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爆火的“AI矽膠娃娃”虛實調查:接入多個大模型,不續費變“啞巴”,最快上半年國内發售,歡迎閱讀。
藍鲸新聞 2 月 21 日訊(記者 湯詩韻)AI 革命已滲透到成人用品領網域,跟矽膠娃娃 " 學外語 " 或許不再是個玩笑。近期,廣東中山的一家成人玩偶制造公司金三玩美(WMdoll)因采用開源 AI 模型,引發網絡熱議。2 月 20 日,A 股人形伴侶機器人賽道多只個股漲停。
市場氛圍火熱,AI 戀人真的來了嗎?就此,藍鲸記者找到焦點背後的廠商及業内人士,聊了聊 AI 如何改造玩偶、開發成本和這個行業的潛力。
成人玩偶接入多種生成式 AI,前期開發成本 100 萬起
AI 浪潮席卷下,矽膠娃娃也開始開口說話。坊間傳聞稱,新一代矽膠娃娃可以保留長期記憶并給予充分的情緒價值。比如,如果用戶這次表現比上次好,娃娃會給出誇贊,反之如表現不佳,娃娃也能提供安慰—— " 沒關系,2 分鍾也很厲害了 "。
作為全球最大的矽膠娃娃生產商之一,WMDoll 去年 12 月在海外公測了 MetaBox 系列產品。該系列矽膠娃娃產品接入了包括 ChatGPT、Llama 在内的生成式 AI 模型,反應能力和互動性更強。
AI 對矽膠娃娃的改造可以實現到什麼地步呢?傳統成人玩偶僅限于簡單反應,缺乏與人類互動所需的表達能力。但随着生成式 AI 與大模型的突破,這類產品首次具備了理解、分析并回應的能力。
WMDoll 負責人 Max 給我們舉了兩個例子。娃娃會根據用戶說過的、做過的形成一個畫像,如果你言語比較粗魯,AI 就會将你定義為一個不太禮貌的人。那麼久而久之,你罵它的時候它也會罵回去。
和 DeepSeek 一樣,矽膠娃娃也擁有連續對話的能力,并且可以維持較為長期的記憶。比如你今天告訴娃娃生病了,後續你表達要帶她出去玩的時候,娃娃可能會提醒你好好休息養病。
不過這些關于用戶的數據是雙重加密的。" 銷售和運營端都有加密,其實連我們内部的員工都看不到。"
為矽膠娃娃嵌入人工智能模塊的探索是從 ChatGPT 爆火時期開始的。
負責人 Max 表示,人不可能一直只有生理方面的需求,產品更多應該提供的是陪伴價值。他們大概花了一年時間做產品研發,前期開發成本至少 100 萬元。" 主要還是人才和技術最值錢,如果我們沒有既往經驗和累計數據,這點錢根本做不出這個事。"
在提供對話和情緒價值方面,新一代矽膠娃娃讓許多體驗者感到驚豔。" 不過我真不知它是不是會說兩分鍾這種段子,可能客戶問過,娃娃會有這樣的反饋,但并不是說娃娃一定會說得這麼明白。"Max 坦言。
WMDoll 已面世的矽膠娃娃只有語音但沒有視覺功能,也暫未接入 DeekSeep。一方面,DeekSeep 并不适用于某些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DeekSeep 的推理過程對于娃娃來說還是反應過長了一些。目前,WMDoll 已與國内情感 AI 仿生機器人提供商無芯科技達成合作,生產擁有面部表情和生理數據聯動的娃娃。
AI 矽膠娃娃不續費就 " 啞巴 ",國内最快預計 4 月上架
新一代 AI 矽膠娃娃引爆輿論的關鍵一點在于,其收費模式也有很新意。據悉,MetaBox 娃娃的售價在 1500-2000 美元之間(約合 10880-14507 元人民币)。想要體驗 AI 互動功能,需要先支付 100 美元的訂閱費。後續再根據需求充值續費,如果暫停訂閱,產品就只是個不會說話的普通娃娃。
新產品新模式的市場反饋如何呢?
據南華早報報道,得益于人工智能的進步,WMDoll2025 年的銷量将增長 30%。公司方面對藍鲸新聞進一步透露稱,公測迭代後的產品已在海外銷售,到目前為止用戶都很活躍,銷量也在不斷上升。春節過後至今,帶有 AI 功能的訂單以占到總訂單量的 1/5。
這類 AI 矽膠娃娃或許很快就能在國内上架。廠商方面透露,最快三月底四月初,慢的話五六月份就會在國内上架相關產品。但產品會在語料方面做合規性調整,更多聚焦陪伴聊天功能。
據藍鲸記者了解,已上架此類 AI 矽膠娃娃的廠家并不算多。業内透露,目前 AI 已逐漸應用于成人用品領網域尤其是海外市場,但它們大多用在成人玩具、倒模等產品上,以對話互動為主,并需要通過 App 聊天。
某家老牌兩性用品品牌的客服表示,他們暫未上架帶有 AI 功能的產品。" 因為 AI 語音對講涉及到互聯網信息傳輸,有洩露用戶隐私的風險。之前有做成人玩具的廠家,洩露了幾百萬份錄音,所以現在沒有提供這個功能。"
但市場依舊看好該業務潛能。或受 AI 矽膠娃娃讨論影響,情感互動機器人概念備受關注。2 月 20 日,矽寶科技、趣睡科技、愛慕股份等相關個股悉數漲停。
據券商中國報道,AI 大模型 + 柔性材料 + 生理傳感技術驅動下,情趣機器人正從 " 生理工具 " 向 " 情感伴侶 " 躍遷,打開千億級市場空間。據測算,全球情趣機器人市場規模 2025 年将突破 300 億美元,中國占比超 40%。技術迭代與倫理破冰下,具備材料、AI 互動、健康監測能力的廠商将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