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翻遍股份行十年财报,我发现这些兴衰奥秘,欢迎阅读。
出品 | 妙投 APP
作者 | 刘国辉
题图来自 | 视觉中国
今年下半年以来,妙投相继盘点了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行近十年来的业绩兴衰。单看一家公司往往是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接下来我们一起透过上市股份行十年里的财报数据,看一下哪些股份行有着更强的成长性与竞争力,哪些能崛起,哪些在沉沦。
先来简单科普下,何为股份制银行。
国内银行体系中,相比于国有大行和城农商行,股份制银行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群体。
股份行中包括招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多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其经营上相对也更有特色。如主抓零售的招行、平安银行,同业业务与投行业务为特色的兴业银行,对公业务较强的中信银行。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办理金融业务中经常会打交道的银行,也都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有着不同的业务优势。
与国有大行背靠中央、城农商行背靠地方相比,股份行股东大多是央企、民企或地方财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曾说过,就招行的基因而言," 政府肯定不是你的亲爹,那么靠谁,必须靠自己,如果你产品、服务不比别人好,就没人理你。"
正是这种境遇,让招行等股份行磨练出了独特的竞争力。
然而,近几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让股份行开始明显承压。
股份行格局变化的背后
国内银行体系可以分为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农商行。12 大股份制银行是国内金融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其中 10 家已经在 A 股或港股上市。
从过去的表现看,近十年来股份行格局变化较大。
妙投此前的文章也提到:
2016 年股份行老大是兴业银行,资产规模 5.8 万亿,其次是民生银行,资产规模 5.6 万亿,浦发、招行、中信银行都是 5.5 万亿,相差很小。
此后同业业务政策调整让兴业银行步子放缓,逐渐让位于招行,居股份行次席;招行坐稳股份行龙头位置,中信银行靠对公业务稳定住了基本盘。
而小微信贷资产质量大滑坡让民生银行经营每况愈下,浦发银行在成都分行爆出 775 亿元违规放贷大案后,不仅需要多年来消化坏账,更是将内控问题彻底暴露,逐渐也走上下坡路。
这样的格局,既是各家银行不同业务能力、发展战略、公司治理水平差异的结果,也有近十年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
在未来,什么会决定股份行整体格局的变化?我们从股份行当下的竞争力或可管中窥豹。
银行的竞争力,直接体现在资产扩张能力、净息差水平、风控水平等因素上。
首先,银行想要保持健康、稳定的业绩增长,穿越各种经济环境,一方面需要保持较好的资产扩张能力,主要是信贷和金融投资,以此来增加生息资产。这就要求银行有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群的获取能力,还要有负债能力的跟上,来支持资产的扩张。
另一方面,银行需要保持稳定且不至于过低的净息差水平,以增加生息资产的 " 毛利率 "。净息差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净息差可能意味着资产更多是高风险资产,以此来获取高收益。这样往往不可持续,因为资产质量可能出问题。
因此同时,这还要求银行有长期稳定、相对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不同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有严有松,且有不同的核销力度,短期不良贷款率并不能全面揭示银行风险状况。因此看长期变化水平,同时结合拨备覆盖率的变化情况来看。如果不良贷款率稳定,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是比较不错的状态,坏账可控,同时有较充足的利润空间来计提拨备。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也可以让银行在未来有足够大的利润释放空间,在营收不佳的年份保持可观的利润增长。
长期以来能维持较好增长,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资产扩张速度、相对稳定的净息差、较低的坏账水平的银行,无疑是胜过经济周期的不二之选。
因此,本文中妙投特以这几个维度,来对这些上市的股份行做个全面体检。看看哪一家穿越周期的能力最强。
股份行,哪家强?
