超充团队被 CEO 马斯克一手解散,但在今年 5 月,特斯拉已经重新聘用 4 月份被解雇的 500 人超级充电团队中的部分普通成员甚至高管。
并且在今年 6 月,特斯拉中国区也启动了召回此前被裁掉员工的流程,预计召回规模超过 100 人,涵盖充电、销售、售后和交付部门。
▲被裁网友吐槽特斯拉裁员裁错人
除了特斯拉外,美国最大车厂通用汽车集团也在经历裁员阵痛。
▲通用汽车集团办公楼
光是今年下半年,通用集团被曝进行 4 次裁员调整,累计裁员人数超过 3700 人。
同时,通用汽车计划重组在华业务之际,也被曝光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12 月 6 日,有消息称,通用汽车中国此次裁员采取了 " 竞聘裁员 " 的模式。这意味着,员工需要通过竞聘的方式来争取留下,而裁员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其中,传通用中国财务部门和产品规划部门将减员三分之一,负责智驾的研发团队被清零。负责智能驾驶的研发团队或被 " 清零 ",整个团队几乎不复存在。此外,还有多个部门仍在竞聘中,最终的裁员名单尚未确定。
深陷裁员风波的美国传统车厂还有福特。
11 月 20 日,福特汽车公司也官宣,计划 2027 年年底前进一步在欧洲裁员 4000 人,以降低成本并减少在电气化转型中遭受的损失,其中在德国计划裁员 2900 人,裁员计划主要针对其位于德国科隆的工厂。
▲福特汽车办公楼
而科隆工厂既是福特欧洲总部所在地,也是其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目前福特科隆工厂有近 1.2 万名员工,预计约四分之一的岗位将被削减。
新势力车企方面,Rivian 曾在今年 2 月、4 月开启裁员,裁员占比分别为 10%、1%。而在 5 月 24 日,据路透社报道,Lucid Group 在美国裁员 6%,约有 400 名员工受到影响。
除了以上美国车企,在欧美市场均有布局的全球第四大车企 Stellantis,一个月内连续三次被曝裁员,涉及近 3000 人。
▲ Stellantis 集团办公楼
Stellantis 的裁员动作在 10 月下旬就已开启,官方宣布,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沃伦的组装工厂将裁员约 1100 人,同时关闭位于亚利桑那州的试验场。
而来到 11 月 6 日,Stellantis 就接着计划在俄亥俄州托莱多的一家负责生产 Jeep角斗士(参数丨图片)的工厂裁员约 1100 人,以提高效率并减少北美业务的库存。
刚过两天,Stellantis 官方再次挥刀向内,计划裁掉其位于底特律的一座汽车零部件工厂的 400 名员工。
而在大规模裁员的同时,Stellantis 集团换帅,唐唯实辞任 Stellantis 集团首席执行官。
无论是密集裁员,还是 CEO 辞职,都证明了 Stellantis 集团面临的严峻业绩挑战。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Stellantis 的营收同比下滑 27%,跌至 33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522 亿元),出货量同比下滑 20%。
3、日系车两巨头裁员上万人:波及全球多个工厂
车圈降本的风同样吹向了日本汽车市场,本田、日产都公布裁员清单。
今年 11 月,成立 91 年日系巨头——日产官宣全球裁员 9000 人,并开启紧急自救模式。
▲日产汽车集团总部
日产计划全球减产百万台、出售三菱股份至高 10% 获取资金、任命新首席业绩官、3 年内面向中国市场推出 8 款电车、联合华为开发智能座舱等,甚至 CEO 还主动带头降低年薪高达千万元。
▲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
而在一连串调整措施背后是日产日益严峻的业绩,今年第二财季(今年第三季度),日产业绩净营收同比下滑 5%,净利润暴减 9 成由盈转亏,亏损了 93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4 亿元),营业利润率只有 1.1%。
除了日产汽车集团外,本田在华合资企业也在持续遭受冲击。
今年 7 月,本田宣布将关停两家在华合资工厂。其中,广汽本田计划在 2024 年 10 月关闭年产能为 5 万台的第四生产线;东风本田计划在 2024 年 11 月将年产能为 24 万台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
▲广汽本田生产线
而在今年 5 月份,广汽本田下发了裁员通知,广本的离职赔偿为 "N+2+1.8",已经超过了特斯拉中国的赔偿标准(N+3),以至于在社交网络上,极少看到被裁员工的抱怨。
▲广汽本田增城工厂
今年 9 月,东风本田同样传出了裁员消息,将裁掉近 2000 人,赔偿方案为 N+2+1,有媒体指出,报名人数已经达到 2500 人。
▲网传东风本田裁员举行欢送仪式(图源网络)
二、一年要裁 3.6 万人!大规模罢工或在供应链上演
裁员成为车圈挥之不散的 " 阴影 ",覆盖了海外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甚至还进一步覆盖了汽车产业链软硬體供应商。
海外供应链企业计划裁员 3.6 万人,其中属博世、采埃孚两家企业裁员规模较大。
今年 7 月 28 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集团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裁员约 1.4 万人,占总员工人数 5.4 万人的四分之一左右。该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应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变革。
