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今天就拆了王宝强陈思诚这对邪门cp,欢迎阅读。
谁能想到,这个暑期档刚开始,就被陈思诚和王宝强这对邪门 CP 包圆了。
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已经 32 亿了,王宝强导演的《八角笼中》,也卖了 12 亿,拳打漫威脚踹 DC,阿汤哥风驰电掣而来,但拼了老命也望尘莫及。
关键是这场票房大战没有硝烟,只有感人肺腑的兄弟情,他们在微博互通情书、线下为彼此站台打 call ▼▼▼
王宝强的电影宣发一直联动陈思诚,陈思诚也因为王宝强挽回了很多路人缘,毕竟渣男如他,唯独对王宝强付出真心。
观众嗑生嗑死 # 吃点好的吧 #,他们美美收割票房▼▼▼
要我说,最牛的还是《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
据说当年陈思诚想演许三多,康洪雷觉得他更适合成才这个世故圆滑的角色,而让王宝强演了耿直顽强的许三多▼▼▼
十七年后,这两个人拍出来的电影,就跟角色的个性一样。
陈思诚还是那么 " 精明 ",伪装成女性主义者拍了一个 girls help girls 的电影,还集齐悬疑、猎奇、真实事件改编,谁看了不得说一句 " 专治恋爱腦 ",不看就是 " 会被男人骗 "。
王宝强还是那么 " 憨厚 ",拍也拍的纯粹,他饰演的向腾辉就像是 " 中年许三多 ",在电影里带领大凉山的留守儿童走出大山,用格斗改变命运。
陈思成说自己追求的是极致感,而王宝强主打一个真实。
两人走的是两个极端,明显王宝强的真诚更得人心。
但我没想到,王宝强连审美都全方位吊打陈思诚啊▼▼▼
先看剧本。
不同于做《唐探》《误杀》系列,陈思诚拍《消失的她》的初衷就是做一个 " 极致的、单一类型的电影 ",不过依旧是他自恋、浮夸、做作的风格。# 毛尖骂得字字珠玑 #
有原型 " 孕妇泰国坠崖案 ",还买了前苏联电影的版权,但《消失的她》跟他们都没什么关系,是一部结合各路爽点的融梗大全。
赌棍何非做局杀了自己的白富美老婆李木子,假装她失踪报警,又反过来被老婆的闺蜜陈麦演了一大出戏逼问出真相。
陈思诚只是套了女性主义的外壳,实际上里面几乎没有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过 # 阶层倒是明显得很 #。
我们不知道李木子为什么就这么爱何非?
也不知道演假妻子的文咏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帮助陈麦,甚至自愿被烫了一个跟李木子一样的伤疤,唯一的理由只有她最后那句轻飘飘的 " 对不起,我最讨厌的就是渣男。"
而这烟头烫疤还是当年陈思诚引以为豪的真实经历▼▼▼
其实陈思诚早就说了,电影里最复杂的是渣男何非的角色,温柔的、潦倒的、焦虑的、癫狂的 ......" 演员能碰到这个角色非常幸福,要不是我年龄大了,这么好的角色我自己都想本色出演。" ▼▼▼
反观王宝强呢,拍过低俗尴尬的《大闹天竺》,但是口碑坍塌,人虚心接受,尊重电影,还亲自去领了个金扫帚奖的 " 最令人失望导演 ",他立誓要拍一部好电影▼▼▼
最后花了很长时间选了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因为也跟他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最能有个人表达。
2017 年的王宝强,刚经历过婚姻的痛苦,还没走出阴影。他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电影里:" 我要拍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带领一帮没人管的野孩子,打出一片天,还活出个人样。"
光剧本就创作了 3 年,换了很多编剧,调整了很多方向,最终定下了现实主义的基调。
期间他拒了很多工作,唯一一个动心的项目是《隐入尘烟》,可惜需要进组拍摄三次并跨度最少三个季节,已经在深度打磨《八角笼中》故事的王宝强,拒绝了邀请。
没赚到钱,他还得借钱,贷款都放了进来。
一个投机取巧,一个孤注一掷,也难怪大众更心疼宝宝了▼▼▼
再看表演。
为了更极致,陈思诚继续把自己浮夸油腻的风格带给了给每一个演员," 我一直在让他们更‘过’一点 "。
很多人说文咏珊演得好,其实她的港普 + 做作的表演最让人出戏,真的很浮夸。
还记得她和倪妮第一次见面的那场戏吗,文咏珊伸出手要握不握的样子,假装擦掌而过摸了下头发▼▼▼
这动作就是陈思诚亲自上阵指导的!真不愧是干皮亲妈!▼▼▼
当时文咏珊就没脸看了," 这样会不会太作 ",陈思成说 " 就是要这个作的劲儿 " ▼▼▼
