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爆火的“AI硅胶娃娃”虚实调查:接入多个大模型,不续费变“哑巴”,最快上半年国内发售,欢迎阅读。
蓝鲸新闻 2 月 21 日讯(记者 汤诗韵)AI 革命已渗透到成人用品领網域,跟硅胶娃娃 " 学外语 " 或许不再是个玩笑。近期,广东中山的一家成人玩偶制造公司金三玩美(WMdoll)因采用开源 AI 模型,引发网络热议。2 月 20 日,A 股人形伴侣机器人赛道多只个股涨停。
市场氛围火热,AI 恋人真的来了吗?就此,蓝鲸记者找到焦点背后的厂商及业内人士,聊了聊 AI 如何改造玩偶、开发成本和这个行业的潜力。
成人玩偶接入多种生成式 AI,前期开发成本 100 万起
AI 浪潮席卷下,硅胶娃娃也开始开口说话。坊间传闻称,新一代硅胶娃娃可以保留长期记忆并给予充分的情绪价值。比如,如果用户这次表现比上次好,娃娃会给出夸赞,反之如表现不佳,娃娃也能提供安慰—— " 没关系,2 分钟也很厉害了 "。
作为全球最大的硅胶娃娃生产商之一,WMDoll 去年 12 月在海外公测了 MetaBox 系列产品。该系列硅胶娃娃产品接入了包括 ChatGPT、Llama 在内的生成式 AI 模型,反应能力和互动性更强。
AI 对硅胶娃娃的改造可以实现到什么地步呢?传统成人玩偶仅限于简单反应,缺乏与人类互动所需的表达能力。但随着生成式 AI 与大模型的突破,这类产品首次具备了理解、分析并回应的能力。
WMDoll 负责人 Max 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娃娃会根据用户说过的、做过的形成一个画像,如果你言语比较粗鲁,AI 就会将你定义为一个不太礼貌的人。那么久而久之,你骂它的时候它也会骂回去。
和 DeepSeek 一样,硅胶娃娃也拥有连续对话的能力,并且可以维持较为长期的记忆。比如你今天告诉娃娃生病了,后续你表达要带她出去玩的时候,娃娃可能会提醒你好好休息养病。
不过这些关于用户的数据是双重加密的。" 销售和运营端都有加密,其实连我们内部的员工都看不到。"
为硅胶娃娃嵌入人工智能模块的探索是从 ChatGPT 爆火时期开始的。
负责人 Max 表示,人不可能一直只有生理方面的需求,产品更多应该提供的是陪伴价值。他们大概花了一年时间做产品研发,前期开发成本至少 100 万元。" 主要还是人才和技术最值钱,如果我们没有既往经验和累计数据,这点钱根本做不出这个事。"
在提供对话和情绪价值方面,新一代硅胶娃娃让许多体验者感到惊艳。" 不过我真不知它是不是会说两分钟这种段子,可能客户问过,娃娃会有这样的反馈,但并不是说娃娃一定会说得这么明白。"Max 坦言。
WMDoll 已面世的硅胶娃娃只有语音但没有视觉功能,也暂未接入 DeekSeep。一方面,DeekSeep 并不适用于某些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DeekSeep 的推理过程对于娃娃来说还是反应过长了一些。目前,WMDoll 已与国内情感 AI 仿生机器人提供商无芯科技达成合作,生产拥有面部表情和生理数据联动的娃娃。
AI 硅胶娃娃不续费就 " 哑巴 ",国内最快预计 4 月上架
新一代 AI 硅胶娃娃引爆舆论的关键一点在于,其收费模式也有很新意。据悉,MetaBox 娃娃的售价在 1500-2000 美元之间(约合 10880-14507 元人民币)。想要体验 AI 互動功能,需要先支付 100 美元的订阅费。后续再根据需求充值续费,如果暂停订阅,产品就只是个不会说话的普通娃娃。
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反馈如何呢?
据南华早报报道,得益于人工智能的进步,WMDoll2025 年的销量将增长 30%。公司方面对蓝鲸新闻进一步透露称,公测迭代后的产品已在海外销售,到目前为止用户都很活跃,销量也在不断上升。春节过后至今,带有 AI 功能的订单以占到总订单量的 1/5。
这类 AI 硅胶娃娃或许很快就能在国内上架。厂商方面透露,最快三月底四月初,慢的话五六月份就会在国内上架相关产品。但产品会在语料方面做合规性调整,更多聚焦陪伴聊天功能。
据蓝鲸记者了解,已上架此类 AI 硅胶娃娃的厂家并不算多。业内透露,目前 AI 已逐渐应用于成人用品领網域尤其是海外市场,但它们大多用在成人玩具、倒模等产品上,以对话互動为主,并需要通过 App 聊天。
某家老牌两性用品品牌的客服表示,他们暂未上架带有 AI 功能的产品。" 因为 AI 语音对讲涉及到互联网信息传输,有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之前有做成人玩具的厂家,泄露了几百万份录音,所以现在没有提供这个功能。"
但市场依旧看好该业务潜能。或受 AI 硅胶娃娃讨论影响,情感互動机器人概念备受关注。2 月 20 日,硅宝科技、趣睡科技、爱慕股份等相关个股悉数涨停。
据券商中国报道,AI 大模型 + 柔性材料 + 生理传感技术驱动下,情趣机器人正从 " 生理工具 " 向 " 情感伴侣 " 跃迁,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据测算,全球情趣机器人市场规模 2025 年将突破 300 亿美元,中国占比超 40%。技术迭代与伦理破冰下,具备材料、AI 互動、健康监测能力的厂商将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