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三年输血近80亿,青山系落子锂电池,瑞浦兰钧二度递表港交所,欢迎阅读。
近日,新能源行业公司纷纷更新申报进展时,招股书失效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瑞浦兰钧 ")也二度递表港交所。
不过,即使已经是装机量全球第三大的储能电池企业,瑞浦兰钧也至今仍未实现营利。
相比于瑞浦兰钧本身,站在其背后的 " 镍王 " 青山集团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关注,青山集团对瑞浦兰钧提供了极大的业务和资金支持,瑞浦兰钧也是青山集团旗下唯一的锂电池制造企业。
三年输血近 80 亿,青山系落子锂电池
青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金属镍生产商,2017 年 10 月,瑞浦兰钧由青山集团实际控制人项光达发起设立。
招股书显示,瑞浦兰钧是一家位于中国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以及销售。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青山集团控股 51% 的子公司永青科技合计控制瑞浦兰钧已发行股份 62.6% 的表决权股份。其中,永青科技直接持有瑞浦兰钧 50.4% 的股份,同时其全资子公司瑞途能源为温州景锂普通合伙人,永青科技则通过控制温州景锂间接控制瑞浦兰钧 12.2% 的股份。
最终,项光达、青山集团、永青科技、瑞途能源、温州景锂、浙江青山和上海鼎信共同为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
近年来,作为 " 镍王 " 的青山集团,在掌控上游原材料的同时,也不断通过投资、设立等方式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意图从矿产资源开采向锂电池应用进行全产业链延伸,而瑞浦兰钧则是青山集团旗下唯一的锂电池制造企业。
与绝大部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公司不同的是,来自青山集团 " 红利 " 更多的是在资金的支持上,目前瑞浦兰钧本身对与青山集团之间关联交易的依赖却并不算高。
据招股书披露,青山集团、永青科技及其控制的青拓镍业均在近年对瑞浦兰钧提供了大量借款进行 " 输血 "。2020 年至 2022 年期间(以下简称 " 报告期 "),瑞浦兰钧及其附属公司从关联方收到的贷款分别约为 4.64 亿元、52.7 亿元和 21.84 亿元。
同期,瑞浦兰钧偿还的贷款金额分别 1.35 亿元、33.42 亿元和 47.5 亿元。此外,永青科技以及其他多家项光达控制的企业还未瑞浦兰钧的大额银行贷款等进行了相应的担保。
相比之下,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关联交易金额占比却并不算高。其中,更多的是瑞浦兰钧向上游的永青科技及其联系人进行采购原材料,报告期内,相关采购金额分别约为 1620 万元、2.12 亿元和 6100 万元。
同时,青山集团及其联系人还向瑞浦兰钧采购电池产品,并将部分向下游电动汽车制造商进行销售,报告期内该种关联交易金额分别约为 130 万元、1530 万元和 13.45 亿元。
这种通过青山集团作为 " 中介 " 的销售方式,主要还是由于下游电动汽车制造公司对供应商的规模及运营往绩记录的内部要求,而由青山集团作为实际签约主体进行背书的協定截至至 2023 年 12 月末,此后瑞浦兰钧则能够向该公司进行直接销售。
不过,从计划来看,未来瑞浦兰钧与青山集团等关联方的交易却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一方面,瑞浦兰钧预计,截至 2023 年,公司向青山集团等关联方销售电池产品的交易总额将增加至约 41.04 亿元。
另外,招股书显示,2023 年至 2025 年期间,瑞浦兰钧也将对永青科技及其联系人采购原材料的年度计划上限分别确定为 38.25 亿元、111.25 亿元和 166.42 亿元,较目前的交易额有很大的增长。
在 IPO 前夕,瑞浦兰钧 2022 年还集中进行了 3 场融资,引入包括上汽集团、中伟股份、深创投、温州国资背景的温州交通等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专业投资公司及专业基金。其中,上汽集团以 27 亿元的投资额成为瑞浦兰钧最大的外部股东,截止 IPO 前最后一轮融资,公司的投后估值为 303 亿元人民币。
2020 年开始,瑞浦兰钧成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低端新能源代步车五菱宏光 MINI EV 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2022 年 7 月,瑞浦兰钧也与中伟股份签署合作協定,2022 年至 2030 年期间,双方预计将实现三元前驱体、磷酸铁产品 80 万吨 -100 万吨的交易总量。
事实上,在 2020 年以前,瑞浦兰钧甚至还仅仅只是站在新能源行业的门口观望。2021 年,五菱宏光的 MINI EV 是国内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五菱宏光以及后来零跑汽车的订单一定程度上也反向推动瑞浦兰钧对其产能的扩张。
三年亏 13 亿元,原材料大涨无议价能力
