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王晶,你不如直接回去拍XX片,歡迎閱讀。
本文轉載自電影派(dyp833)
只能說不愧是王晶。
一出手就是年度炸裂之作。
這場面你不說,以為點開的是 XX 片 ...
而且這種橋段在劇中還不少。
具體有多誇張呢?
就是誇張到已經有人看不下去,向電視台舉報的程度。
所以到底拍的是啥?這麼離譜?
其實還是王晶最拿手的那一套:紅燈區的故事。
在宣傳時,打的旗号就是港版《華燈初上》。
陣容有兩大看點:
第一當然是王晶回巢 tvb,擔當此劇的編劇和制作人。
第二則是主角請來了許久不見的陳法蓉。
她将在劇裡聯手一眾大小花,演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 " 萬國城 " 中。
上演的一幕幕明争暗鬥與愛恨情仇。
這個介紹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老港劇的風味?
确實。
河馬哥追了 7 集下來,那 tvb 質感确實夠味。
可問題也在于此。
好像他們真的拍了一部,應該出現在上個世紀的作品——
作為一部時代劇,首先當然是要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話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經濟騰飛。
讓尖東成為了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
而 " 萬國城 ",就是這裡最有名的夜總會。
裡面有超過一千名的舞小姐。
在當時,一般白領的月薪只有五千到兩萬。
而最紅的舞小姐,一個月能從客人身上賺到幾十萬。
單看這個背景,确實是一個有趣的切口。
夜場的行業暴利,再加上形形色色來此享樂的人。
很容易成為一個老香港的縮影,以此為出發點進行一些更大的思考與讨論。
可《一舞傾城》并沒有在此大做文章。
它只是把這當作一個舞台。
老故事,換了個新瓶子裝而已。
要問河馬哥看這部時的第一感受。
絕對還是tvb 的 " 老練 "。
他們真的太會操弄自己擅長的元素,讓觀眾看下去。
就比如開頭幾集。
其實就是在展現舞小姐的日常生活。
但硬是拍出了一種職業劇的感覺。
沙律姐(陳法蓉飾)是萬國城大名鼎鼎的 38 組的媽媽桑。
Monica(蔡潔飾)是她手下的王牌。
那麼既然是王牌,肯定很搶手,而搶手就會有衝突。
于是第一集就出現了黑幫通過折磨其他舞小姐,來要挾 Monica 陪酒的情節。
這時候就輪到沙律姐展現專業性了。
作為媽媽桑,她得八面玲珑,要把客人安排好,也不能讓自己的小姐吃虧。
怎麼做?
先示弱,服軟,能救一個是一個。
然後花錢平事。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叫事。
如果對方軟的不吃呢?
那就來硬的。
由于沙律姐的男朋友曾是當地團體的幹部。
講義氣替人頂罪,坐了十幾年的牢,十分有威信。
所以在這片混的,是人是鬼都得喊她一聲 " 青龍嫂 ",都得敬她三分。
這時常能在工作中幫她暫時争取幾分鍾的時間。
但她也知道尊敬不能當飯吃,只能唬住一時。
所以她又馬不停蹄跑到了所謂的 " 文明人 " 客人那裡。
拆東牆補西牆先解燃眉之急。
一頓撒嬌好言好語,借來 Monica 的十分鍾,換去安撫混混。
誰想這混混出爾反爾,得寸進尺。
直接鎖門強行霸占 Monica。
怎麼辦?
敬酒不吃吃罰酒。
那就叫看場子的來咯,用拳頭說話。
最後的最後,再順手賣個人情。
不讓事鬧的更難看,完美收場。
一次矛盾,拍的一波三折。
立住沙律姐圓滑處事形象的同時,也讓她與男友這條暗線的劇情登場。
這是一種很有效率的叙事節奏。
但你回頭想想,其實這個情節不算高明,也不算多合理。
可你在看的當下其實很難馬上反應過來。
而這就是所謂的,tvb 的 " 老練 "。
一種對于叙述技巧以及 " 吸睛點 " 的爛熟于心。
甚至稱得上是一種詭計。
細數剛剛出場的元素,除了大标題夜總會。
是不是還出現了黑幫元素,然後是兄弟情。
你再往後看,還會出現一位姚子羚飾演的卧底警察。
她來萬國城卧底當實習媽媽桑的原因,是有人舉報這裡販毒。
而販毒這條線,又和沙律姐男友頂罪那件事有聯系。
你看,熟悉的警匪卧底也來了。
這些都是港劇慣用的類型,簡直是齊活了。
所以你說能從這部劇中看出老港劇的味道。
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它拍的就是那些東西。
然後問題也随之而來:為什麼 2023 年,會拍出質感這麼 " 舊 " 的一部劇?
