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福特放下面子 长安福特转型押宝长安,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 张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汽车工业喊了几十年的市场换技术,正在跨国汽车巨头和中国本土品牌之间发生着反转。合资企业外方正用再合资、入股等方式换取中方的新能源技术。
没有插电混动,纯电动野马卖得不咋样的长安福特另辟蹊径,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利用长安汽车新能源技术反向输入合资公司。这种中外合资与中方再合资发展新能源的故事,接下来会陆续上演。
近日,公开信息显示,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新设的合营企业,未来拟从事主流品牌新能源乘用车供应业务以及长安福特已投资的福特品牌车型的分销业务。交易后,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分别持有合营企业 60%、40% 的股权,双方共同控制合营企业。
长安福特是长安汽车与福特亚太、福特汽车于 2001 年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长安汽车控股 50%,福特亚太和福特汽车分别持股 35% 和 15%,成立 22 年来,一直以福特汽车输入技术和产品,其中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开发与改进,是典型的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主导技术、产品的运营模式。
此次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新设立的合资公司,具体命名还没有浮出水面,但以中方技术为主导已是不争的事实,长安汽车也将间接持股新公司 70% 的股权,成为不折不扣的主导者。
利用中方新能源技术,中外合资企业的再合资,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外方也是无奈之举。长安福特作为曾经百万销量级别的主流车企,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跌至 20 万辆区间。今年 1-7 月份包括林肯在内仅销售 11.9 万辆汽车,同比下滑 12.58%。作为长安福特新能源转型首款车型,2021 年上市的福特电马已经折戟,今年上半年仅销售 298 辆,不久前该车型已经并入长安福特销售渠道。
福特的中方合作伙伴长安汽车,近来表现不俗。1-7 月累计销售 142.3 万辆,同比增长 7.29%,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特别是新能源表现抢眼,1-7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售 21.56 万辆,同比增长 98.95%。
其新能源几大核心板块,阿维塔、深蓝以及长安启源在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枢智能化布局和加持下,陆续陆续进入佳境、稳稳驶向了主赛道。
长安汽车新能源的积累能否让长安福特超近道实现新能源转型还是未知数。
目前已经停产的广汽三菱,在新能源转型也曾一度利用广汽的纯电平台进行反哺,目前来看,并没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长安福特,目前明确将利用中方技术进行新能源转型的还包括神龙汽车。今年 6 月份神龙汽车曾向汽势 Auto-First 透露,司明年将推新能源合资自主品牌,产品基于东风技术,中方投资并主导,品牌管理纳入东风集团总体规划。
在中方已经掌握新能源三电技术和智能化应用话语权的大背景下,汽车巨头利用中方技术进行本土化拓展已形成不可逆之势。丰田与比亚迪的合资、大众入股小鹏、奥迪与智己的握手,甚至上汽大众独自开发插电混动技术,都充分了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换道超车过程已领先了半个身位。但跨国汽车巨头在华业务能否实现真正的顺利转型,长安福特们能否顺利挺进智能化汽车的下半场,恐怕还要让电流再跑一会,大屏再亮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