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爆了,他主动要求限流,欢迎阅读。
年度最期待大片。
热度、争议话题、口碑,一样不缺。
你肯定猜到了是他——
诺兰新片,片长 3 小时。
Sir 今天这篇文章基本不涉及剧透,更多的是介绍影片和历史背景,让你在电影院接受一场 3 小时密集的对白风暴之前,做好一些预习。
影片改编自凯 · 伯德和马丁 · J. 舍温所著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 · 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拿下了 2005 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这是诺兰导演的第 13 部电影,也是他和老东家华纳闹翻后,投入环球怀抱的第一部作品。
△ 诺兰来北京环球吃豆汁冰激凌
一亿美金的宣发,缔造了 " 芭比海默 " 的双赢盛世。
一亿美刀的拍摄预算,在这位实拍狂魔的眼里可能刚刚够用。
彩色画面,用的是 IMAX 画幅摄影机,70mm 胶片的顶配;黑白画面,专门找柯达定制了 Double-X 5222 的 65mm 黑白胶卷;
和《星际穿越》种植玉米地,《信条》搭建飞机场一样。
这次拍摄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也不用绿幕合成,而是直接建小镇,再取景拍摄。
主演奥本海默,由 " 媳妇熬成婆 " 的老搭档吉里安 · 墨菲饰演;钢铁侠小罗伯特 · 唐尼则成为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创会成员之一的路易斯 · 施特劳斯;马特 · 达蒙则成了曼哈顿计划的总负责人,莱斯利 · 格罗夫斯。
顶级配置,buff 叠满。
这是电影的回归。
截至目前为止,豆瓣和 IMDb 评分都是 8.6,烂番茄新鲜度 93%。
之前 Sir 实在是没忍住,在影片刚上映时,就去了香港。
那几天香港炎热潮湿,街巷上空调外机高速运转,滴滴拉拉犹如下小雨。
可在坐进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 1 号厅时,一切都在屏气凝神中冷了下来。
下意识往后扭头,视线投向罕有人至的放映室。
弥漫的尘雾中,光投射在旋转的 35mm 胶片上,影像通过光学系统被放大并投射到银幕。
划痕、暗角、抖动、菲林质感。
一切,就这样开始。
01
四方势力
《奥本海默》是继《敦刻尔克》之后,诺兰再次基于真实历史背景创作的电影。
它很不诺兰。
豪华的视听盛宴?
有。但相比于 " 折叠空间 "、" 钳形时间 " 这类贯穿叙事的高概念,仅出现 1 次的 " 原子弹爆炸 " 的视效,可能都算不上什么 " 奇观 "。
超硬核的物理知识?
有,毕竟主角是 " 原子弹之父 "。
但这并不是为了 "3 小时教你制作原子弹并投放 ",也不是为了展现原子弹的破坏力和美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和英雄形象。
可又很诺兰。
作为人物传记片,它不是一部对英雄进行歌功颂德或挽歌悼念式的电影。
门槛高。
全片时长 3 小时,对白超过 2 小时,历史人物超过 50 个。
Sir 当时看的时候,全程紧盯字幕,高度专注。
诺兰依旧在玩弄时空,不过这次的谜语人已经给我们 " 降低难度 " 了。
彩色画面,展现奥本海默内心的主观视角;黑白画面,是围绕奥本海默事件展开的客观视角,来回穿插。
鱼贯而出的历史名人,如同游走在奥本海默周围浮光掠影的背景板。
因为诺兰要拍的,是一个研发了原子弹、影响了世界局势走向的伟人。
他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一次次的 " 爆炸 " 中,被炸成一片废墟的。
如果要一键查询奥本海默的精神状态,会发现他和当代的年轻人差不多:
焦虑。
无论是实验室里的屏气凝神,绿皮火车上窗外的注视,还是午夜梦回的思考。
在诺兰 N 次的大特写镜头里,在基莲蜷曲的鸦睫和深邃的蓝色瞳孔里。
那种紧绷的思索和焦虑感,都溢出了螢幕。
怎么会呢?
奥本海默从出生起,就是令人艳羡的天选之子。
他出生于美籍犹太裔的富商家庭,一辈子都不是为了钱而工作。
毕竟,他一辈子所挣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家里的一幅名画值钱。
他聪颖好学,三年级做实验,五年级自学物理化学,连续跳级,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主动来当他的导师。
求学阶段更是学术巨佬的养成记——
3 年读完哈佛后先到剑桥、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了化学系和物理系,23 岁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这样的天之骄子,怎么会焦虑呢?
