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3月新势力销量:周榜没了,月榜还是会撕下“遮羞布”,欢迎阅读。
25/04/01
导语
" 大决战 " 已然徐徐拉开了帷幕。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陈心南
身为新势力造车中的一员,理想的 " 销量周榜 " 自打诞生开始,就一直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
而北京时间 3 月 18 日,随着中汽协正式倡议规范数据发布,停止对外发布销量周榜,并指出:" 部分车企定期发布销量周榜,数据来源不明,引发舆论误读,扰乱行业秩序,加剧了车市内卷式恶性竞争。"
至此,这张充满争议的成绩单,俨然彻底被丢进了 " 碎纸机 " 中。
但作为旁观者,依旧想说:" 即便理想不发,各种民间销量周榜,仍会按时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之中。究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大家希望通过阶段性的数据,窥探各家新势力造车的真实状态。"
况且,再退一步讲," 周榜没了,月榜还在。"
这不,今天一早,准确的说是昨晚傍晚,留在牌桌上的各家新势力造车,便急不可耐的祭出了 3 月终端成绩单。
话不多说,直接上结果。
怎么样?整体看过之后,与你的预期有没有偏差?
实际上,如果说 1 月与 2 月的销量表现,不可避免受到了春节假期的影响,那么刚刚结束的 31 天,无疑是进入 2025 年以来最具说服力的一个周期。而接下来的篇幅,试图按照各家发布数据的先后顺序展开分析。
首先,便是有点 " 小透明 " 的极石。
3 月,共交付新车 1,056 辆。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来说,位于国内的机会非常渺茫,身处中东市场以及其它海外市场,能够冲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将直接决定其能否活下去。
现实,有些残酷,可并非没有希望。
其次,则是 3 月交付新车 33,205 辆,同比增长 268%,连续 5 个月交付量突破 30,000 辆的小鹏。
必须承认的是,这家新势力造车自打 2024 年中实现触底反弹之后,就一直令人感到惊喜与眼前一亮。MONA M03 与 P7+ 两款相辅相成的纯电轿车,无疑扮演了 " 救世主 " 的角色。尤其是前者,3 月交付量更是一举突破 1.5 万辆,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而随着 2025 款 G6 与 G9 的一起到来,以及 G7 的即将补位,加之 P7 真正意义上的大换代车型……反正小鹏能打的牌真的很多,顺势稳态月销正在朝着 4 万辆甚至更高的台阶猛冲。
由此反观零跑,被誉为 " 小理想 " 的它,第三家公布了 3 月成绩单,共交付新车 37,095 辆,同比增长超 154%。
没有太大意外,C10、C11、C16 三款增程与纯电双开的 SUV,还是绝对的中流砥柱。当然,一旦 4 月 10 日,另一款纯电 SUV B10,能够在 10.98 万元 -13.98 万元预售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更大的诚意,这家新势力造车的月度表现将变得愈发恐怖。
另外,要知道,今年 B 系列可不止上述一款产品,零跑带给外界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还在变大。
而小米,则成为了第四家放榜的新势力造车,凭借 SU7 一款纯电轿跑,交付量便超过了 29,000 辆。
恐怖,真的太恐怖了。
相比之下,更可怕的是,虽然已经上市一周年,但这款产品的 " 大定订单池 " 仍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处在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
并且,不出意外,小米旗下的第一款纯电 SUV YU7 同样箭在弦上。今年,35 万辆的累计销量目标,对于雷军只能说太过轻松写意。
能不能撞线,全看产能了。
至于第五家公布交付量的岚图,3 月最终数据为 10,012 辆。不可否认,经历了 1 月、2 月的谷底,其重新回到了正常状态。
全新梦想家在积极拥抱华为后,位于高端 MPV 市场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摆在这家新势力造车眼前的问题则是,剩余产品要不要愈发彻底的 " 投华 "?
