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王晶,你不如直接回去拍XX片,欢迎阅读。
本文转载自电影派(dyp833)
只能说不愧是王晶。
一出手就是年度炸裂之作。
这场面你不说,以为点开的是 XX 片 ...
而且这种桥段在剧中还不少。
具体有多夸张呢?
就是夸张到已经有人看不下去,向电视台举报的程度。
所以到底拍的是啥?这么离谱?
其实还是王晶最拿手的那一套:红灯区的故事。
在宣传时,打的旗号就是港版《华灯初上》。
阵容有两大看点:
第一当然是王晶回巢 tvb,担当此剧的编剧和制作人。
第二则是主角请来了许久不见的陈法蓉。
她将在剧里联手一众大小花,演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 万国城 " 中。
上演的一幕幕明争暗斗与爱恨情仇。
这个介绍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老港剧的风味?
确实。
河马哥追了 7 集下来,那 tvb 质感确实够味。
可问题也在于此。
好像他们真的拍了一部,应该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作品——
作为一部时代剧,首先当然是要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话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经济腾飞。
让尖东成为了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
而 " 万国城 ",就是这里最有名的夜总会。
里面有超过一千名的舞小姐。
在当时,一般白领的月薪只有五千到两万。
而最红的舞小姐,一个月能从客人身上赚到几十万。
单看这个背景,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切口。
夜场的行业暴利,再加上形形色色来此享乐的人。
很容易成为一个老香港的缩影,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一些更大的思考与讨论。
可《一舞倾城》并没有在此大做文章。
它只是把这当作一个舞台。
老故事,换了个新瓶子装而已。
要问河马哥看这部时的第一感受。
绝对还是tvb 的 " 老练 "。
他们真的太会操弄自己擅长的元素,让观众看下去。
就比如开头几集。
其实就是在展现舞小姐的日常生活。
但硬是拍出了一种职业剧的感觉。
沙律姐(陈法蓉饰)是万国城大名鼎鼎的 38 组的妈妈桑。
Monica(蔡洁饰)是她手下的王牌。
那么既然是王牌,肯定很抢手,而抢手就会有冲突。
于是第一集就出现了黑帮通过折磨其他舞小姐,来要挟 Monica 陪酒的情节。
这时候就轮到沙律姐展现专业性了。
作为妈妈桑,她得八面玲珑,要把客人安排好,也不能让自己的小姐吃亏。
怎么做?
先示弱,服软,能救一个是一个。
然后花钱平事。
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如果对方软的不吃呢?
那就来硬的。
由于沙律姐的男朋友曾是当地团体的干部。
讲义气替人顶罪,坐了十几年的牢,十分有威信。
所以在这片混的,是人是鬼都得喊她一声 " 青龙嫂 ",都得敬她三分。
这时常能在工作中帮她暂时争取几分钟的时间。
但她也知道尊敬不能当饭吃,只能唬住一时。
所以她又马不停蹄跑到了所谓的 " 文明人 " 客人那里。
拆东墙补西墙先解燃眉之急。
一顿撒娇好言好语,借来 Monica 的十分钟,换去安抚混混。
谁想这混混出尔反尔,得寸进尺。
直接锁门强行霸占 Monica。
怎么办?
敬酒不吃吃罚酒。
那就叫看场子的来咯,用拳头说话。
最后的最后,再顺手卖个人情。
不让事闹的更难看,完美收场。
一次矛盾,拍的一波三折。
立住沙律姐圆滑处事形象的同时,也让她与男友这条暗线的剧情登场。
这是一种很有效率的叙事节奏。
但你回头想想,其实这个情节不算高明,也不算多合理。
可你在看的当下其实很难马上反应过来。
而这就是所谓的,tvb 的 " 老练 "。
一种对于叙述技巧以及 " 吸睛点 " 的烂熟于心。
甚至称得上是一种诡计。
细数刚刚出场的元素,除了大标题夜总会。
是不是还出现了黑帮元素,然后是兄弟情。
你再往后看,还会出现一位姚子羚饰演的卧底警察。
她来万国城卧底当实习妈妈桑的原因,是有人举报这里贩毒。
而贩毒这条线,又和沙律姐男友顶罪那件事有联系。
你看,熟悉的警匪卧底也来了。
这些都是港剧惯用的类型,简直是齐活了。
所以你说能从这部剧中看出老港剧的味道。
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它拍的就是那些东西。
然后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 2023 年,会拍出质感这么 " 旧 " 的一部剧?