但更大的焦虑,是对不可测未来的焦虑。
二战期间,谁先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武器,谁就能掌握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德国在这次比赛里可以说早就领先了。
1937 年,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已经开始了 " 铀计划 ";1938 年底,德国放射化学家哈恩团队无意发现了核裂变,利用核裂变做炸弹的计划已经被提上日程。
如果让纳粹德国提前研制成功了,那对全世界都会是一场灾难。
德国对犹太人的清洗从政治领網域渗透到了科研领網域,欧洲大批犹太裔物理学家出逃到美国。
匈牙利犹太裔物理学家西拉德联名老师爱因斯坦一起上书罗斯福总统,开启了原子弹的研制计划,但开始的投入很少,直到珍珠港被炸后,这计划才算是迫在眉睫。
△ 爱因斯坦署名的请愿信
没错,就是那个研制原子弹的 " 曼哈顿计划 "。
制造原子弹不是一个研究所实验,而是世界级的巨大工程项目。
为了尽早结束二战,这个工程上直达总统,中联动军队,下联通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
曾负责修建五角大楼的军方的代表格罗夫斯将军(马特 · 达蒙 饰)作为总司令,选定了颇有争议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团队里配置的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拿下诺贝尔奖不在少数。
为什么是从没拿过诺奖的奥本海默?
曼哈顿计划找的不只是研究人员,更是原子弹技术的项目管理人。
奥本海默年轻,不会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精通八种语言,不会因为跨国家聊天而产生沟通壁垒;是个公认的天才,少有的在物理学各个领網域都有非凡造诣。
懂技术,懂社交的聪明人,谁不喜欢?
更重要的是,他有争议。
奥本海默有明显的共产主义倾向,他的亲戚,包括他弟弟和前女友吉恩都是美国共产党员。
这看似很危险,可争议就是可以被攻讦的软肋。
再加上,他有一颗反战、正义的良心。
1942 年,奥本海默被任命为 " 曼哈顿计划 " 首席科学家。
这也开始了他日后的悲剧。
02
三场核爆
诺兰不是没玩高概念,只是玩得更加隐蔽。
原子弹爆炸,不只是影片的时间坐标,更是奥本海默精神世界塑形的量尺。
研究之始,奥本海默正在各地奔波,招揽科学界的朋友加入洛斯阿拉莫斯。
其中一位物理学家本就对寸草不生的洛斯阿拉莫斯怨言不小,看着一身笔挺军装的奥本海默,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穿的这是什么?你到底算什么?
在这之后,奥本海默换上了他的经典套装:西装领带、礼帽、烟斗。
这不是闲笔,而是一次走向的选择——
他是谁,他的立场是什么?
他不是国家的战争机器,他是科学家,他会站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一侧。
对于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意图,他开始归结于正义的战争军备。
奥本海默用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穿梭于各个部门,激发着科学家们的灵感,大大缩短了工程时间。
放在玻璃缸里不断积攒的彩色弹珠,就是研究的进度。
1945 年 7 月 16 日,新墨西哥州进行了三位一体核试验。
凌厉的剪辑,让那令人窒息的倒数几秒,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
原子弹爆炸的一刻,光焰流转,毁天灭地。
而在奥本海默的耳里,却没有任何声音,世界为之屏息。
核爆试验成功,二战的胜利唾手可得,奥本海默即将成为战争英雄。
如果电影结束在这里,那未免也太正能量和主旋律了。
原子弹看似结束了二战。
却也开启了一场至今没有停止的核军备竞赛之战。
奥本海默意识到自己背负的道德重压和要承担的责任——
" 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当然。
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都已经为他想好了开脱的说辞,认为原子弹是 " 必要之恶 ":
解密的档案显示,美国高层认为,迅速投下原子弹,可以有效震慑斯大林,迫使苏联停止在东欧的扩张步伐,同时也阻止苏联在亚洲扩张。
第二颗原子弹,就是在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正在召开决定投降的会议的时候投下的。