目前就资产规模来说:
招行、兴业、中信、浦发处在第一档,都是 9 万亿资产以上级别的银行,其中招行和兴业都是 10 万亿以上,中信、浦发是 9 万亿资产级别的银行;
民生、光大、华夏、平安是第二档,都是 4 万亿 -8 万亿级别的银行;
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在第三档,规模在 4 万亿以下,还不如北京银行、江苏银行这两家头部城商行规模大。
上市股份行资产规模排名(部門:亿元)
依据不同的规模档位,我们来看一下不同银行的核心指标上的中长期表现。由于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规模较小,营收、利润与前两档不太有可比性,我们主要看前两档银行的表现。
资产规模增长
资产规模来看,2020 年是个分界点,此前受较好的经济增长影响,多数银行的资产扩张都还不错。2020 年前除了民生银行外,其余主要的股份行均有双位数的资产扩张速度,此后在经济降速背景下,资产扩张不利。
相对来看,2021 年至今,在第一档的银行中,招行的资产扩张依然不错,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兴业银行次之,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最弱。
第二档银行中,平安银行的优势不再明显,增速逐渐下滑。主要是零售业务过了黄金期,整体需求增长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坏账逐渐增长,对公业务又没有接棒零售形成增长点,因此平安银行的资产扩张力度逐渐不足。
光大银行也表现一般。
反而是华夏银行资产扩张相对更高一些。
民生银行依旧没有明显起色。
净息差
净息差方面,招行一枝独秀,处于较高水平,且今年前三季度较 2014 年净息差下滑 53 个基点,十年里降幅相对较小。
同档银行中,兴业银行与中信银行表现不错,整体水平不低,近十年里降幅也较小,分别下降了 69/61 个基点。
第二档中,一直做高收益业务的平安银行净息差也一直较高,不过与招行相比稳定性不足。
招行净息差高主要基于零售客群优势带来的资金成本低,平安银行资金成本不低,较高收益主要依靠做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来获得,表现不够稳定,特别是 2021 年至今下滑巨大,2021 年至今下滑达到 82 个基点,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近十年里则下滑了 64 个基点,在这一档银行里下滑较小的。
相比之下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都下滑了超过 100 个基点。
这一档中光大银行相对不错,十年里下滑 76 个基点。
资产质量
在不良贷款率方面,招行表现较好,兴业银行长期来看也不错,好于中信银行和浦发。
浦发经历了多次的坏账积累,包括此前的钢贸圈危机、成都分行虚假贷款事件,以及近年来的信用卡资产质量下滑,不良率一直相对较高。
第二档中,平安银行不良率相对较低,民生银行与华夏银行不良率多年来一直较高,光大银行相对好一些。
民生银行不良率受困于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损失以及与股东的关联交易。
华夏银行则是对公与零售均有不低的坏账率,特别是对公业务上。制造业长期是华夏银行前二的放贷领網域,不良率长期较高,2019-2021 年均在 5% 以上,近年来制造业贷款占比以及不良率均下降,但地产与建筑业近年来坏账有抬升明显,使得华夏银行不良率虽然下降,但相对仍然较高。
拨备覆盖率方面,招行继续一枝独秀,兴业银行与中信银行也相对较高。
平安银行也较好,但近两年里下滑较快。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均比较一般,民生银行与浦发银行则是一路下滑。
竞争力,排排坐
从数据对比来看,在股份行中,招行无疑是断崖式领先,资产扩张有保障,净息差高且稳定,不良率相对较低,拨备覆盖充分。
浦发银行与民生银行则是业务指标均较惨淡,近十年里,净息差下滑剧烈,不良率相对较高,拨备覆盖率下滑至低水平。
浦发银行资产扩张还算可以,民生银行至今资产增长较为乏力。
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在大型股份行中都相对不错。以对公为基础,大力拓展零售业务,虽然并不算成功,但资产结构有一定改善,净息差保持得不错,不良率近五年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拨备覆盖率相对较高,兴业银行没有明显下滑,中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近十年整体呈现升势。
平安银行凭借成功的零售转型,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本来各项业务指标都是出色的,不过近三年里下滑明显。一方面有零售大环境的原因,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坏账率都有上升,另一方面也有平安银行业务相对激进的因素,资产过多集中在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以及客群上,遇到调整就会比较剧烈。如今平安银行在业绩阵痛中,还未走出来。相对于其他股份行,优势迅速减弱。
光大银行与华夏银行都是比较平庸的银行。华夏银行资产扩张能力一般,与北京银行同为北京市金融国企,作为全国展业的股份行,华夏银行并没有比北京银行大多少。净息差长期来看下滑幅度更大,不良率维持相对高位,拨备覆盖率低。相对之下光大银行略好一些,不良率相对较低,拨备覆盖率更高,处在更好的财务状态。
因此从近十年核心业务指标发展状况看,除了招行领先外,兴业、中信、平安银行是股份行中表现相对不错的银行,光大银行与华夏银行表现一般,浦发、民生表现较差。
上述资产增速、净息差、不良率等核心指标,体现的是银行资产扩张、业务结构、风控等核心能力,决定了银行的业绩规模与业绩成长能力。我们可以发现,上述竞争力排名与业绩规模、业绩增长幅度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首先,上述指标较好的银行,会有更强的创收和盈利能力。
上市股份行营收对比(部門:亿元)
上市股份行净利润对比(部門:亿元)
招行的创收与盈利能力是独一份的存在,营收与净利润较高出其他三家头部股份行至少 50% 以上。与国有大行中较低的邮储和交行相比,虽然招行资产规模不及邮储和交行,但净利润已经远超这两家,另外在营收上也已经超过交行,与邮储银行也是仅有一步之遥。主要是因为招行以零售业务见长,而零售业务的利润率高于对公业务。
