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砸了5亿的新问界M7真能“遥遥领先”?,欢迎阅读。
[ 爱卡汽车 言之有力 原创 ]
" 我们在 AITO 问界新 M7 系列上重金投入五个亿,用了扎实的材料、最好的技术。"这是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多次透露的信息。
随着华为 Mate 60 手机发售一度冲上热搜,大众对华为的技术实力有了全新认知的同时,也让 " 遥遥领先 " 一词成为了网络热梗广泛流传。前不久,又一款 " 遥遥领先 " 的产品正式面世,不过这次不是手机,而是汽车产品——新问界 M7。9 月 12 日,新问界 M7 正式上市并同步开启交付。
不禁让人好奇,此次的问界新 M7 并非一款全新车型,定位只是大改款而已,用得着在研发以及产品打造上投入相当于开发一款新车的资金吗?这五个亿最终都花在了哪里?新款车型降低售价后,对竞争对手来说有着多大的影响?本期《言之有力》,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展开聊聊。
一、五个亿花在哪?
新增 5 座版车型
和现款车型相比,新款问界 M7 最大的一个调整,就是新增了 5 座版本,定价区间 24.98-30.98 万万元,相比只有 6 座版的 2022 款门槛降低了 4 万元。大五座的定位,加上更低的价格门槛,让新款 M7 的目标客户群体变得更广。
目前 30 万元以上的家庭市场竞争激烈,但 25 万元 -30 万元的区间相对空白,这正是问界新 M7 的巨大机会。新 M7 可以在问界紧凑型 SUV M5 和全尺寸 SUV M9 之间,补齐了一个大五座的品类 —— 做一辆适合中国家庭的主力大五座高性能城市 SUV,同时也提供六座的选择权。
不仅拥有新的座椅布局,新 M7 还更新了 " 棉花糖 " 座椅,设计了 10 层舒适叠层,发泡总厚度为 100mm。六座车型还有备受好评的零重力座椅。所有车型都标配了 4 个座椅的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通过小艺智慧助手,可语音开启主副驾双排小憩功能。
更安全的车身结构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 其中我想强调,这五个亿中,表面功夫只花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比如智能驾驶、车身结构、底盘用料、悬挂结构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更新,在很多突发情况中能起到保护、甚至是救命的作用!"
新 M7 的车身结构被重新开模打造,焊装产线也被重新改造,全车潜水艇级别的高强度热成型钢占比达到了 24.4%,优于宝马 X5L 的 16%,全车身 " 高强度钢 + 铝合金 " 的占比为 80.6%。这个比例相当惊人,全面优于现售 50 万级的豪华品牌主流车型。此外,问界新 M7 此次在车身 A 柱和 B 柱区網域引入了 CBS(Composite Body Solutions,复合车身解决方案)复合车身材料,进一步提升车体结构强度,提高了车身刚度和碰撞安全性。
摆脱高精地图的高阶智能驾驶
除此之外,新 M7 的另一大亮点,也是 5 亿经费的另一个主要来源,那就是华为的 ADS 2.0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可以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基础上实现高阶辅助驾驶,也就是支持无图城区导航辅助。
在硬體上,新车配备了 1 个顶置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等 27 个感知硬體。而 ADS 2.0 在融合 BEV 感知能力基础上,更新业界首创的 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2.0 网络,可以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包括障碍物种类精细识别(如区分救护车、警车等),识别率高达 99.9%。
但是最主要的功能还是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新车能自动识别和避让障碍物、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还包括施工区網域。同时还能做到自动进入左转待转区,精准地判断红绿灯倒计时和路况,并安全地穿过对向车道。
车机像华为 Mate 60 Pro 一样流畅
在智能座舱方面,新 M7 也有诸多更新,各终端之间的协同、适配度也颇为丝滑。新 M7 能够通过方向盘前方的摄像头进行眼球追踪,根据驾驶员的坐姿自动进行判断,调整后视镜和 HUD 的角度到最合适的位置。此外,如果驾驶位更换了一名司机,新 M7 能够通过识别面部 ID,来自动调整到该驾驶员之前设定过的坐姿和角度。
中控屏的配置也很高,15.6 寸、2K 分辨率、LCD 材质,界面设计简洁,给人的感觉就像在使用一块平板。新 M7 的后排也支持 HUAWEI MagLink 魔吸车载接口,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中控屏来控制后排的平板,来选择要给坐在后排的孩子播放哪部卡通片。
华为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传统车厂过去的研发投入都在机械、发动机传动和车身领網域上,而华为会花很多的精力在人机互動技术上。
余承东更是直接放话," 新 M7 的车机系统像华为 Mate 60 Pro 一样流畅 "。
五个亿花在哪?