而 3 月交付 5,029 辆的智己,成为了第六家公布成绩单的新势力造车。
面对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情理之中。对于它愈发担忧的点集中在,接连打出 L7、LS7、LS6、L6 四张底牌后,销量端好似一直没什么起色。
后续,一旦与华为合作 " 尚界 " 到来,智己位于整个上汽集团的战略地位会不会动摇甚至下降,以及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正在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反观 3 月的极狐,销量为 13,018 辆,创下了历史新高。
进一步拆分来看,无论阿尔法 S5 也好,阿尔法 T5 也罢,包括考拉,位于各自所处的细分市场都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但理性客观的讲,仅仅只是脱离的 " 生死线 "。这家新势力造车仍需要在中国车市继续为自己正名。
与之类似,3 月的阿维塔,共售出新车 10,475 辆。
其中,盲猜 07 仍然承担着绝对的主销任务。本月,B 级纯电轿车 06 也将上市,二者的成败与否,直接决定着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前景。
与之对应,怎样想尽办法激活 11 与 12 两款定位更高的产品,同样是抛给阿维塔比较棘手的难题。不然,销量端始终难以站上譬如单月 2 万辆的台阶。
而排在阿维塔之后,埃安官宣 3 月共售出新车 34,082 辆。
熬过了 1 月、2 月的震荡,终于回归到了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当然,摆在这家新势力造车眼前同样急迫的问题,依旧是如何在 20 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怎样证明自己的 " 稀缺性 "。
尤其是在与比亚迪包括吉利银河般的劲敌,所直面抗衡的过程中。
至于深蓝,3 月共交付新车 24,371 辆。
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同样可以说在情理之中。而 20 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带,无疑是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主战场。
不过,今年冲高之作 S09 能够在 20 万元以上的市场,究竟能够取得一份怎样的销量表现,将决定其能否突破所谓的品牌上限。
而万众期待的理想,3 月理想共交付新车 36,674 辆。
最近,有爆料称,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全年销量目标直指 70 万辆,但值得注意的是 i8 与 i6 两款纯电 SUV 仅占 5 万辆。换言之,超 60 万辆的 KPI,都需要 L 系列的几款增程 SUV 来背。
对于这样的决定,一方面能够感受到理想对于高端纯电板块的冷静与理性;另一方面,也替增程板块的几位选手狠狠捏一把汗,毕竟从 L6 到 L9 都正遭遇着整个行业一波又一波的围攻。
不吹不黑,人人都想把赚得盆满钵满的它们拉下神坛。
相比之下,一直主攻纯电的极氪,3 月共交付新车 15,422 辆。
乍一看,表现并不算差,正在持续回暖之中。不过,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痛点,在 7X 迅速熱賣与上量后,001、007 受到的影响,明晃晃摆在那里。而 X、009 包括 MIX,碍于所处小众市场,贡献终究有限。
眼下的这家新势力造车,好似就是无法突破那道隐形的销量瓶颈。即将入场的 007GT,大概率杀入的又是 20 万元 -30 万元的价格区间。
极氪,必须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化解产品线拥挤且扎堆的问题了。
与极氪有些同病相怜的蔚来,3 月共交付新车 15,039 辆。其中,包含乐道的 4,820 辆。
在针对全系车型推出五年免息政策之后,终端表现有所好转。但距离曾经的预期,无疑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被冠以 "Model Y 杀手 " 的 L60。
碍于种种原因,如今的蔚来正经历又一场极限压力测试。
不久前的 2024 年财报电话会上,李斌则重申了今年销量翻倍、Q4 实现单季度盈利的 " 军令状 "。
产品推新方面,萤火虫将于本月正式上市,2025 款 ET5、ET5T、ES6、EC6 同样会在二季度陆续入场,乐道方面 Q3、Q4 则分别会有 L90 与另一款大五座纯电 SUV,加之 3 月末已经开始交付的 ET9,以及 NT3 平台的 ES7,2025 绝对算得上蔚来的产品大年。
奈何,能否更好的体现在销量端,还需等待时间的反馈。
而 3 月的吉利银河,共售出 90,032 辆。
必须承认的是,在接连拿出 E5、星愿、星舰 7 三款熱賣车型之后,这位后起之秀终于有了与类似比亚迪般的 " 新能源大魔王 " 掰掰手腕的资本。
开年以来一直延续的强势表现,更像是一针 " 强心剂 ",预示着其将会迎来愈发绚烂的绽放。2025,整个吉利银河朝着年销 100 万辆去了。
而截至发稿,鸿蒙智行并未发布 3 月成绩单。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问界的下滑是拥有华为背书的它,最棘手的挑战。但相信随着全界 M9 的交付即上量,以及 M8 大杀四方的入场,回暖只是时间问题。
相比之下,智界 R7 的稳定输出,俨然令整个鸿蒙智行获得了一丝欣慰。而如何卖好类似智界 S7、享界 S9 般的新能源轿车,则是抛给余承东的一场关键大考,也决定了这家新势力造车能否完场既定的销量目标。
依靠 " 油箱 " 拥抱增程,或许是近在眼前的最优解。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最后再放出一张 Q1 各家新势力造车的阶段性成绩单。试问,看过后,你又作何感想?
就我个人而言,"2025,肯定是新能源车继续爆发的一年,会对传统燃油车进一步形成碾压之势。因此,摆在所有新势力造车面前的利好,肯定是终端需求的迅速激增。但转换视角,电动化浪潮的愈演愈烈,行业资源朝着头部梯队成员不断集中,也意味着该群体的分化甚至淘汰仍会加剧,留给弱势者的机会与視窗所剩无几。"
过去 90 多天,谁在大踏步的狂奔,谁又在陷入挣扎,其实一目了然。
作为亲历者,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长久以来炮火最为夸张的 " 开年大战 "。所有参与其中的主机厂,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能够留在牌桌上。由此能够遇见的事,正在进行中的 Q2,以及下半年的 Q3、Q4,厮杀的强度注定会上升到近乎变态的程度。
借用比亚迪掌舵者王传福早在 2023 年便抛出的一段忠告:" 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一家车企在未来 3-5 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
属于新势力造车的 " 大决战 ",已然徐徐拉开了帷幕。销量周榜是没了,但按时发布的月榜还会撕下所谓的 " 遮羞布 " ……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