最明顯能反應《一舞傾城》中陳舊的地方。
河馬哥覺得就是整部劇對于 " 舞小姐 " 這個職業的态度。
它很奇怪,很暧昧。
它擺出了一副 " 新 " 的姿态,卻因為擰巴更暴露了守舊的觀念。
于是編劇就一直在兩種态度裡反復橫跳,前後矛盾。
在觀劇的過程中,你明顯能感覺到它在努力把舞小姐劃分為兩類。
也就是劇中提到的" 金魚 " 和 " 木魚 "。
她們的區别在于是單純陪酒唱歌,還是會跨過那條線。
而這麼寫的目的就是在不斷強調一件事:
希望不要污名化 " 舞小姐 " 一詞。
她們很多人都是因為生活所迫,來這裡讨口飯吃,賺的是正當錢。
這是那個 " 新 " 的視角,也是有讨論價值的。
是觀眾所期望看到的。
通過這樣一個有争議的職業為引子。
來探讨背後的人物經歷、創傷。
再擴充到那個時代下的女性困境。
那《一舞傾城》的故事将會很豐滿。
可問題是," 去污名化 " 這一個概念,編劇并沒有徹底執行。
你還是随處可見充滿偏見的台詞,而且是從舞小姐自己的口中說出來:
" 到時候你有三四個房子在手上,誰管你的錢是怎麼賺來的?"
" 真希望你男朋友快出來,你就不用做這行了。"
潛台詞還是:做這一行賺的錢,都是不正常的。
可在另一方面,劇中又極力把 " 舞小姐 " 粉飾成一個很積極正向的職業。
甚至工作還很快樂。
以至于出現了媽媽 " 好心 " 逼自己女兒為娼的情節。
這個女兒名叫 KK,有個爛人繼父。
不但家暴這個媽媽,還試圖性侵 KK。
她想帶着一家人逃離,于是好心的同學就把 KK 介紹給了沙律姐。
這時魔幻名場面又出現了——
38 組的各位圍成一桌,勸 KK 來萬國城當舞小姐。
而且是發自真心的。
但 KK 年紀小太青澀,決定回家先問媽媽。
誰想媽媽直接含淚自曝:自己也曾是舞小姐。
一頓訴苦完,畫風一轉。
跟着也開始極力支持自己的女兒去應聘。
還打雞血:你要去做,就要成為最紅的一姐!
如果真的用心做,你一定能賺到錢!
就是說,你自己也是吃過陪酒苦的人。
怎麼還會這麼積極地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到這裡的重點已經不是 " 舞小姐 " 污不污名化的問題了。
是你劇情設定直接開始分裂矛盾了。
并且後面當 KK 反擊,對媽媽說要不你去和富翁上床的時候。
這個媽又情緒失控到扇 KK 耳光,不還是雙标嗎?
細數 KK 這條線的設定:
家暴,繼父性侵未遂,逼良為娼。
多現實主義的元素,可惜都被扁平化處理了。
沒有深挖,也不想深挖。
只是當作情節的推動器。
甚至還在全劇童話化 " 舞小姐 " 的氛圍中,增添了魔幻色彩。
真的離譜。
而《一舞傾城》中的 " 新觀念 " 輸出。
也就大多停留在以上這種程度了。
表現形式就是讓沙律姐化身知心大姐姐。
排解心事的同時爆出幾句過時的名言,僅此而已。
總結就是兩個字——敷衍。
眾所周知,王晶拍東西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全盛時期不僅是 " 快 " 字當頭,還極易出爆款。
如此高性價比,讓他成為了許多投資人的香饽饽。
而這套方法論,你依稀還能從這部《一舞傾城》中看到。
只不過呈現結果是:不用心,不在乎。
劇集上線的頭幾天,除了對于 " 三級 " 場面的熱烈讨論。
剩下的都在吐槽本劇的廉價感。
一個是年代感的穿幫。
比如前一個鏡頭明明拿的還是大哥大。
下一個鏡頭牆上居然有智能觸控?
而且退一萬步說,這個家的裝潢哪裡看得出是八十年代了 ...
劇中還喜歡用那種 dv 質感的鏡頭作為轉場。
以此塑造時代感。
但下一秒這個極具影樓風的場景。
又讓人懷疑是不是到了什麼香江風情街。
這還是小事,更出戲的是情節設定。
完全就是在套公式。
什麼火,什麼有用,就寫什麼。
而且還不是現在火,是王晶那個年代火的情節。
不然不能解釋為什麼在 2023 年。
你還能看到因為看鬼片,而撲到男人懷裡這種幼稚的戲碼。
主角團的各位,人設也是典型中的典型。
沙律姐和 Monica 來萬國城的原因,都和男友脫不了關系。
然後 Monica 作為萬人迷,當然少不了有忠犬暗戀。
結果又遇到天降的卧底女警,陷入三角關系。
這樣的三角關系,當然也不止一組。
總之就是像一個被輸入了幾百部 tvb 學習的 AI,寫出來的劇本一樣。
唯一能稱道的,依舊還是港劇中對那種 " 有難同當 " 的義氣塑造。
無論是主角團的沙律姐。
還是作為競争對手的魚蛋媽。
在面對裁員時 " 要走一起走 " 的硬氣。
才是讓河馬哥真正回味到老港片風骨的時刻。
說到底,王晶不是沒有能力的導演。
也并不是想讓他拍出多深刻,多文藝的作品。
而是就單論 " 舞小姐 " 這個題材,他也應該能拍的更精彩更好看的成品。
只很明顯,他不願意,也不想那麼拍了。
就像《一舞傾城》。
他把 80 年代所有舞小姐的困境,都粗暴歸結到了 " 遇人不淑 "。
時代,僅僅成為了一個舞台,一個畫布。
來拼貼他用經驗總結的過時的流量密碼。
這不是港味情懷,這只是在擺爛。
而情懷,也總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
不過也許,王晶對這也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