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体育经验:多名被禁足人员揭露欠薪之恶,足协掩耳盗铃只会令中国足球越陷越深,欢迎阅读。
" 回头来看真的很蠢,为了四万块钱,不光辜负了球迷,还换了一个缓刑三个月(的判决),背上了案底。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球员,没有多么高的道德水平,单纯地想让家里人都过得舒服一点,如果能够重来,我肯定会好好踢球。" 原江西北大门队球员杨文吉在收到中国足协终身禁足罚单之后,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心声,对于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他进行了忏悔,与此同时,更揭露了欠薪对于职业球员的巨大伤害。
上周,在中国足协一口气公布了多达 60 份禁足处罚后,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都展现出坚决打击足坛 " 假赌黑 " 的态度。帮助中国足球重建干净的竞争环境,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尤为重要。名单公布后没多久,多名禁足人员密集发声,认罪认罚之余,集中揭露了自己涉案前中国足坛的欠薪情况有多严重。
据杨文吉透露,从 2022 年 4 月加盟江西北大门到当年 12 月 17 日,他仅收到了四笔薪资共 38852 元,这与俱乐部承诺的月薪 12000 元、全队单场赢球奖金 10 万元相去甚远。杨文吉表示,当时低级别联赛球队欠薪是普遍现象:" 那一年我的孩子出生后没多久我就感到很焦虑了,我也 30 多岁了,需要养家糊口。我想过其他的办法能不能增加一点收入,但说实话,我真不会别的了,除了踢球我什么都不会。"
杨文吉曾效力过梅州客家
比杨文吉更早加入江西北大门的孙冬,因收受 24000 元同样被处以终身禁足。他表示,俱乐部从 2021 年开始欠薪,共有 16 个月没有发钱,他说自己并没有奢望通过那笔 " 黑钱 " 发家致富,只是想着能够解决一下房贷,而不是再去伸手向爸妈要。" 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我承担自己做过的错事,我只是不想让父母有那么大压力,让家里过得舒服一些。" 孙冬表示,他在忏悔之余也希望外界能了解当时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情况," 哪个球员不想好好踢球,每个月能正常发工资的情况下,谁愿意冒这个险?"
曾效力于辽宁宏运、重庆两江竞技、陕西长安竞技等队的丁捷是终身禁足名单中名气较响的球员,面对欠薪问题同样弱势。他透露,自己职业生涯期间共被欠薪 1100 万元。被禁足五年的原黑龙江冰城队外援埃沃洛也表示,2021 年有数月没拿到薪水,在一场胜利后拿了本队队长给的 5 万元,据说是补发的奖金。前上海申鑫球员邬江没有涉及此次风波,他披露称:" 腿都为球队拼断了,工伤也认定了,医疗费康复费 30 万元都是自己垫付,就给了一张无限期的欠条。"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违法犯罪都是不可容忍的行为,杨文吉、孙冬、丁捷等人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欠薪这一恶疾为何在中国足坛屡禁不止,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中国足协也应该积极反思。事实证明,早已推出的职业联赛准入制度,对于解决欠薪恶疾根本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根据几名禁足人员的自述,他们被欠薪的时间节点大多在 2021 年前后,那段时间也恰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解散最密集的时刻。2020 年职业联赛开始前,共有包括辽宁宏运在内的 16 家俱乐部退出,其中 11 家因 " 存在欠薪 " 未能通过准入审核,其余五家俱乐部则是主动退出。2021 年,又有包括中超卫冕冠军江苏苏宁在内的六家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从 2020 年的 "16" 到 2021 年的 "6",数字大幅下降,但事实证明,并非因欠薪情况有所好转,而是因为历史上最漫长曲折的职业联赛准入审核流程——从多次推迟准入材料提交时间,到取消宣布准入结果的发布会,再到多次推迟公布准入审核结果——那一年中国足协无数次 " 践踏 " 了当初设定的铁一般的原则。
丁捷自述被欠薪 1100 万元
当时有一位足协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如果都以最初的准入材料提交截止日为节点,没交材料的全部不通过,那么三级职业联赛的球队可能只剩下一半不到,联赛还怎么打?" 显然,在 " 刮骨疗毒 " 和 " 维持稳定 " 这道选择题中,当时的中国足协选择了后者。只可惜,这种粉饰太平没能换回中国足球的真正复苏,反倒加速了 " 黑化 "。总共多达 120 场假球,以及第一批 60 名禁足人员,证明了这样的行为只是在自欺欺人。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准入审核年复一年,但欠薪情况始终未能根除,哪怕在当下的 2024 赛季,欠薪依然困扰着三级职业联赛的多支球队。如何真正处理好接下来的准入审核,是否能按照规定严格查验工资奖金确认表以及银行交易资金流水,如何设计合理的机制来保护作为弱势方的球员利益,如何处理那些曾经有着欠薪恶行、至今未能清欠的职业俱乐部 …… 这些难题都将成为中国足协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内容。违法球员已经受到了法律和行业严惩,违规俱乐部又为何能独善其身?粉饰太平只是掩耳盗铃,唯有壮士断腕才能真正还中国足球一片净土。
作者:陈海翔
文:本报记者 / 陈海翔 图:东方 IC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