二、看懂理想 超越理想
拿捏售价 错位竞争
对于目前 3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 SUV 市场来说,理想和蔚来已经吃掉了大部分蛋糕,剩下的市场再均摊到其他车型上还有多少?之前老款 M7 即便在短板没有被发现之前,它的销量依然处于边缘地带,虽然有华为的加持,但反应在销量上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所以真要和理想和蔚来硬碰硬的话,还是差了不少。
但新 M7 的到来,好像是在说 " 既然我硬刚刚不过,那我就错位竞争 ",M7 之前卖点就是 30 万级别大六座,那好,现在直接变成超级大五座来和 25 万这个价位的产品竞争,这么看的话新问界 M7 是不是突然就香了?
在此之前,新款问界 M7 的核心对手,只有理想的 L7/L8。不过在价格调整之后,新款 M7 实际的打击范围,就覆盖到了很多其它品牌的车型。除了空间大以外,还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所以新款问界 M7 最大的优点就是性价比,尤其是售价更低的五座版,用错位竞争的方式来重新打开市场。
产品力旗鼓相当 M7 价格优势明显
和理想 L7/L8 相比,问界 M7 的一大优势是有价格低很多的两驱版,很多消费者对于四驱和 5 秒级破百的性能没有硬需求。对于这些潜在客户,问界 M7 五座版 24.98 万的入门版,功能配置基本就能看齐理想 L7 的入门版,两者价格差达到了 7 万元;6 座版 26.98 万的入门版,也能看齐理想 L8 33.98 万的入门版,价格差也是 7 万元。如果对四驱、强动力以及高阶驾驶辅助都有需求的话,问界 M7 五座 / 六座版的顶配,在这些领網域也能对标理想 L7/L8 的顶配,价格差同样是 7 万元。
从参数上来看,理想 L7 的百公里加速为 5.3 秒,问界新 M7 四驱版则为 4.8 秒;在满油满电 CLTC 工况下,理想 L7 续航里程 1315 公里,问界新 M7 综合续航 1300km,二者不相上下。
至于空间、舒适性和实用性层面,问界 M7 和理想 L7/L8 已经非常接近,两者在细节层面各有优缺点。和现款相比,新款问界 M7 最大的意义,是彻底拉开了和理想 L 系列的价格差距,再配合华为目前的号召力,以及车机、智能驾驶层面的优势,确实有希望对理想造成更大的威胁。
三、感到压力的 不只有理想
而在 25 万这个价位,新款 M7 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是独一份的存在。而且还会吸引一部分打算买理想 L7 和岚图 FREE 的消费者前来对比,毕竟都是差不多的尺寸和定位,新款 M7 起售价比 L7 便宜了 7 万,和起售价相当的岚图 FREE 相比,又拥有更强大的智驾能力、智能座舱以及更加宽敞的车内空间。
除了能够让新势力感到压迫感之外,30 万元左右其它主打大五座或三排座的中型、中大型 SUV,例如魏牌的蓝山 PHEV,在新款问界 M7 上市后,其性价比层面的优势就被极大削弱了。同时传统合资品牌在这个级别的常青树——丰田汉兰达,在和问界 M7 的对比之下,在价格、空间、配置、智能化等各方面,几乎被全面碾压。
全文总结:华为的 5 亿元正如余承东所说,并没有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而是都花在了实打实的技术与安全方面。如此大力度的内在更新和大幅降价的诚意,让市场对问界新 M7 的反响极其热烈。官方信息显示,自 8 月 26 日成都车展上开启预定以来,截至 8 月 31 日,新 M7 的订单量已经突破 5000 辆;而截至 9 月 12 日正式上市当天的晚 12 点,新 M7 的订单量突破了 1.5 万辆。这无疑是问界经历上半年改款冷却期之后的一场翻身仗。但现在开始庆祝,似乎还为时尚早,新问界 M7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能否继续 " 遥遥领先 ",似乎还要看对手们的动作,以及市场的反响。总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精彩内容回顾:
看懂理想 超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