还有在 沙滩餐厅那场戏,朱一龙被文咏珊逼疯了,两人还要做作地来一番试探彼此的舞台剧式表演,文咏珊旋转着坐到朱一龙腿上,都是陈思诚指导的▼▼▼
朱一龙癫狂极致的状态也是陈思诚要求的。
本来朱一龙还担心,复杂的角色 + 强戏剧化,会变得很抓马。
但是陈思诚告诉他,不用在意演 " 过 " 了。
" 你每天都会看到一些极端的社会性事件,生活永远比戏剧更过头更荒谬。重要的是,你怎么用表演来控制失控。"# 感觉这会成为演员回应表演浮夸的公式 #
陈思诚连群演都不放过▼▼▼
但显然,陈思诚的指导,都停留在最表面的表情和动作上,而不是去引导演员产生自然反应,于是全片都是又油又作的 MV 式表演。
王宝强这边呢,从选角开始就追求朴实和原生态,那些孩子们花了他很长时间,从东一个山旮旯西一个山头找来的▼▼▼
他要的就是真实,看不出孩子们的表演是表演。
原生态孩子们的纯真眼神在大银幕上确实很有冲击力▼▼▼
王宝强对小朋友是鼓励式教育▼▼▼
对大一点的孩子,要求的也是一个真情实感。
拍第一场戏时,史彭元紧张到腿抖,王宝强让他放下包袱,不需要很会演的眼神,把自己变成苏木就好▼▼▼
几年前,王宝强开玩笑说过,在片场的时候,最怕陈思诚教他演戏:我跟他说 " 千万别教我演戏 ",因为我知道我比他演得好。
港真,《八角笼中》的王宝强比《唐探》里陈思诚要求的挤眉弄眼、咋咋呼呼的模样舒服多了。
向腾辉的脸上沉淀了故事▼▼▼
比完了剧本和演技,可以说陈思诚在形式感上做足了功夫,当然在服化道、美术、摄影等方方面面都是这样。
电影的整体氛围走向和美学风格是陈思诚定的,现场的美术和光比,是陈思诚调整的,两个导演就是工具人吧▼▼▼
他的形式要极致到什么程度,比如花絮里对着道具组发怒,要求血不能从文咏珊的额头旁边留下来,一定要是正中间▼▼▼
明明第一次更自然啊第二次的血浓得跟勾了芡一样▼▼▼
但陈思诚把他在形式上下的功夫,视为创作者的态度," 每一个取景、每一个光源、每一个色彩的运用都是有态度的,这才叫电影,要带着思考在美学的统一上推动故事,而不是上来就怼着拍。"
于是我们看到了过满的视听语言,靠浮夸的音效、滥用的 BGM、炫技的镜头来拉动情绪。
王宝强就这点好,不像陈思成独断专行地指挥各大工种,可能他知道自己算 " 外行 ",没那么懂,找了靠谱的制作班底,会尊重大家的意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把控。
摄影就找了执镜《我不是潘金莲》《老炮儿》的罗攀。
这片子里,摄影起了很大的作用,恰到好处的光影和色调运用,大大提高了质感,人与人之间蕴含的情感都埋在镜头里了▼▼▼
很多画面都很美,不需要台词,你就懂▼▼▼
中间还有一段蒙太奇镜头,王宝强坐在车上,路上涌来一群唱戏的不停变脸,那光影打在王宝强的脸上,也暗示他即将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八角笼中》比《消失的她》,审美高级了不止一个段位。
尤其是结尾。
陈思诚加了个夫妻牵手漫步海滩的恩爱彩蛋,不遗余力地暴露着自己的庸俗。
而《八角笼中》最后一场格斗比赛变成了黑白画面,苏木赢了之后才成了彩色。
王宝强说代表格斗是他们的出路,照亮了他们▼▼▼
但我想,可能那个在笼中比赛的他,只是背负着生存的压力和家人的希望,所以才是黑白的。
前面王宝强做了很多反励志的处理,到最后赢了也不会觉得燃,只有残酷。
" 你打过水漂吗?手里握着那块石头,不管你怎么用力甩它,石头最后都是要沉下去,这个就是我的命。"
王宝强早已不是陈思诚口中那个认不全 26 个字母的憨憨了,不仅审美远超,还找到了更高级的表达▼▼▼
王宝强就像电影里台词说的 " 生如野草,不屈不挠 "。
其实他早早就有想拍电影的执念,有颗想搞点文艺的心。
" 当导演远没有做演员赚钱。我放掉那些赚钱的机会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的意义不一样,是一件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事。"
拍《大闹天竺》之前,他就有心偷师——从陈凯歌那儿学会了走心的人物设计,从徐峥那儿知道了在国外拍片如何解决麻烦,而在陈思诚那儿,学会了如何讲一个有反转的故事。
失败可能是因为第一次,他想塞的东西太多了。
但他不放弃,继续学习。
2018 年上节目还在看导演相关书籍,说自己有很多东西都听不懂,就长时间浸泡在里面去了解▼▼▼
现在,他终于把自己这些年对电影的进一步认知放进来了,充满了许三多式的执拗▼▼▼
王宝强说,什么样的人就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所以,怎么看,你和陈思诚都不是一条道的人。
做做朋友算了,事业上,真心劝你们在线 BE 吧▼▼▼
准备看碟中谍的撰写|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