最明显能反应《一舞倾城》中陈旧的地方。
河马哥觉得就是整部剧对于 " 舞小姐 " 这个职业的态度。
它很奇怪,很暧昧。
它摆出了一副 " 新 " 的姿态,却因为拧巴更暴露了守旧的观念。
于是编剧就一直在两种态度里反复横跳,前后矛盾。
在观剧的过程中,你明显能感觉到它在努力把舞小姐划分为两类。
也就是剧中提到的" 金鱼 " 和 " 木鱼 "。
她们的区别在于是单纯陪酒唱歌,还是会跨过那条线。
而这么写的目的就是在不断强调一件事:
希望不要污名化 " 舞小姐 " 一词。
她们很多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来这里讨口饭吃,赚的是正当钱。
这是那个 " 新 " 的视角,也是有讨论价值的。
是观众所期望看到的。
通过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职业为引子。
来探讨背后的人物经历、创伤。
再扩充到那个时代下的女性困境。
那《一舞倾城》的故事将会很丰满。
可问题是," 去污名化 " 这一个概念,编剧并没有彻底执行。
你还是随处可见充满偏见的台词,而且是从舞小姐自己的口中说出来:
" 到时候你有三四个房子在手上,谁管你的钱是怎么赚来的?"
" 真希望你男朋友快出来,你就不用做这行了。"
潜台词还是:做这一行赚的钱,都是不正常的。
可在另一方面,剧中又极力把 " 舞小姐 " 粉饰成一个很积极正向的职业。
甚至工作还很快乐。
以至于出现了妈妈 " 好心 " 逼自己女儿为娼的情节。
这个女儿名叫 KK,有个烂人继父。
不但家暴这个妈妈,还试图性侵 KK。
她想带着一家人逃离,于是好心的同学就把 KK 介绍给了沙律姐。
这时魔幻名场面又出现了——
38 组的各位围成一桌,劝 KK 来万国城当舞小姐。
而且是发自真心的。
但 KK 年纪小太青涩,决定回家先问妈妈。
谁想妈妈直接含泪自曝:自己也曾是舞小姐。
一顿诉苦完,画风一转。
跟着也开始极力支持自己的女儿去应聘。
还打鸡血:你要去做,就要成为最红的一姐!
如果真的用心做,你一定能赚到钱!
就是说,你自己也是吃过陪酒苦的人。
怎么还会这么积极地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到这里的重点已经不是 " 舞小姐 " 污不污名化的问题了。
是你剧情设定直接开始分裂矛盾了。
并且后面当 KK 反击,对妈妈说要不你去和富翁上床的时候。
这个妈又情绪失控到扇 KK 耳光,不还是双标吗?
细数 KK 这条线的设定:
家暴,继父性侵未遂,逼良为娼。
多现实主义的元素,可惜都被扁平化处理了。
没有深挖,也不想深挖。
只是当作情节的推动器。
甚至还在全剧童话化 " 舞小姐 " 的氛围中,增添了魔幻色彩。
真的离谱。
而《一舞倾城》中的 " 新观念 " 输出。
也就大多停留在以上这种程度了。
表现形式就是让沙律姐化身知心大姐姐。
排解心事的同时爆出几句过时的名言,仅此而已。
总结就是两个字——敷衍。
众所周知,王晶拍东西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全盛时期不仅是 " 快 " 字当头,还极易出爆款。
如此高性价比,让他成为了许多投资人的香饽饽。
而这套方法论,你依稀还能从这部《一舞倾城》中看到。
只不过呈现结果是:不用心,不在乎。
剧集上线的头几天,除了对于 " 三级 " 场面的热烈讨论。
剩下的都在吐槽本剧的廉价感。
一个是年代感的穿帮。
比如前一个镜头明明拿的还是大哥大。
下一个镜头墙上居然有智能触控?
而且退一万步说,这个家的装潢哪里看得出是八十年代了 ...
剧中还喜欢用那种 dv 质感的镜头作为转场。
以此塑造时代感。
但下一秒这个极具影楼风的场景。
又让人怀疑是不是到了什么香江风情街。
这还是小事,更出戏的是情节設定。
完全就是在套公式。
什么火,什么有用,就写什么。
而且还不是现在火,是王晶那个年代火的情节。
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 2023 年。
你还能看到因为看鬼片,而扑到男人怀里这种幼稚的戏码。
主角团的各位,人设也是典型中的典型。
沙律姐和 Monica 来万国城的原因,都和男友脱不了关系。
然后 Monica 作为万人迷,当然少不了有忠犬暗恋。
结果又遇到天降的卧底女警,陷入三角关系。
这样的三角关系,当然也不止一组。
总之就是像一个被输入了几百部 tvb 学习的 AI,写出来的剧本一样。
唯一能称道的,依旧还是港剧中对那种 " 有难同当 " 的义气塑造。
无论是主角团的沙律姐。
还是作为竞争对手的鱼蛋妈。
在面对裁员时 " 要走一起走 " 的硬气。
才是让河马哥真正回味到老港片风骨的时刻。
说到底,王晶不是没有能力的导演。
也并不是想让他拍出多深刻,多文艺的作品。
而是就单论 " 舞小姐 " 这个题材,他也应该能拍的更精彩更好看的成品。
只很明显,他不愿意,也不想那么拍了。
就像《一舞倾城》。
他把 80 年代所有舞小姐的困境,都粗暴归结到了 " 遇人不淑 "。
时代,仅仅成为了一个舞台,一个画布。
来拼贴他用经验总结的过时的流量密码。
这不是港味情怀,这只是在摆烂。
而情怀,也总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不过也许,王晶对这也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