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福特放下面子 長安福特轉型押寶長安,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 張馳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汽車工業喊了幾十年的市場換技術,正在跨國汽車巨頭和中國本土品牌之間發生着反轉。合資企業外方正用再合資、入股等方式換取中方的新能源技術。
沒有插電混動,純電動野馬賣得不咋樣的長安福特另辟蹊徑,與長安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利用長安汽車新能源技術反向輸入合資公司。這種中外合資與中方再合資發展新能源的故事,接下來會陸續上演。
近日,公開信息顯示,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新設的合營企業,未來拟從事主流品牌新能源乘用車供應業務以及長安福特已投資的福特品牌車型的分銷業務。交易後,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分别持有合營企業 60%、40% 的股權,雙方共同控制合營企業。
長安福特是長安汽車與福特亞太、福特汽車于 2001 年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長安汽車控股 50%,福特亞太和福特汽車分别持股 35% 和 15%,成立 22 年來,一直以福特汽車輸入技術和產品,其中進行了一定的本土化開發與改進,是典型的中外合資企業外方主導技術、產品的運營模式。
此次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新設立的合資公司,具體命名還沒有浮出水面,但以中方技術為主導已是不争的事實,長安汽車也将間接持股新公司 70% 的股權,成為不折不扣的主導者。
利用中方新能源技術,中外合資企業的再合資,是一種新的嘗試,對于外方也是無奈之舉。長安福特作為曾經百萬銷量級别的主流車企,短短幾年時間已經跌至 20 萬輛區間。今年 1-7 月份包括林肯在内僅銷售 11.9 萬輛汽車,同比下滑 12.58%。作為長安福特新能源轉型首款車型,2021 年上市的福特電馬已經折戟,今年上半年僅銷售 298 輛,不久前該車型已經并入長安福特銷售渠道。
福特的中方合作夥伴長安汽車,近來表現不俗。1-7 月累計銷售 142.3 萬輛,同比增長 7.29%,高于行業平均增速。特别是新能源表現搶眼,1-7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計銷售 21.56 萬輛,同比增長 98.95%。
其新能源幾大核心板塊,阿維塔、深藍以及長安啓源在香格裏拉新能源、北鬥天樞智能化布局和加持下,陸續陸續進入佳境、穩穩駛向了主賽道。
長安汽車新能源的積累能否讓長安福特超近道實現新能源轉型還是未知數。
目前已經停產的廣汽三菱,在新能源轉型也曾一度利用廣汽的純電平台進行反哺,目前來看,并沒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長安福特,目前明确将利用中方技術進行新能源轉型的還包括神龍汽車。今年 6 月份神龍汽車曾向汽勢 Auto-First 透露,司明年将推新能源合資自主品牌,產品基于東風技術,中方投資并主導,品牌管理納入東風集團總體規劃。
在中方已經掌握新能源三電技術和智能化應用話語權的大背景下,汽車巨頭利用中方技術進行本土化拓展已形成不可逆之勢。豐田與比亞迪的合資、大眾入股小鵬、奧迪與智己的握手,甚至上汽大眾獨自開發插電混動技術,都充分了説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換道超車過程已領先了半個身位。但跨國汽車巨頭在華業務能否實現真正的順利轉型,長安福特們能否順利挺進智能化汽車的下半場,恐怕還要讓電流再跑一會,大屏再亮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