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健康经验:“耳机一戴爹妈不爱”,孩子怎么就不愿跟你说话了?,欢迎阅读。
" 耳机一戴,爹妈不爱 ",这是家庭教育界非常有画面感的一句调侃语。
尤其是对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家庭而言,亲子之间的关系似乎走出了最初的 " 亲密期 ",甚至父母和孩子想要说点话都变得有点难。
放学时间往校门口一站,你总能看到很多半大不小的孩子戴着耳机学校走出来(而家长永远猜不到耳机里在放些啥)。
若是遇到父母在门口迎接,他们原本微笑的表情立马冻住,借着耳机的遮掩尴尬地回应着父母的目光。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在路上多半也不会说太多话,只能一路尴尬着回到家。
《少年派》剧照
至于在寄宿学校或者各类独立营活动中,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不少家长出于 " 让孩子更独立 " 的目的,强行按下各种担忧,送孩子去见世面。没想到孩子一出去就好像忘了本,很少主动打电话、甚至连微信都懒得回。
这些孩子是真的 " 不爱 " 父母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出于某些心思,悄悄关上了与家长沟通的大门。
反思:孩子不愿意沟通," 阻力 " 在哪里?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是很愿意跟父母亲近和交流的。但从小学高年级以后直至整个青春期,他们好像突然和父母 " 疏远 " 了,即使勉强在一起也没什么可聊的。这让很多家长着实难以接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孩子在跟大人 " 闲聊 " 时,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很简单:一是分享,二是支持。
而很多家长在和孩子对话之后,给到的又是什么?
也很简单:一是批评,二是控制。
这样一来,孩子想要的和家长给到的错了位,沟通自然变得尴尬,甚至连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进入了 " 冷冻期 "。
总体看来,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不恰当的回应,而它们正是导致 " 把天聊坏 " 的罪魁祸首:
一是家长屈尊俯就地参与对话,其实只是随口一问或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想听。所有的心不在蔫、词不达意、或者对孩子分享的随意嘲笑等,都能被孩子敏感察觉,从而变成下一次沟通的 " 阻力 "。
二是有些家长在并不了解事情全貌的情况下,随意给予强势的评判和指导。比如孩子抱怨课程无聊,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定是孩子不专心、不爱学习,继而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只会让孩子感到失望,不愿意再说 " 真心话 "。
三是事无巨细的叮嘱,表面是关心、本质却是 " 控制 "。有孩子去参加夏令营以后,家长每天一个电话,交代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甚至还有专门列张清单让孩子 " 打卡 " 汇报的……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就像孙悟空,怎样也翻不出家长的手掌心,自制力和独立感都会大大减弱。
示例:良性的沟通应当是怎样的?
我女儿在刚上小学二年级时参加了一次云南的独立营,她是整个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孩子。作为妈妈我当然难免担心,但也只是拜托带队老师稍微照顾下孩子。
在每天的固定交流环节,我都会认真听孩子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不时询问一些细节,肯定她敢于探索的勇气。最后我也会提醒她注意增添衣物,但除此之外就 " 适可而止 " 了。
《小别离》剧照
某天女儿在电话中告诉我,队伍里有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有点瞧不起她,在一起布置活动场地的时候总是不让她参与,这让她感到生气和沮丧。
我的第一反应是安慰了她,指出男生的做法的确不合适。然后我表示可以帮她去跟老师沟通,前提是她愿意让我和老师介入。我女儿想了想,同意了我的建议。
在老师的沟通和协调下,男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改变了态度,这让他们后续的交流合作变得格外顺畅,我女儿也尽情享受了整个夏令营过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体现出良性的亲子沟通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尊重与理解、移情聆听以及适当的支持。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只强调最需要注意的生活事项,其他则不妨大胆 " 放权 ";当提出建议时也不要总是 " 单向 " 施压,而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像成年人一样被 " 尊重 ",从而开始懂得像成年人一样做出决定并承担结果。
《小欢喜》剧照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鼓励和赞美要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洞无力的。所以当我听到孩子聊到她在路上的新发现、做出的新尝试时,我兴致勃勃地询问了更多细节,然后再肯定了她的勇气。这会让孩子感到你的表扬是诚恳而不敷衍的,从而备受鼓励。
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这也就是 " 移情聆听 " 的方式。
比如,当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不回复你信息时,或许是因为他们正沉浸在各种娱乐活动中,兴奋得忘记了回消息。这又有何不可呢?
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情,而不是强求形式上的对话、把沟通当成 KPI 来 " 考核 "。
方法:怎么做才能不 " 尬聊 "?
第一,把孩子当大人去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
第二,给孩子支持和建议,但别给 " 绳子 "。青少年的自我功能还没有发展健全,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心理支持,而这种支持也能为他们提供示范,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去做。而强势的命令和要求却像是 " 绳子 ",束缚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只会让他们关上主动对话的視窗。
第三,放下过多评判,客观表达意见。《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曾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做法:我们在表达时应该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清楚说出观察的结果,诚实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批评指责。
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完,可以指出这个事实:" 你的作业还没有做完。" 而不是:" 这么久了你作业还没做完?又干什么去了?整天心不在蔫尽想着玩!"
但其实你并不知道孩子没完成作业的原因,过早、过于武断地下结论,只会让孩子备受打击,要么反唇相讥要么缄默不语,而这些都会导向沟通的封闭。
说到底,亲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应当是双向的、自发的,强迫不来,也没有必要。
今天的家长,恐怕更应该说服自己 " 放松一点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智慧和成长节奏。如果只是暂时的没有沟通,那就让他们跟自己待一会儿,而你只是静静地陪着他们,就很好。
文末福利
即日起至 2024 年 3 月 14 号
评论区留言分享
# 你认为良性的沟通应当是怎样的 #
我们将选取 5 位精彩评论用户
分别送出《不原谅也没关系》书籍一本
2024 年 3 月 14 号评论区开奖
全球第一本针对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如何自我疗愈的书
— END —
撰文 | 星一
一个 10 岁孩子的妈妈,人文教育研究者
编辑|超楠
图片|网路
封面图来自《少年派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