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当福建女孩争取“随母姓”之后:争到了,又仿佛没有,欢迎阅读。
尽管我国《婚姻法》规定 " 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但随父姓这种默认的传统,让孩子跟谁姓这个问题在早年间几乎是不用被考虑的。
近几年随母姓多次进入公共舆论场被讨论,被视作对女性权利的一种肯定与付出生育代价后的公平,但事实上,争取到随母姓的妈妈们依然会遭到非议,面临着来自婆家、丈夫,甚至自己家人的压力。
在福建这个宗族观念依然强烈的地方,Maggie 争取到了让孩子随自己姓,但当一个男婴从她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天,一切都变了——公婆反悔、丈夫为难、父母责怪,以至于后来,她的儿子在家里仿佛没有姓。她开玩笑地形容:" 争到了,又仿佛没有。"
以下来自她的故事:
" 冠姓权 " 这三个字,在我十几年前还在念中学时就听说了。那一年,产后没半年的堂姐在闹离婚。原因就是孩子的姓氏问题。
在我的老家泉州,农村依然接近传统的宗族社会,但这里的村庄又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到处林立着或大或小的厂房,工厂与自建房混杂,自家住的房子也会挂着 "XX 服装厂 ""XX 鞋厂 " 的牌子。从这些村庄出去的鞋服远销海外,但我总觉得,本地人的观念仍囿于厂房的方寸之间。
十几年前,老家村庄里最大的厂房是我大伯家的。大伯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确认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儿子的年纪,大伯开始有了招上门女婿的想法,要求只有一个,女儿的孩子要随她姓,至于房子车子和养孩子费用,都包在大伯身上。
《四个春天》剧照
在本地称得上不俗的财力给了大伯话语权,亲戚们都觉得无可厚非。很快,堂姐和曾经的初中同学谈婚论嫁了,男方家境普通,自由恋爱的感情基础加上堂姐远优越于自己的家境,男方没有对 " 孩子随母姓 " 这一要求提出异议。
一年后,堂姐生下了儿子。这个时候,男方家反悔,坚决要孩子跟爸爸姓。
对于大伯这样的生意人而言,女婿家的做法跟当面撕毁合约无异。毕竟根据此前约定,他已经尽了经济上的扶持责任,女婿享受了好处却不履行承诺,是不守信誉。
后面的事情不用赘述,这段婚姻在堂姐还没结束哺乳期的时候就宣告结束,孩子判给了母亲,依然随母姓。后来堂姐二婚,对象是一位中学老师,不久堂姐又生下一个男孩,这次随父姓。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堂姐的经历让那时的我有了一个粗糙的认知:即使随母姓,大部分也是随着母亲的父姓,因此,究竟是认同性别平等而随母姓,还是因为母亲家族强势而随母亲的父姓,意义完全不一样。尤其在福建闽南地区这种父氏宗族文化浓厚的地方,女性争取冠姓权,大多会被认为是第二种情况。
这也是很多男性反驳孩子随妻子姓的常见理由:你是想让孩子跟你爸姓,还是让孩子跟自己爸爸姓?
我父母对第三代的姓氏没有任何要求,他们都是省内公职人员,虽然我也是独生女,毕竟没有过多家产要继承,看着堂姐的前车之鉴,父母甚至主动要求我不要争取姓氏。
但我自己很好奇先生小何的态度。还没打算要孩子的时候,我就跟先生小何提到希望以后孩子跟我姓,理由很简单,毕竟是女性在付出几乎全部的生育代价和风险,而且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龙之家族》剧照
小何没有异议,甚至跟他父母沟通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没有太大反应,只说:" 你们商量好了就行。"
他是农村家庭的独生子,虽然我们的家境存在差异但不至于悬殊,领证后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办婚礼,也不存在彩礼嫁妆这些形式,每年过年过节也一直是各回各家。直到婚后第六年,我们才在计划中有了孩子。
但在一个男婴从我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天,一切都变了。
生产当天,双方父母都从老家来到我们所在的城市等待见孙子第一眼。之后,小何送老人们回家,却一直到凌晨还没回到医院。我在迷迷糊糊中睡了又醒,第二天才知道他面临了一场尴尬又沉重的家庭会议。
Maggie 生产时(受访者供图)
由于孩子的名字早就起好,小何打算隔天就在医院办好出生证。他向双方父母随口提了此事,没想说完孩子的名字,老人们都沉默了。在空气凝固了几分钟后,婆婆首先开口:" 第一个孩子还是得跟爸爸姓吧。" 公公接着说:" 不然就合姓,叫何章 xx。"
我的父母则表态,姓什么他们都没意见,不要影响我们夫妻感情就好。这时公公突然起身从客厅离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父母看出亲家的情绪,也尴尬地回到自己房间。小何感觉自己毫无准备地挨了一闷棍,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说好的事情突然就变得如此诡异。
那个时候,刚生产完的我,在月嫂的帮助下笨拙慌乱地给孩子喂初乳,完全预判不到家里正在经历的一场暗流涌动。而我先生就在我最虚弱的时候,在家里开导他不接受孩子随母姓的父亲。
第二天小何跟我说明这一切的时候,可能是产后激素原因,明明想生气,但只是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更多的是感觉委屈——我还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婆家人却因为孩子姓氏问题跟我先生说 " 难过 "" 睡不着 ",以至于他初为人父的喜悦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产后还在住院的几天,我最亲的亲人,包括父母和爷爷奶奶,都轮番来劝我:" 我们都没有要求孩子要跟我们家姓,不要让小何的父母为难 "" 他们都是本分的农村人,不要显得我们家在欺负他们 "" 你执意要孩子跟你姓对你有什么好处?还让小何爸妈在村里抬不起头 " ……
家人的几番输出后,我感觉产后抑郁已经到来。就因为提出了孩子随母姓的要求,我成了一个对孩子父亲原生家庭的 " 霸凌者 ",被全方位地劝诫。
《今生也是第一次》剧照
虽然还是按原计划给孩子写上了随母姓的名字,但小何也向我坦承:在他老家村子里,谁家生了男孩,是要到祠堂写上名字并挂花灯以示庆祝的;如果我生的是个女孩,他父母对于姓氏问题可能不会那么在意,但是个男孩,他父母很难接受一个外姓孩子到何氏宗祠里挂花灯祈求祖先庇佑。
他说,他父母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一辈子生活在村子里,很在意村里人的看法,希望我能配合,不要再提孩子姓氏的问题刺激他们。
我问他:可是孩子已经跟我姓了,你父母难道要拿一个跟你姓的假名字去挂花灯欺骗祖先吗?
