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月新势力销量:格局,已定?,欢迎阅读。
25/03/03
导语
稳态月销过两万,再谈未来该如何。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严旭霞
" 你说,新势力造车的格局已定了吗?"
刚刚过去的周末,如往常一样,今天文章的主角纷纷按时公布了 2 月成绩单。或许,是碍于春节假期的缘故,大多数品牌仍未恢复到正常的水平线之上。
而开篇的那句话,成为了心中最大疑问。
思考片刻后,我给出的答案俨然集中在:" 首先,从整个大盘来看,新势力造车阵营基本上不会再有新选手加入了;其次,内部竞争之中,一线梯队与二线梯队的划分正变得愈发明显,2 万辆则是十分关键的枯荣线,达不到便会陷入到挣扎之中。"
无论承认与否,情况就是这般严峻。
顺势,带着上述标准,剖析大家的终端销量。没有任何意外,手握星愿、E5、星舰 7 几大爆款产品的吉利银河,再次以 76,132 辆的表现,牢牢位居细分榜单的第一位。
按照开年展现出的状态,年销冲击百万板上钉钉。
与之类似,凭借 MONA M03 与 P7+ 的稳定输出,2 月的小鹏再次卖出了 30,453 辆新车。从陷入泥潭,到触底反弹,这家新势力造车真的令人眼前一亮。
而上周,经过大改的全新 G6 正式亮相,加上官图已经发布的 G7,以及箭在弦上的全新 G9,包括 P7 的继任选手……位于 10 万元 -30 万元的价格区间,小鹏俨然发起了一场饱和式攻击。
反观理想,进入 2025 年以来的输出,并没有想象中的猛烈。至于背后的原因,L 系列遭遇重重围攻,无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可以预见的是,如此状态将会成为常态。
而随着 i8 的走向台前,这家新势力造车选择再战纯电。接下来,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战果,相信大家都很关注。
毕竟,年销 70 万辆的海口已经夸下。
第四位的零跑,一如既往的稳定。手握 C10、C11、C16 三款深受主流消费者喜爱增程与纯电 " 双线并行 " 的 SUV,让零跑有了长期站在单月 2 万辆以上的底气。
上周,位于北京,静态体验了其又一位新选手 B10。不吹不黑,又是一辆极具爆款潜质的产品。
眼下的零跑,正在将 " 便宜量又大 " 诠释着淋漓尽致。当然,今年能不能借助更多高级别的车型品牌向上,同样至关重要。
至于鸿蒙智行,2 月只售出新车 21,517 辆。理性客观的讲,预料到其进入 2025 年以来,碍于产品节奏的问题,会遇到一定的麻烦,但未曾料到情况会特别的严峻。
尤其是问界的下滑,值得华为警惕起来。
而上周,有消息传出,M7、M9 的改款节奏全部将提前,加之 M8 的入场," 大决战 " 的意味渐渐呼之欲出。至于智界,R7 的异军突起十分喜人,但享界、尊界的未来,还不是非常明朗。
抛给余承东的极限压力测试远没有结束。
第五位的埃安,2 月销量为 20,863 辆。不可否认,上周随着 UT 上市祭出了一份炸裂的价格,能够感受到这家新势力造车今年拼命冲量的决心。
不过,这样的打法能否延续,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至于小米,成为了月销 2 万辆的守门员。但所有人必须知晓的是,这样的成绩单仅仅凭借 SU7 一款产品便得以实现。
炸裂,真的太炸裂了。
而上周四,SU7 Ultra 版的现象级表现,再次位于全行业点燃了一把火焰。足够出色的产品,匹配上一个超预期的价格,加之雷军在营销端的掌舵能力,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上限不可估量。
况且,别忘记,SU7 之后,小米即将打出的两张底牌,都将是中国消费者更为偏爱的 SUV。大五座与三排六座的组合拳,更是把 " 矛头 " 直指理想、鸿蒙智行甚至所有新能源品牌。
好了,在逐一复盘过 2 万辆以上的几位选手,剩余的篇幅则聚焦在几家二线梯队成员的身上。
首先,便是 2 月卖出新车 18,738 辆的深蓝。
在坚定不移的选择拥抱华为之后,能够感受到其谋求更大量变的决心。但无可奈何的是,由于目前的主销产品矩阵,全都聚焦在 20 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留给深蓝的空间确实有限。
今年,上攻的 S09,看似会是破局的关键。能否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量变,成败在此一举。
其次,则是 14,039 辆的极氪。
不可否认,官宣与领克的合并过后,如果将二者的销量相加,整个极氪科技集团能够达到 31,277 辆,甚至超越小鹏,仅次于吉利银河。
但拆分来看,摆在极氪面前的痛点仍很突出。
7X 迅速熱賣与上量后,001、007 受到的影响,明晃晃摆在那里。反观 X、009 包括 MIX,碍于所处小众市场,贡献终究有限。
眼下的这家新势力造车,感觉就是无法突破那道隐形的销量瓶颈。而即将入场的猎装版 007,预计又会杀入 20 万元 -30 万元。
正在进行中的 2025 年,怎样解决内部的左右手互博,产品之间做出更为清晰的区隔,以及提升整个团队的打硬仗的效率,将颇为关键。
再者,便是蔚来。
2 月,包含乐道的 4,049 辆在内,这家新势力造车整体交付量为 13,192 辆。而今年 1-2 月,蔚来公司累计销量为 27,055 辆,距离李斌口中年度销量翻番 45 万辆的目标,可以说相距甚远。
试问,面对上述结果,你是什么感受?
反正,在我心中,直指:" 参考 2024 年年初的小鹏,这家新势力造车无疑走到了最危险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就在转瞬之间。"
而随着无论 NIO 本品牌也好,还是乐道 L60,纷纷开始祭出五年免息,俨然暴露出其对新增订单的渴望,以及巨大的运营压力。
上周,乐道第二款新车 L90 的谍战正式释放。在不少人眼中,够大的车身尺寸,BaaS 之后够低的价格,都令它的前景十分光明。
但还是那个道理," 造车不是狗熊掰苞米,永远寄希望于下一位。" 况且,L90 上市与起量的时间,至少要到今年三季度。
" 上半年到底怎么办?" 才是蔚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过,连 2019 年的至暗时刻都能挺过来,我还是愿意相信李斌能找到办法。
而榜单的最后,则为老生常谈的三位 " 国家队 " 选手。岚图的 8,013 辆,阿维塔的 5,182,智己的 4,237 辆。
平心而论,这样的表现,放在如今的中国车市,真的很难掀起什么水花。三者,无疑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 " 背靠大树好乘凉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竟然在双线并行。
好在,得益于粮草储备的相对丰富与靠山的足够深厚,它们不断修正与调整的机会,其实要比大部分新势力造车要多。
但望向整个大盘,机会与风口是有限的,随着格局慢慢趋于固化,消费端留给三者的 " 蛋糕 " 真的不多了。
2025 年,从岚图,到阿维塔,再到智己,如果还无法寻求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处境注定会更加艰难。
落到具体执行层面,或许迅速够到 2 万辆的枯荣线很难,但越过 1 万辆的及格线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不然,等待它们的将会是恐怖的深渊……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