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宝宝多大能吃大人饭?调味料怎么加?可以照抄的答案来了,欢迎阅读。
给宝宝做辅食的辛酸,经历过的妈妈都懂。绞尽腦汁研究食谱,每天单独开小灶,吭哧吭哧做辅食,结果娃却只吃一两口,浪费不说,让人又丧气又心累。
更无奈的是,娃对专门做的辅食没兴趣,却老盯着大人的饭,跃跃欲试。
图片来源:GIPHY
宝宝到底多大才能跟大人合餐?合餐后的「大人饭」,调味料怎么加?怎么做省事又营养?今天邀请营养师跟大家详细讲讲。
1 岁后出现这 5 个信号
就能让娃尝试「大人饭」了
宝宝在 1 岁左右,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和大人基本接近,理论上具备了吃大人饭的能力。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宝宝 1 岁后,可以逐步「尝试」并「过渡」到家庭饮食。
但「尝试」意味着吃大人饭的时间点不能一刀切,要结合自家娃的具体情况来执行,「过渡」意味着不能忽视辅食和大人饭的区别,应使两者逐步接近,直到娃 2 岁时几乎适应成人的多样化膳食。
当宝宝 1 岁后出现以下信号时,「吃大人饭」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宝宝可以吃大人饭的 5 个信号
1. 可以轻松快速地吃完自己的辅食
2. 可以咀嚼一定硬度和大小的食物,比如馒头块、水果块、蔬菜条 / 块、较软的小肉块 / 肉丝等
3. 能很好地消化辅食,比如大便里没有太多食物残渣,没有因吃辅食而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状况
4. 对「大人饭」展现极高的热情,表现得很馋
5. 对自己的辅食表现出不满,不喜欢吃或吃完不满足
这些信号不必一一满足,如果宝宝 1 岁后,已经出现了好几个上面所说的信号,家长们就可以开始让宝宝尝试「大人饭」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什么样的大人饭适合娃吃?
这 3 点最关键,尤其调味品
宝宝从辅食过渡到「大人饭」,要逐步适应「大人饭」的性状、口味和食物多样化,循序渐进很关键,尤其要注意这三点。
食物的软烂程度,要符合宝宝的咀嚼能力需求
「大人饭」跟辅食相比,通常食物体积更大,加工得更粗糙。对于只有几颗牙的 1 岁小宝宝来说,咀嚼起来有一定难度。
年 龄 | 食物 性状 | 大米 | 面条 | 牛肉 | 菠菜 | 南瓜 |
1 岁 | 稍大的块状食物 |
大多数 1 岁宝宝可以接受的食物颗粒大小,图片来源:丁香妈妈
在宝宝刚尝试大人饭的时候,需要家长先把「大人饭」加工成宝宝能适应的软烂程度,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尝试更大颗粒、更硬的食物,以便让宝宝两岁的时候,能适应跟大人基本一致的食物。
第一次给宝宝尝试更大颗粒的食物时,建议家长在旁细心观察,看孩子咀嚼吞咽时,是否有恶心干呕、用舌头往外顶、嚼很久无法下咽的情况,如果有,可以下次将食物加工的更小一些、更软一点。
食材搭配合理,要符合孩子的营养需求
和大人相比,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缺乏的敏感程度比大人更高,更需要全面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对高营养素密度食物的需求更高,比如奶类和肉、蛋、鱼、禽类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酯类、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更高,一方面能保证摄入更全面的营养素;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建立孩子胃肠道的耐受度,降低食物过敏风险,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我们把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每日各类食物推荐摄入量,做成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
食物 | 1~2 岁 | 2~3 岁 | 4~5 岁 |
奶类 | 400~600 mL | 350~500 mL | 350~500 mL |
鸡蛋 | 0.5~1 个 | 1~2 个 | 1~2 个 |
蔬菜 | 50~150 g | 100~200 g | 150~300 g |