▲采埃孚集团办公楼
采埃孚首席执行官霍尔格・克莱恩承认,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强调这是确保公司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步,将增强采埃孚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地位。
而来到今年 11 月,全球最大汽车供应链巨头——博世,再次预警裁员,近一万人工作岗位受到影响。
▲博世集团办公楼
2024 年,博世集团已经官宣了两次大规模裁员计划。
就在上周三,博世监事会副主席兼关键移动解决方案部门劳资委员会负责人 Frank Sell 表示,博世的裁员计划已使德国境内 8000 至 1 万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当被问及博世员工是否会像大众汽车德国工人那样举行罢工时,他表示,工会代表和工会组织现在正制定 2025 年的行动计划,不排除举行罢工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企业外,大陆集团、舍弗勒、法雷奥等零部件企业也在今年宣布了裁员计划,或有 3.6 万人被裁。
▲大陆集团办公楼
三、4 大中国新势力、3 家智驾创企被曝裁员
相比海外车企和供应链相对密集的裁员通知,中国传统自主品牌在今年较少传出裁员的消息,也侧面反映新能源时代下中国车企整体抗击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而裁员信息则较多集中到新势力车企以及自动驾驶创企。
1、极越 " 闪崩 ",下一个倒下的新势力是谁?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极越汽车的 " 闪崩 " 吸引了车圈大部分火力,也在今年暴雷的新势力名单上再添一笔。
此前,有消息称,极越开启裁员,规模接近 40%,而极越随后就进行辟谣。
但最近一周,极越 CEO 夏一平被总部员工围堵,门店员工瓜分 " 家产 ",纷纷证明了大规模裁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极越员工讨薪现场
极越汽车的 " 闪崩 " 并不是个例,2024 年中国新势力车企压力都不小。
▲极越门店直播 " 分家产 "
在极越闪崩一个月前,据财联社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哪吒汽车启动大规模裁员。
对此,哪吒汽车官方表示,公司正在通过精简业务、聚焦核心、组织优化和薪酬绩效改革等措施,构建更集中高效的组织架构。
从官方的回应里面也可以看出来,哪吒汽车确实在裁员。
时间再往前倒,新势力销冠理想汽车也被曝光开启裁员。
今年 5 月,有消息称,理想计划优化超过 5600 人,并给出 N+1 的赔偿政策。具体而言,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 400 人,招聘部会从原来的 200 多人缩减至 40-50 人,智驾团队会缩减至 1000 人以内。
据悉,这轮员工优化计划于 5 月第一周正式启动,大部分在 5 月底前完成。
今年 3 月,还有智己汽车的员工在网络上爆料称,公司内部疑似开始了大面积的到期不续约、末尾淘汰等变相裁员的动作。
2、3 家明星智驾创企被曝裁员 智驾供应商迎来生死局
而在中国新势力企业陷入裁员困境的同时,也有几家本土自动驾驶创企踏入危险境地。
禾多科技是在今年遭遇重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今年 8 月,禾多科技就传出因与广汽集团推进的重组方案遭遇变数,公司暂停研发活动。
▲禾多科技及其相关公司被执行信息
此外,禾多科技的重要合伙人,禾多科技高级副总裁、合伙人蒋京芳已经确认离开禾多科技,而且带着团队部分核心人员,加入到知行科技。
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公司千挂科技正面临破产清算。
有消息称,千挂科技在今年 9 月底开始收缩业务、全员降薪。10 月中旬左右,千挂科技广州、深圳两处办公室都已停用,北京部分人员开始居家办公。
据界面新闻报道,千挂科技联合创始人之一孙浩文表示," 目前大部分员工已经被遣散,只有北京公司还有相当小一部分人在走清算流程,同时我们也正与几个买家洽谈,希望能出售公司产品设备。"
此外,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毫末智行近期也针对职能部门进行了少量人员调整。
结语:车市转型伴随阵痛
2024 年在车圈裁员大潮下,很少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对于新能源车企以及智驾供应商来说,新能源市场潜力大竞争激烈,价格战无限压缩利润空间,裁员是控制成本必不可少的手段。
对于传统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来说,燃油车市场增长乏力,并且还需要同步应对电动化转型,需要大量投入搞研发,相关部门必然遭受波及被优化,转型过程必会经历裁员及人事调整阵痛期。
车圈人来人往,这些裁员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汽车行业转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