他不语。此后我也不再过问他老家怎么解决 " 挂花灯 " 的问题。但是随母姓带来的尴尬还没结束。
百日宴装置(图源网络)
等孩子到了百日,家里欢喜地布置了一番,并请来摄影师拍照。先生突然跟我商量,定制的背景板上能否不写孩子的姓名,只写小名?他不希望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看到了说闲话。
那一次我冲他发火了:" 如果你认为孩子跟妈妈姓是一个值得被说闲话的事情,你一开始就该拒绝,我也会慎重考虑要不要跟你生育下一代,而不是用这种接近欺骗的方式拥有了一个孩子后还隐藏他的姓名。"
先生很委屈,他认为他已经顶住家里的压力,让孩子跟我姓了,我却不能为他父母的面子做一点让步。最后,我确实让步了,但这个让步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后来的我经常觉得,儿子跟我姓了,又仿佛没有姓。
比如,我们去新疆旅行时看到有设计维语艺术签名的,也准备给孩子写一个,先生却在一旁说:不要写姓;跟老家亲戚朋友提到儿子时,也绝口不说姓氏大名……
但吊诡的是,在自己的社交圈里,他又很乐意塑造自己尊重女性、开明大度的形象,会主动提及孩子是跟妈妈姓。我有时候忍不住嘲讽他:你是不是有点人格分裂啊?
但这样的分裂又何止是他。我曾经跟几位关系不错的男性朋友聊过冠姓权的问题。他们几乎都表示可以接受孩子跟妈妈姓。但提问最好到此为止,因为所有男性都经不起细问——他们只能接受别人家的孩子跟妈妈姓。
比如我问道:" 如果只有一个小孩你会让 TA 和妈妈姓吗?" 最普遍的回答是可以接受 " 合姓 ",即把父母姓氏都放入姓名中——当然还是爸爸的姓放在前面。一个冷知识是,我国法律规定并没有 " 合姓 " 这种说法,这更像是一种欲盖弥彰。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雷同,我身边多位男性朋友表示过,如果有多个孩子,最好不要出现不同的姓氏,他们认为这会导致手足不睦。而只有一个姓氏的话,自然还是要随父姓。
《问题餐厅》剧照
公安部曾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称我国姓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 " 子(女)从父姓 " 的传统习俗,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特别是 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女随母姓情形有所增加,随祖父母姓和外祖父母姓的也频有出现。从 2020 年新生儿姓氏选取情况看,随母姓与随父姓的比例为 1:12。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到,随母姓的增多,是经济社会变化的结果。" 比如浙江很多独生女,家里经济条件好,经济社会地位比较高,找的男生也愿意,双方父母都置办了房子。反正现在二胎放开了,大家通过协商,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实际上,专家的话隐含了很多前置条件:首先得是独生女,其次得原生家庭经济条件好,最重要的是还得生二胎。
很多人表示:" 孩子随父姓没有任何门槛,怎么随母性就要一堆条件?"" 经济条件一般且非独生的女性就不配拥有一个跟自己姓的孩子呗?"
综艺《女儿们的恋爱》截图
记得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歌手金莎的爸爸自我介绍:" 我是金莎的爸爸,我姓吴。" 随后解释道,女儿是随母姓。主持人张绍刚接话称这个介绍很尴尬,言下之意孩子跟妈妈姓是一个难以启齿的事情。
尽管舆论一边倒地指向张绍刚情商 " 翻车 ",但他的想法确实是多数男性的下意识反应,甚至无关乎受教育程度。
这背后不仅是传统,更关乎性别权力的议题。而目前我所看到的无论是 " 两头婚 " 还是 " 合姓 " 等,并没有一个真正公平的解决方案,并且,时常因为孩子的性别而导致此前商议的看似公平的方案 " 摇摇欲坠 "。
比如,夫妻生育了两个孩子,如果那个约定好随母姓的孩子是男孩而另一个则是女孩,男方家庭不乏反悔的案例。
更何况,所谓 " 两头婚 " 的前提,基本已经把女性生育意愿的考量排除在外了。
关于 " 两头婚 " 的讨论
比起男性在意孩子随母姓,想要给孩子冠母姓的妈妈何尝不需要面对沉甸甸的社会目光,明明是妈妈生育了孩子,却依然不能毫无阻碍地获得冠姓权。
有人把 " 随母姓 " 形容成一场 " 战争 ",现在看来,即使我赢得了这场 " 战争 " 的开头,但这场 " 战争 " 却没有结局。
文 /Maggie Z
编辑 /Rachel、超楠
除标注外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