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你的职场命运齿轮,是怎么转动的?,欢迎阅读。
文丨 Sean Ye 图丨源自网络
全文 38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10 分
✎ 写在前面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命运的齿轮。
在楼下捡到了一只猫,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99 年买了盘磁带,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其实职场上,也是有命运齿轮的。
举个例子,之前淘宝天猫总裁蒋凡,2010 年,受李开复邀请,蒋凡加入创新工场担任友盟负责人。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咔咔转动」。
某种意义上说,齿轮一齿卡着一齿,这种转动往往意味着人生在走上坡路。齿轮持续工作,我们持续前进。
一般不会有人说,2018 年,ofo 戴威拒绝了滴滴的收购提案,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按照 ofo 这自由落体的趋势,大概可能被称为命运的滑轮。
成功的齿轮都是相似的,失败的滑轮各有各的滑法,无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把握好每一个关键齿轮。
今天在星巴克约谈了一位小伙伴,因为家庭原因,有了比较长的空窗期。导致毕业 4 年多,她实际的工作经验不到一年。
命运的滑轮掌控了她三年多。
现在她希望做出改变,而作为前辈,我能做的是为她找寻未来的可以用得上的齿轮。
在我看来,职场的关键齿轮,大概有这几个节点:
0-3 年:第一份工作;
3-10 年:第一次扛事;
10 年以上:成为带有个人品牌的专家
1
命运的第一齿轮:
第一份工作
齿轮动力:学校背书、学历背书、实习背书。
視窗期:3 年
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关键齿轮。
选择一个城市、合适行业,合适的公司、合适的岗位,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这种说法毫不为过。
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选错了,就要付出代价。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我 05 年毕业, 第一份工作没有找对,放弃了大公司选择了小公司,导致我在找第二份工作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度 3 个月没有工作。
最终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靠着爆表的运气过关,拿到财富 500 强外企的 offer。
当天我面试正好赶上了汶川地震,本来状态不佳的我和面试官一起走到室外,两人在公园里边逛边聊。
本来应该 30 分钟的面试,却给我们足足聊了 1 个多小时,神奇打败了名企背景的竞争者拿到了 offer。
来到外企的我,幸运摆脱了自由落地的滑轮,而重新卡上了进阶的命运齿轮。
企业往往会把 0-3 年的职场新人纳入在同一个级别的评估层面上。
首先,这个年龄的职场人,要么没有工作经验,要么工作经验比较少,还属于新人状态。
所以,企业招 0-3 年工作年限的年轻人时,往往不但看工作经验,也会看学历学校,甚至考证个人经历等。
其次,职场新人进入公司之后,正规企业都会有一个预期,我需要给新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能指望他上岗就能有产出。
所以,往往企业优先评估的不是你在哪家公司做了半年,而是希望了解你的学习能力如何。
而学历和学校背景,恰恰是展现我们年轻人学习能力的重要证据。
相对应的,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在写简历的时候,往往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学校学历背景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有人会抬杠,如果学历学校那么重要,命运的齿轮,不得往前推到高考?
未必,有些人高考成功,所以一帆风顺,有些人高考失败,但考研逆袭,也有一番成就。
每个人的齿轮是不同的。
奶茶妹妹,第一个齿轮卡在了中学时期,同学给她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了网上。
她的第二个齿轮,都不是保送清华,而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巧遇未来老公。这俩齿轮卡上,命运就开始疯狂转动了……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咱卡不上这种神奇的齿轮,咱还是按照常规齿轮去卡。
这个齿轮的視窗期大约是 3 年。
你足够细心的话,往往会发现:如今很多企业的校招卡的是毕业 3 年内。
很多企业在做社招时,岗位 JD 上会写明「3 年工作经验以上」。这就是为了把职场新人剔除出招聘范围。
所以,一旦职场前三年我们荒废了,想要再下一个齿轮逆转,就很难。
2
命运的第二齿轮
第一次扛事
齿轮动力:公司背书、岗位背书、项目背书。
視窗期:5-8 年
职场人第二个齿轮是,扛事。
在职业生涯早期,我们是做事(What 层面):
做个 PPT;
把数据处理一下;
给老板定一个酒店;
把产品原型图画出来
……
这些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事情,等到你有些经验的时候,领导还会听你的建议,怎么做(How):
如何设计一场市场活动;
怎么 BD 一个关键客户;
怎么设计一个新的商业产品
……
如果你在一个互联网公司有着几年的运营经验,你可能可以组织一场非常精彩的线上论坛,拉动几百万的 DAU,甚至圈来几百万的客户收入。
这些是极好的成就,然而在你欢喜之余,思考一下,你所有的举动是管理层给的指令吗?还是基于你对这件事价值的判断?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知道吗?
