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万级别电动车!零百6.1秒!续航556km!你选德系还是美系?,欢迎阅读。
特斯拉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首选,而且 Model 3 也让处在 20 万级别电动车市场的 ID.3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就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有朋友把 ID.3 换成 Model 3,也有人把 Model 3 换成 ID.3。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Model 3 和 ID.3 谁才是 20 万级别电动车更好的选择?
来看看我们具体选择的对比车型吧,本着价格接近的原则,我们选择了售价为 19.189 万元的 2023 款上汽大众 ID.3 极智版与售价为 22.99 万元的 2022 款特斯拉 Model 3 后轮驱动版。这两款车型虽然有着 3.8 万元左右的差价,不过也已经是 ID.3 和 Model 3 价格最接近的车型了。在真正的消费者购车时,也会把他们放在一起去考虑。
外观对比
ID.3 的外观设计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兼顾未来感的同时又有着一股子呆萌可爱之感。封闭式前脸如今已成为了电动车的必要设计之一,这样的设计能进一步降低风阻系数,从而减小空气阻力对续航里程的影响。ID.3 的 IQ.Light 矩阵式智能 LED 大灯配备了自适应远近光、大灯高度调节、随动转向辅助照明等功能。而且贯穿式灯带与两侧的大灯相连,前大灯的造型微微上扬,使其眼神看上去有呆萌又有神。
至于说 Model 3 的外观造型可以说是引领了如今电动车设计的思路,前脸取消了中网设计,也成为如今大多数电动车的 " 标配 "。虽然 Model 3 的外观设计已经多年没有进行过改变,但是与 ID.3 相比的话,要更有未来感。即便是在惊艳感大不如前的现在,Model 3 的设计也还是十分耐看。
得益于大众 MEB 电气化平台短前后悬、长轴距的设计理念, 让 ID.3 的侧面线条显得非常动感流畅。大角度倾斜 A 柱进一步增大前风挡面积,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前舱盖饰板与亮黑色全景式天窗、高亮黑備份厢盖连接在一起,塑造出大尺寸高亮黑车顶,视觉上降低车身重心,让车顶线条过渡的更流畅,极具科技感。Model 3 的车身侧面线条流畅,前低后高的造型给车辆营造出了一定的俯冲感,另外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也并没有缺失。至于车身尺寸方面,ID.3 的具体长宽高为 4261/1778/1568mm,轴距为 2765mm,而 Model 3 的长宽高分别为 4694/1850/1443mm,轴距 2875mm。除了高度之外,Model 3 在车身尺寸上的优势相比 ID.3 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车尾造型方面,ID.3 亮黑色的后尾门占据了绝大部分视觉重点,通过这样简单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不错的未来科技感,同时也降低了视觉重心。扁平化黑白大众 logo 装配在亮黑色后尾门中,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Model 3 的尾部造型则依旧是特斯拉家族式设计,尾部线条上挑。一条平滑的弧线划过车顶与车尾,形成特斯拉独特的轮廓线条。
内饰对比
在内饰的设计上,ID.3 沿袭 ID. 系列轻量化的设计理念,首先映入眼帘的 5.3 英寸液晶仪表与 10 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安置在简洁的中控台之上,并覆盖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另外还配有手感上乘的钢琴烤漆面板。其内饰无论是科技氛围,还是时尚质感,都营造得十分到位。仪表台向主驾驶一侧倾斜,便于行驶过程中对车载设备进行操作。
内饰部分,Model 3 依然延续着它的极简主义,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未来感与科技感。取消了仪表盘的设计在以往看起来似乎有些 " 大逆不道 ",不过事实证明这也并不影响日常使用。Model 3 的几乎所有功能都集成在了 15 英寸中控屏内,车机的流畅程度在目前的电动车领網域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从 ID.3 和 Model 3 的不同内饰风格你就能看出,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对于电动车的设计思路是截然不同的,这并不是说就有什么高下之分,而是要看你更适应谁的设计风格。
