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干不过中国车厂?特斯拉还有没有希望,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财华社
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TSLA.US)公布了一份低于预期的季度及 2023 年业绩,更糟糕的是,管理层还预期 2024 年的销售增幅将显著低于 2023 年。
受此消息拖累,特斯拉在盘后交易时段股价大跌 5.93%。若按当前的股价 207.83 美元计(不考虑盘后交易时段下跌 5.93% 的影响),特斯拉当前市值 6,606.75 亿美元,仅相当于 2020 年高位 2.2 万亿美元不到 30%。
在业绩发布会上,马斯克盛赞中国的汽车生产商,指它们是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汽车企业:" 我认为,如果没有关税或贸易壁垒,它们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也可取得非凡的成功。事实上,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将可非常漂亮地干掉世界上大部分公司。"
2023 年第 4 季,比亚迪(002594.SZ)的纯电动汽车产量和销量已超越特斯拉的产量和交付量,也被各大境内外媒体誉为 " 新王者 "。在这个节骨眼,马斯克却淡定回应:特斯拉不是汽车公司,而是一家 AI 和机器人公司,却被讽销量干不过就转行。那么,特斯拉到底还有没有希望?
特斯拉最新业绩
2023 年 12 月,特斯拉在北美少量交付期待已久的电动卡车 Cybertruck。包括 Cybertruck、Model S/X 在内的其他车型,2023 年第 4 季特斯拉的产量按年增长 12.57%,至 49.499 万辆;交付量则按年增长 19.55%,至 48.45 万辆。
尽管交付量有双位数增长,收入增幅却不是太理想。
第 4 季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收入仅按年增长 1.92%,至 206.3 亿美元,反映部門售价有所下降,财华社据此估算,其部門售价或按年下降 14.74%,至 4.26 万美元。
财华社从特斯拉销售了解到,特斯拉内部严格控制部門毛利率,因此其提价和降价都是根据相应的部門生产成本来确定。
财华社亦发现,在售价下降的同时,特斯拉的汽车部門成本也有所下降,第 4 季的部門成本按年下降 6.76%,至 3.55 万美元。
见下图,最近几个季度,特斯拉的单车收入与成本的距离(反映毛利)大致维持稳定。
2023 年第 4 季,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毛利率按年下降 7.14 个百分点,但按季提高 0.87 个百分点,至 16.62%。
汽车销售收入增长放缓,但是其他业务表现却十分出色。
具体而言,动力和储能分部的第 4 季收入按年增长 9.77%,至 14.38 亿美元,而服务及其他业务分部的季度收入则按年增长 27.34%,至 21.66 亿美元。
受这两大业务带动,特斯拉的整体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3.49%,至 251.67 亿美元;毛利率按年下降 6.12 个百分点,至 17.63%。
但是,研发开支以及销售和行政开支仍继续加码,第 4 季这两项经营性支出分别按年上升 35.06% 和 24.03%,因此扣除非持续性款项后的季度非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利润按年下滑 39.48%,至 24.85 亿美元。
从全年业绩来看,特斯拉的 2023 年总收入按年增长 18.80%,至 967.73 亿美元;非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利润为 108.82 亿美元,同比下降 22.91%。
不过,更令市场失望的是,管理层业绩指引让华尔街感到失望,这或许也是盘后股价大跌的原因之一。会上,管理层强调,2024 年的汽车产量增幅将显著低于 2023 年。
特斯拉解释说,因其专注于德州超级工厂推出的新一代汽车。不过储能业务的使用量和收入增速应会跑赢汽车业务。
特斯拉的希望在哪里?