很遗憾,在 Why 的层面上,绝大部分公司是 C level 的高管在做决策。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有 Why 的思考。
所以在职场的第二个阶段,我们要争取做的是从外圈的 What 和 How,努力往内圈的 Why 进发。
这件事的視窗期大约是 5-8 年。
还是以蒋凡为例,从 2013 年友盟被阿里收购,他一个外人进入阿里,到 2019 年他接班张勇成为淘宝和天猫的法定代表人,他用了 6 年时间。
咱一码归一码,管不住下半身是有问题的,但工作能力,吊打咱普通人的。
他是内部晋升。
在《》里,我写过的互联网大牛,张川川哥。他是通过跳槽实现的。
他 2006 年进入百度,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红利,2011 年跳槽 58 同城成为了副总裁。他用了 5 年时间。
当然,普通人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加上这两位都赶上了互联网的红利,未来十年,5-8 年未必够。
此外,未来可能还有一个趋势变化,专员 - 经理 - 总监的晋升金字塔,未必是最合适的路径。
作为一个项目的 Leader,作为一个专精业务的专家,我们同样有机会搞懂 Why,负责 Why,推动其他同事去实现 Why。
如果过了視窗期,我们做的还是基础的 What 和 How,大概率就会遇到困难。
这也是很多人遇到 35 岁危机的原因——明明积累了 10 年年资,但却不等于 10 年工作经验。
很多人看似有 10 年经验,其实后面几年只是重复前两年的工作。
所谓十年经验,只是拿出来吹嘘的「虚荣型数据」。
这十年里,没有一个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项目作为支撑,我们是很难说我们在持续成长的。
让很多人焦虑的 35 岁危机,部分原因就是在这段 5-10 年的经历里,做了错误的选择,或者留在了舒适区。
导致 35 岁时,突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尽管我们对于薪资的预期在不断提升,但是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却没有对应上涨。
突然之间,我们发现我们可被取代了……
3
10 年 +:个人品牌
齿轮动力:能力背书、人脉背书、影响力背书。
視窗期:理论上没有視窗期
10 年的职场人,简历本身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简历就像是一份我们个人的宣传手册,而 10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给别人递宣传册,而是让别人主动来找我们。
当公司决定招聘一位资深专家或者管理者时,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履历,不仅仅是出色的谈吐和工作能力,而是信任。
Jeff Weiner 是 LinkedIn 第一位对外招聘来的 CEO。我参加过一次他的分享,他提到当时 LinkedIn 的几个创始人并没有通过官方面试去接触他,而是找了一个机会,把他带进了创始人圈子,花了几天时间,大家一起共同生活、沟通、了解对方。
然后有一天,LinkedIn 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告诉 Jeff:我们希望招你来做 CEO。
在中国职场,我们的玩法不太一样,我们不信任弱关系人脉,不会因为你我都是马云的朋友,我就愿意信任你,毕竟气功大师王林也曾是马云的朋友。
我们更信任强关系人脉,如果我的朋友大力推荐某一位他的朋友,甚至组局帮我们介绍,那么我们是更具有信任感的。
所以再给个小 tips,你如果想要介绍两位朋友认识,不要把其中一位的微信名片推给另一位了事,而要隆重拉个群,介绍他们俩认识,提升他们的信任感。
所以,企业在找 10 年 + 关键人才的时候,往往也不会是发招聘启事,而是通过猎头的力量,或者发动创始人身边的人脉。
举个例子,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第一批外招高管,其实是风投给帮忙招来的。
因为有中间人介绍,所以大家知根知底,更容易产生信赖关系。
对我们打工人也需要了解这个玩法,到了 35 岁以上,你心仪的机会,往往有限的,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招聘网站上。
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有两种:
做到极致的消息灵通,当机会来临时,我的人脉能让我最先知道;
个人品牌做到行业内有影响力,当机会出现时,别人首先想到要找我。
我分享过自己 40 岁失业时躲在星巴克的案例《》。
而我之后找到的机会,也都是通过猎头和身边朋友实现的。
✎ 写在最后
不同的人来说,命运的齿轮也不相同。
对于我来说,命运的齿轮可能是 2008 年地震时的面试,可能是 2016 年意外走红的知乎回答,也可能是走上电视节目的那一刻。
有的人齿轮多一点,经历重重磨难,才得成功。比如唐僧,明明是金蝉子转世,但是转到第十世才经历 81 难,才修成正果。
也有人天生幸运,命运齿轮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敲定。
举个例子,已经退休的企业家王石,他一直说自己的第一桶金来自于火车皮倒卖玉米得来的 300 万。
但是在那个投机倒把罪还是真实存在的年代,北方的玉米想要倒卖到南方,没有火车皮是办不到。
而王石父母当时是铁路系统的官员,王石本人也是铁路出身,可以说,在交通运输这一块,王石比谁都熟悉。
所以,也许王石的第一个齿轮,不是他所谓的第一桶金,而是他爸爸参加红军的时候……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第一个齿轮,你爹没有帮你卡上,那么,你还是专心致志找准自己的下一个齿轮,把握好自己的下一个齿轮。
这也是我给那位咨询小伙伴的建议:
别着急惋惜错过的齿轮(她 3 年多的空窗期),而需要把目光锁定在下一个齿轮上,努力找寻自己的机会,也许未来你能给自己的子女卡上一个命运的齿轮。
所以,问题来了,你的下一个命运齿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