水果 | 50~150 g | 100~200 g | 150~250 g |
畜禽肉鱼 | 50~75 g | 50~75 g | 50~75 g |
谷类 | 50~100 g | 75~125 g | 100~150 g |
大豆 适当加工 | —— | 5~15 g | 15~20 g |
薯类 | —— | 适量 | 适量 |
坚果 适当加工 | —— | —— | 适量 |
烹饪油 | 5~15 g | 10~20 g | 20~25 g |
简化为 6 个易实操的原则,照着做就能保证孩子吃得营养又健康:
1. 每天让孩子喝够奶、吃 1 个鸡蛋
2. 每天吃 3~5 种新鲜蔬菜(最好一半以上为绿叶菜)、2~3 种水果;最好每天能吃到豆腐、豆皮等豆类,以及菌菇类
3. 每天最好能吃到 3 种及以上的主食,比如搭配吃大米、小米、黑米、糙米、燕麦等
4. 每天能吃到肉,最好牛羊猪肉、鸡鸭肉换着花样吃
5. 每周至少吃 2 次鱼虾水产
6. 2 岁后每天适当增加薯类、坚果,注意把坚果加工细碎,避免呛咳
少加调味品,口味清淡,要符合孩子的口味发展需求
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 1 岁前不建议加盐。除了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直在强调:
1 岁前的婴幼儿辅食要保持食物原味,不添加任何调味品;
鼓励 1 岁后的孩子尝试家庭食物,适合 1~2 岁娃的家庭食物应该是少盐、少糖、少刺激的淡口味食物,最好是家庭自制的食物。
「大人饭」往往会用很多调味品,不仅钠含量高,口味重,而且有辣、香料等刺激性味道,不适合宝宝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们把不同调味品 / 调味料适合宝宝添加的年龄和用量,做成了一张图,供大家参考。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丁香妈妈
需要提醒的是,给宝宝吃「大人饭」时,需要保持「低盐少钠」原则,避免含钠调味料的重复添加,比如酱油、味精等。
除三餐外,也尽量不要给孩子吃火腿腌肉等预制食品,以及含钠量高的零食。
3 个做饭小窍门
让全家人的饭,省事又营养
讲到这里,很多妈妈要问了:怎么做饭,才能省事又营养,既满足宝宝的健康需求,又满足大人的口味需求呢?
今天分享 3 个小窍门,不用开小灶,一次做出全家人的饭。
做饭时,先盛出宝宝饭,再加调味品
宝宝吃的饭和家人吃的饭,一起做的时候,先按照宝宝饭的口味,做得清淡一些,做好盛出一部分给宝宝吃。剩下的再按照家里人的口味,额外增加调味品即可。
如果害怕孩子咬不动,也可以盛出宝宝饭后,再用专用辅食剪处理成宝宝适合的大小。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多采用蒸、煮、凉拌、清炒,不用煎、油炸、熏烤等冒油烟的烹饪方法
采用蒸、煮、凉拌、清炒等方式时,可以把宝宝和家人吃的饭,一起做出来。
煎、炸、熏烤等冒油烟的烹饪方法,容易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比如苯并芘、杂环胺类致癌物。而宝宝的肝脏,远没有成年人的解毒能力,不适合食用。
炒菜油、凉拌油区分开
宝宝饭不用追求少油、无油,也没必要单独使用辅食油,注意把炒菜油和凉拌油区分开,尽量几种油换着吃,就能把全家人的饭一起做,又营养又健康。
炒菜的时候,注意使用烟点高的油,比如非初榨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
做凉拌菜或水油焖菜的时候,可以用烟点低的油,比如核桃油、紫苏油、亚麻籽油、芝麻油。
烹饪油最好买最小瓶,保证新鲜,用完随时更换即可。
参考文献
[ 1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
[ 2 ] https://www.fda.gov/food/nutrition-education-resources-materials/sodium-your-diet
[ 3 ] 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 2015 )
本文专家
王璐
合作专家
中国注册营养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
刘遂谦
审核专家
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认证
临床执业营养师
策划制作
监制:大力
排版:美丽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