ID.3 的座椅造型灵动俏皮,色彩搭配富有设计质感。椅垫和椅背选用了皮革和缝线工艺的拼接方式,并刺绣有 ID.logo。座椅侧翼则为混纺面料,不仅经久耐用,而且打造出了家居轻奢的风格。座椅功能方面,ID.3 支持 8 向主驾电动调节与前排座椅加热。而特斯拉 Model 3 采用了皮质座椅,而且座椅宽大舒适。Model 3 主驾座椅支持 12 向电动调节,副驾座椅支持 8 向电动调节。前后排座椅均支持座椅加热,主驾座椅还拥有电动座椅记忆功能。
虽然 ID.3 的车身尺寸要小于 Model 3,但是车内的空间表现还是让我们非常满意的。身高 175cm 的体验者坐在前排,头部拥有两拳的空间。保持前排座椅不动,体验者来到后排,头部空间还剩一拳,腿部则能拥有两拳左右的空间表现。
再来看看 Model 3 的乘坐空间吧,身高 178cm 的体验者坐在前排,头部空间为一拳。而体验者来到后排,依旧能保持一拳的头部空间以及一拳的腿部空间。其实 ID.3 在车身尺寸方面与 Model 3 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车内空间上却并没有劣势,可见 ID.3 在营造乘坐空间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
看过乘坐空间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款车型的储物空间。ID.3 的備份厢容积为 385L,而 Model 3 的備份厢容积则为 425L,Model 3 拥有更大的備份厢容积主要还是因为更大的车身尺寸,而 ID.3 的備份厢空间在同样的车身尺寸的车型中也已经非常出色了。另外 Model 3 还拥有一个前备厢,而且尺寸也非常不错,算是一个额外的加分项。
动力 & 辅助驾驶对比
动力部分,ID.3 采用一款最大功率 125kW ,最大扭矩 310N · m 后置驱动电机,官方给出的数据称 ID.3 的车身配重比为前后 50:50,0-50km/h 加速时间仅为 3s,而我们实测的 0-100km/h 的加速成绩则在 8s 左右。电池组也将只有一种容量,为 52.8kWh,CLTC 续航里程可以达到 450km。电池电量 30%~80% 快充时间为 28 分钟,0%~80% 充电也仅需 40 分钟。
Model 3 后轮驱动版搭载了一款最大功率 194kW,最大扭矩为 340N · m 的后置电机,其中,0-100km/h 的加速时间为 6.1s。在续航能力方面,后轮驱动版配备了 60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续航里程为 556km。从动力数据以及续航能力来看,无疑 Model 3 要比 ID.3 更胜一筹。而对于电动车而言,更快的加速能力以及更强的续航能力会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在辅助驾驶功能方面,ID.3 与 Model 3 均是只配备了倒车影像,而不具备 360 度全景影像。至于两款车型都有的功能则是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以及主动刹车。大众 ID.3 配备了倒车车侧预警以及自动变道辅助功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 打灯变道 "。至于 Model 3 则拥有车道居中保持功能。在硬體方面,Model 3 还是要更加出色一些,毕竟有着更多摄像头以及驾驶辅助芯片的帮助,而且特斯拉目前采用的纯视觉解决方案的确也在业内独树一帜。由于两款车都可以实现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但是特斯拉 Model 3 无疑在实际体验中还是要更胜一筹,这当然与 Model 3 拥有更出色的硬體支持有关,也与特斯拉车型能够提供大量的道路数据有关。
编辑点评
就拿 ID.3 与 Model 3 来做比较的话,在大家最关注的几项电动车参数上,Model 3 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不过我认为 ID.3 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招架之力,更出色的空间营造能力,以及大众品牌长久以来在国内消费者中的地位都是 ID.3 能够与 Model 3 一较高下的武器。而且有着更低价格的 ID.3 完全可以凭借更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