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特别强调,目前聚焦的是推动 Cybertruck 产量的爬升、优化现有车型的部門成本、推动 4680 电池产量的增长。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处于两大增长波浪之间,正聚焦于让其下一个增长浪潮——来自新一代汽车、储能、完全自动驾驶和其他项目:第一个开始于 Model 3/Y 平台的全球扩张,而下一个将由新一代汽车平台的全球扩张发起。
在业绩发布会上,马斯克多次提到 S 型曲线,"S 型曲线 " 是指每一项技术就像一条独立的 "S 型曲线 ",一种技术在早期需要艰难地推动,进入成长期后呈指数型增长,进入成熟期,就到达了曲线的顶端,增长明显放缓。
马斯克提到,很难预测制造业的 S 曲线,开始的时候很慢,然后呈指数增长,但预测 S 曲线的中间部分十分困难。
如果按照他的逻辑,显然 Model 3/Y 产量爬升的探索属于早期,量产后的成功是成长期,而到现在 Model 3/Y 已累积了足够大的基数,也就进入成熟期,可以预见增长会放缓。
当前特斯拉或处于这个难以预测的阶段,在 3/Y 取得了成功之后,特斯拉需要下一个爆款来延续增长—— Cybertruck 以及新车型,例如一直在说的经济型车型,可能是下一个爆款。
马斯克提到,Model 3 的产量爬升经历了三年的煎熬:" 坦白说,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几年。那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精神上的伤疤,很多人也一样。" 到 Model Y 时—— Model 3 的变种,则变得更简单了,通过改进,例如大幅改进上海和柏林工厂 Model Y 的生产线,取得了成功。
Cybertruck 要实现大批量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生产工序比 Model 3 要复杂得多,因此要实现大批量、程式化的生产,可能要比 Model 3 的艰难更煎熬。
马斯克强调,Cybertruck 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受限,而是生产受限。
在 Cybertruck 推出之后,新订单源源不断,预订转化率非常喜人。如果趋势持续,特斯拉将可在 2024 年将生产的 Cybertruck 全部卖光。
马斯克认为在北美可以交付 25 万辆 Cybertruck。特斯拉将全力备战,专注于 Cybertruck 的产量爬升,以满足需求和缩短客户的轮候时间。
电池方面,管理层提到,4680 电池的供应并没有限制 Cybertruck 的产量攀升,到目前为止,4680 的产量都超越预期,足以应付数周的库存,其目标是继续保持这个生产势头,不仅仅是向 Cyber 供应,还为其未来的车型提供电池。
2024 年将是 4680 产量爬升的大年。此外,马斯克强调,预计会向供应商增加订单。也就是说,4680 并不是要取代供应商,而是要补充供应。
他还提到,目前松下是其时间最长的供应商,此外还有宁德时代(300750.SZ)、LG 和比亚迪(01211.HK)。
不过更受瞩目的是特斯拉提到的新一代平台。
管理层提到,特斯拉目前正专注于尽快将下一代平台推向市场,并计划在德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开始生产。这个平台将彻底改变汽车的生产方式,并用于生产紧凑型新车型。
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其新一代低成本汽车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会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关于新产品的信息,而是会在产品发布时披露细节;并强调这个平台不仅仅是在车辆本身的设计上,而且在制造系统的设计上,都将是革命性的制造系统,意义重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汽车制造系统都要先进得多。
马斯克说:" 在几年前,我曾经说过,特斯拉未来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将会是制造技术,你将从我们下一代汽车上看得到。第一个生产地点将在位于德州奥斯汀的超级工厂和总部。然后我们会跟进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点,墨西哥可能是第二个生产这款车型的工厂,然后我们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确定第三个地点,将设在北美以外。"
德州工厂正在生产 Cybertruck,加上德州工厂是特斯拉最先进技术的孵化中心,马斯克表示将与工程师一起住在工厂里,以加快新平台的推进。
马斯克表示:"按照时间表,下一代紧凑型车型将从 2025 年下半年投产,这一紧凑型车型将采用许多新技术,例如革命性的制造技术,这也是我们将其放在德州超级工厂的原因。"
在产能方面,在 2023 年第 3 季对全球工厂进行了更新后,特斯拉第 4 季全球工厂年产能如下。
AI 和机器人发展方面,马斯克提到特斯拉的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是一款创新产品,潜力远远超过特斯拉所有其他东西价值的综合,为汽车开发的 AI 技术可以很好地转化为人形机器人——因为汽车就是拥有四个轮子的机器人,并表示明年很有可能交付部分擎天柱,但仍无法确切地预测,会在有进展时披露。
对于马斯克最近要求 25% 投票权才扩大 AI 和机器人业务的言论,本人解释:" 我看到了一条通往创造一个真正具有巨大力量的 AI 和机器人巨人之路。我不想控制它,但如果我在那个阶段对公司的影响力太小,可能会被某个随机的股东代理权顾问公司投票否决。"
他还直言 " 我并非要寻求额外的经济收益,而只想成为强大技术的有效管理者。只选择 25% 股份的原因是,即使我发疯了,也无法控制公司,他们可以把我赶出去,但只要我有强大的影响力(做决策)就足够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影响力而不是控制。"
结论
可以预见得到,领先同行近十年,在数年强劲增长后,特斯拉肯定也要经历一段平淡的沉淀。
在这段期间,特斯拉并没有闲下来,正在推进新一代制造平台的开发、AI 和机器人的研发、Cybertruck 的产量爬升、经济型新车的探索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2014 年至 2023 年共十年,仅仅四款车型就为特斯拉带来 2,856.05 亿美元的收入(汽车销售收入),可以预见,新车型量产后所带来的收益有望更大。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或许是纯电动汽车的需求问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将影响到汽车销售表现,正如特斯拉管理层提到的,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单价比日系汽车高得多,美联储维持利率在高位水平,将影响潜在买家的消费力,从而改变他们的决策。
尽管销售收入下降,特斯拉仍继续加码研发,2023 年研发开支同比增长 29.07%,至 39.69 亿美元,占了总收入的 4.10%。只要研发能力仍在,创新仍在,特斯拉的希望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