兴业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水平与中信银行大体相当,浦发银行资产规模排名第三,营收与净利润却只排名第四和第七,虽然不算特别靠后,但相比于它庞大的资产规模来说,盈利能力算是比较差的。这三家都是以对公业务见长,积极向零售业务转型但难言成功;
平安银行曾经是创收与盈利能力绝对领先的银行,在零售业务转型上相对成功,多年里将资金更多配置到收益率最高的消费贷、个人经营贷领網域,业绩表现多年好于同档三家以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虽然资产规模不及民生、光大,有万亿级别的差距,但营收与净利润还是略好于二者,反映了不同资产结构带来的不同盈利能力。
民生银行曾经是第一档的银行,在 2016 年左右,民生银行的规模高于招行,不过随后逐年下滑,掉落到第二档,且目前还未有明显企稳迹象。
民生银行的陨落,一方面是在资产结构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此后在下行期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下降,带来较多坏账,另一方面民生银行通过事业部制等措施,在做大规模上不遗余力,但对于控制风险这一核心环节并没有突出能力,加剧了坏账。另外公司治理出了较多问题,多位股东大佬争夺控制权,影响了业务开展,与股东的关联交易也带来坏账。在资产质量下滑的情况下,民生银行资产增长受到拖累,营收与利润连年下滑。
光大银行与华夏银行都是相对比较平庸的银行,业务上缺乏特色,都是对公业务占比较高,同时零售业务缺乏竞争力。光大银行因为有云缴费业务特色,理财规模相对较好,因此中间业务占比高一些。不过两家银行无论是对公和零售对缺乏足够竞争力,因此创收与盈利能力不足。
其次,这些指标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绩的成长性。参照过去十年的业绩成长,上市股份行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长期成长性较强的银行,包括招行、平安银行;
第二类是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低于第一档,属于能守成但缺少较大突破的银行。包括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
第三类是业绩长期来看因为战略、公司治理等原因出现了下滑趋势,以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为代表。
不同业绩兴衰走势背后的启示
纵观近十年来的业绩起伏,可以发现:
首先,作为股份行来讲,差异化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国有大行与城商行相对简单,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充分配合,就能过得不错。比如国家大兴基建,资产结构就以铁公基为主,地方上城建扩张,就有本地基建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
股份行当然也可以去里面卷,分一杯羹,但相对来说资金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并不明显,能获得优质项目的概率比不上大行以及优质城商行。走这条路的股份行,业绩不会突出。在当下的经济结构下更是如此。
想要脱颖而出,需要股份行有更加独特且清晰、超期的战略,如招行的零售与财富管理,兴业银行的同业与投行业务,都是带动企业增长的引擎。平安银行发力零售,过程中也是挣到了钱的,只不过最近两年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
当然,有了清晰的差异化战略是开始,还需要战略的延续性,以及银行在这方面不断积累形成独特能力,如零售业务上服务客户的能力以及扩展客群的能力,对公业务上在某些领網域形成有竞争力解决方案的能力。
平安银行发力零售带来了业绩成长,不过近两年里业绩下滑,不良增长,凸显了公司在零售客群、风险控制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中信银行与华夏银行等都将制造业作为重点领網域,不过也都经历了坏账率的增长,影响了业绩。产业有周期,项目有不同风险,需要银行在重点领網域形成独到的能力,否则就很难脱颖而出。
其次,市场化水平多数时候是发展的利剑,但有时候也会被反噬。一位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曾经表示,银行业需要市场化,但过于市场化也并不是好事。因为市场化往往体现在激励程度更高,决策流程更短更高效,更鼓励做出规模,但银行业务有两端,一端是放贷,另一端是风控。风控做得好才能长治久安。过度的市场化激励,带来规模的扩张,风控往往让位。这在经济上行期还能掩盖住问题,在下行周期容易出问题。
从行业来看,多数股份行是央企或者地方政府为大股东,虽然相对国有大行更灵活一些,但市场化程度并不算高,业绩也更平庸一些。相对来说招行、平安银行市场化程度更高,业绩增长也确实更加显著。而民生银行此前过于市场化,较早通过事业部制等手段来做大规模,一度在股份行里规模最大,但行业垂直管理的事业部制更容易做大规模,在风险控制上有所弱化,带来了民生银行的业绩下滑。
最后,公司治理状况是影响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包括了股权结构稳定性、董高监的构成与任命、高管的任期与公司战略稳定性、对高管的激励与约束、信息披露与公司透明度等多方面因素。董事会基于公司战略的一致性,对高管进行选聘,并给与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战略,往往是一家银行业绩长期稳定的前提。
如果高管更多来自上级任命,调任较为频繁任期较短,企业的业绩往往平庸。虽然股份行大多规模巨大,有自己的基本盘,但过多的主官更换,到任后有适应期,还可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给公司业绩稳定性往往带来不利影响。如光大银行今年一度被视为银行业 " 新黄埔军校 ",多位高管获得提拔重用,带来多位人才的流入,优化高管队伍,但也使得优秀人才在光大工作时间较短,战略不容易落地,影响长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