不过,到目前为止,瑞浦兰钧仍然未能实现盈利。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9.07 亿元、21.09 亿元和 146.48 亿元,同期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约为 5327.9 万元、8.04 亿元和 4.51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 13.08 亿元。
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构成了瑞浦兰钧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动力电池产品分别为瑞浦兰钧提供了 74.2%、46.5% 和 31.7% 的营业收入,其下游客户主要是部分传统汽车企业及新兴电动汽车生产商。
在营收规模迅速扩大近 7 倍的情况下,瑞浦兰钧依然亏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2021 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飙升。
瑞浦兰钧超过 8 成的收入都来自碳酸铁锂电池产品,其中锂电池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而碳酸锂正是磷酸铁锂正极的一种主要原材料。
根据 Wind 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 99.5% 均价从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始快速上涨,并在整个 2022 年持续高位运行,最高时的均价超过 2020 年末时价格的 10 倍。
作为刚刚进入行业的新人来说,瑞浦兰钧面对下游客户时并没有多少话语权。瑞浦兰钧也表示在 2021 年 11 月之前,公司并无议价能力,公定价政策并无价格调整机制。
虽然不及 2022 年涨幅波动剧烈,2021 年年初和年尾碳酸锂的价格相差也有 4 倍左右,而瑞浦兰钧产品的售价甚至还出现了反向降价。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产品的销售均价分别为 0.54 元 /Wh、0.52 元 /Wh 和 0.76 元 /Wh,同期储能电池的价格分别为 0.59 元 /Wh、0.6 元 /Wh 和 0.8 元 /Wh。
即使 2022 年,公司电池产品的平均售价综合来看也仅仅上涨了 41.07%,要远低于原材料价格的涨幅。
近年,锂电行业包括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都在大举进行扩产,据 2022 年年报显示,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约为达到 390GWh,同时还有 152GWh 的在建产能,就目前来看瑞浦兰钧的产能储备依然远低于行业的头部公司。
2022 年瑞浦兰钧将电池产能由 2021 年 4.2GWh 提升至 24.5GWh,同时相应对储能电池的产能分配有所提升。当年,瑞浦兰钧储能电池带来的销售额大幅超过动力电池产品,其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也达到 57.4%,近两年,储能电池成为公司营利增长最主要的动力。
虽然仍不及行业头部公司,但产能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瑞浦兰钧的规模效应。报告期内公司的制造成本在全部销售成本中的比重分别为 17.6%、13% 和 6.1%,同时直接劳工成本的占比分别为 8.9%、7.2% 和 3.7%。
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瑞浦兰钧电池产品的每瓦时劳工成本由 2020 年的 0.05 元降至 2022 年的 0.03 元,每瓦时制造成本也由 0.09 元降至 0.05 元。
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实际电池产品销售量的销售量分别为 1.55GWh、3.30GWh 及 16.61GWh。以 2022 年来看,公司产品销售增长超过 403%,但制造成本和直接劳动成本的涨幅仅为 161% 和 186%。
涨价叠加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瑞浦兰钧的毛利率在 2022 年重新转正,由上年的 -15.7% 增加到 7.4%。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瑞浦兰钧在温州市及嘉善市两处拥有生产工厂,设计年产能达到 35.2GWh。
此次港股上市 IPO,瑞浦兰钧披露的第一大募资用途还是计划扩大产能,公司预计将在温州、佛山及重庆建设生产工厂。根据瑞浦兰钧预计,公司计划在 2023 年末之前将产能提升至 77GWh,并预计在 2025 年底达到 150GWh 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产能快速提升之后,目前瑞浦兰钧的产能利用率并不太高,2022 年综合产能利用率大约仅为 54.5% 左右。(蓝鲸财经 徐晓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