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虚拟女友已没有前途,AI陪伴硬體或许才是未来,欢迎阅读。
随着 AI 大模型在今年 618 前夕打起价格战,当以 GPT-4o 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将互動体验也推向更高的层次,也意味着杀手级 AI 应用或许真的来到了奇点时刻。如今 AI 行业的创业者已经不再聚焦大模型,而是开始尝试用 AI 赋能具体的应用场景。
日前有消息显示,原小鹏机器人产品设计负责人孙兆治创立的珞博智能,已获得千万元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据悉,该公司聚焦 AI 陪伴机器人,首款产品的定位为 "AI 潮玩 ",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和量产。此前孙兆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珞博智能致力于创造机器人的情绪价值,以及 " 明年有望成为 AI 陪伴硬體爆发的元年。"
无独有偶,字节跳动方面似乎也盯上了 "AI 陪伴硬體 ",火山引擎在今年中秋推出 AI 陪伴玩偶 " 显眼包 ",后者在普通玩偶基础上内嵌了 FoloToy 的大模型 AI 机芯 Magicbox(魔匣)。尽管字节跳动方面表示 " 显眼包 " 不是一款正式的产品,但其显然并非字节跳动无的放矢。
事实上,"AI 陪伴 " 是一个 AI 技术商业化落地的绝佳场景。现阶段 AI 行业最大的挑战就是 " 曲高和寡 ",普罗大众也对 AI 心口不一,虽然嘴上是热烈支持、实际行动却往往是 " 下次一定 "。当下的 AI 也不是技术力不足、而是缺乏场景,任凭 AI 厂商的广告满天飞,用户的反应却颇有些不咸不淡。然而,"AI 陪伴 " 却是为数不多已经得到了市场验证的方向。
此前在今年年初,OpenAI 上线 GPT 商店。原本 OpenAI 方面以为开发者会腦洞大开,基于 GPT 大模型为用户提供千奇百怪的 AI 应用,可结果却是大量开发者选择无视 OpenAI 禁止开发模拟伴侣 GPTs 的限制,虚拟女友 / 男友相关 GPTs 很快就填满了 GPT 商店。
甚至提供情感陪伴的 AI 伴侣,在赚钱这个能力上更是笑傲群雄。当其他 AI 应用还在寻求建立商业模式的时候,无论是国外的 Replika、Pi、Caryn AI,还是国内市场的 Glow、X Eva,都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付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的构建走向成熟,个体的原子化已经成为了全球不同区網域、不同类型现代文明的共同现象," 独处中的交流 " 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聊以自慰的方式。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 · 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现代人社交困境的,即人们为了摆脱孤独而渴望 " 在一起 ",但同时又与网络连接而渴望 " 在别处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宠物,也是因为宠物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从而填补内心的空虚。
可问题在于,养宠物本身也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照顾它们的吃喝拉撒不仅会花费不菲的金钱,还要付出大块的时间。以至于很多人在头腦一热选择养宠物的半年、一年后,又要坚决弃养的情况时有发生。显而易见,珞博智能的 AI 陪伴机器人、字节跳动的 AI 陪伴玩偶瞄准的就是宠物 " 平替 "。
在海量语料的 " 喂养 " 下,没有情感意识的 AI 大模型就可以实现与人类共情。因为人类拥有的情绪其实是有限的,遇到的问题往往也有共性,所以 AI 很容易就能模拟在不同情境下人类的反应,"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 这件事恰恰就是 AI 最擅长的东西。
诸如微博的 " 明星 AI 情感伴聊 "、百度的 " 万话 "、字节跳动的 " 话炉 " 等 AI 角色互动产品,此前就已经验证了 AI 能向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正确性,但这类线上产品也是有缺陷的,毕竟它们不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而 AI 陪伴硬體则是 AI 角色互动产品的更新版本,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能触摸、能互動的选项。
为什么会有观点认为,AI 陪伴硬體元年会是 2025 年?这是因为在 2024 年,以 GPT-4o 为代表的多模态原生大模型落地,将 AI 产品的互動范式从纯文本推向了视频、语音,并且这一点相当重要。此前,纯文本的 ChatGPT 尽管确实掀起了 AIGC 的浪潮,但也限制了 AI 应用的想象空间,导致 ChatGPT 衍生的知名 AI 应用普遍都集中在 PC 端的生产力场景。
由于当时基于 ChatGPT 的 AI 产品始终还需要一块螢幕,AI 陪伴硬體当然就没法落地,而 GPT-4o 的诞生就解决了 AI 硬體看不到、听不懂的问题。视觉模型、语音模型的出现让 AI 硬體能感知世界,也能听懂用户的诉求,所以才有了为用户提供陪伴的基础。多模态原生大模型在 2024 年出现之后,考虑到开发者调校模型以及排期生产硬體,2025 年相关产品集中出现也就很合理了。
值得一提的是,珞博智能选择 "AI 潮玩 " 切入 AI 陪伴硬體赛道几乎是天才般的举措。线上的 AI 陪伴产品固然是为数不多表现抢眼的 AI 产品,但真正能赚钱的其实寥寥无几,像 Character.ai 这样的头部产品最终也只能被迫卖给谷歌。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 AI 陪伴产品的用户还是以年轻人为主。
而年轻人这个客群就意味着付费能力相对有限,但用户内容创造又要消耗大量的 Token,所以在用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AI 陪伴产品很难跑通商业模式。然而放在潮玩场景,年轻人付费能力有限就变成了伪命题,潮玩巨头泡泡玛特的财报就证明了年轻人愿意为潮玩一掷千金,在今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的营收同比增长更是高达 120%-125%。
潮玩的溢价能力对于 AI 陪伴硬體来说也很重要,作为新生事物,AI 陪伴硬體已经注定了会与性价比无缘,这就导致它极度需要种子用户来度过最初的 " 冷启动 " 阶段。在传统科技产品领網域,极客用户就是这类 " 冤大头 ",但对于科技属性并不突出、反而强调情绪价值的 AI 陪伴硬體,潮玩用户无疑就成了绝佳的閱聽人。
情绪价值提供理论基础、潮玩赋予价值,如此看来,AI 陪伴硬體或许真的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