如果说,第二次核爆引燃的是奥本海默那颗焦虑隐忧的心,让他背负了沉重的道德的枷锁。
那么第三次裂变,则发生在 1954 年精心布局的不审判中。
从外到内,直击奥本海默的灵魂。
03
两场审判
《奥本海默》全片的结构,其实围绕着两场审判展开。
一场,是 1954 年 4 月的 " 奥本海默安全听证会 ",被称为 " 世纪审判 "。
彩色,从奥本海默的视角,进入他制造原子弹时的精神世界。
一场,是 1959 年路易斯 · 斯特劳斯被提名商务部长时,调查他在 " 奥本海默案 " 中是否公平的听证会。
黑白,从斯特劳斯以及参与众人的客观视角,还原历史环境和奥本海默的人际关系。
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落下帷幕。
为美国二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奥本海默,在新成立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中担任总顾问委员会主席,也登上了《时代》杂志周刊,影响力很大。
△ 《时代》杂志 1948 年 11 月 8 日封面人物:罗伯特 · 奥本海默博士
奥本海默的专业让他在许多会议里提出了宝贵建议,但他的犀利也让他与不少人结下仇怨。
电影中还有奥本海默和那个年代各种物理学明星之间的交集。
有的惺惺相惜,有的也闹掰。
因为那就是一个世界撕裂着的年代。
△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
奥本海默这位制造原子弹的大功臣。
在战后又成为了积极的反核人士,游说国际社会对核能进行管控,避免美国与苏联发生核军备竞赛以及防止核扩散。
在冷战背景和美国当时的麦卡锡主义下,奥本海默不再是战争英雄,而成了某些政客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雇用了罗卜,一位强硬且诡诈的律师来做审判的首席 " 检察官 ";经过多方挑选,在施特劳斯的授意下,AEC 总经理尼科尔斯任命了三位保守人士作为听证会安全委员会成员。这三个人都反对奥本海默。
——《原子弹之父:20 世纪美国的最大冤案之一》
在谍战片式的窃听风云下,奥本海默的私生活被挖掘,他的性格弱点被放大。
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定,还有婚外情。
证据不足,证人来凑。
在长达四周的听证会上,31 位证人中的大多数都做出了有利于奥本海默的证词,包括贝特、I.I. 拉比、V. 布什等科学界的头面人物,曼哈顿工程总指挥格罗夫斯将军,以及奥本海默在华盛顿的一些政界朋友。
在那些作证反对奥本海默的极少数人中,有物理学家泰勒和阿尔瓦雷斯。
不平等的询问,一次次催化了奥本海默内心深处的道德焦虑。
链式反应没有停歇,那颗在他精神上岌岌可危的原子弹第三次爆炸。
04
一个人的普罗米修斯
早在《信条》,诺兰就给《奥本海默》做了预告。
用 " 奥本海默 " 的典故强调了解决问题必须承担风险:
" 核爆后产生核裂变的连锁反应如果不停止,那么世界将会被毁灭。"
这次诺兰直击靶心:
"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比寻常的时刻,我想把观众带到那个房间里,并目睹按下按钮的一刻。"
可更重要的。
是什么会把奥本海默推向那一刻,他又会为那一刻付出什么代价。
《奥本海默》的起源,是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在寻找核分裂的秘密来制造一个聚变炸弹时所面对的恐惧。
奥本海默称之为 " 可怕的可能性 " ( the terrible possibility ) 。
除了硬核的物理之外。
《奥本海默》还有着诺兰电影前所未有的 " 香艳 "。
影片里的性爱场面如爆炸戏一样,篇幅不多但必不可少。
Sir 不过多剧透,但观影中你能感受到性与政治的紧密关系,他们对于奥本海默意识形态的影响。
以及在审讯室里,他的政敌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段,摧毁奥本海默的精神世界的。
诺兰还是那样痴迷于拍瞬间的永恒。
就像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从开始作为斯特劳斯口中的谜题,引领着观众。
最后,自成闭环,完成了核爆的最后链路。
在《终结一切战争:奥本海默和原子弹》的纪录片里,奥本海默在为人类打开潘多拉魔盒后陷入了迷茫的窘境。
科技的死神,不过是政治的棋子。
他的处境,或许就像他曾经模仿艾略特的《荒原》写的那样:
黎明赋予我们欲望
而暗黑的晨曦却背叛了我们
当天空中那一缕藏红
渐渐退去直到灰暗
当日光沦为一片贫瘠
当烈焰将我们摇醒
我们发现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孤独的监狱里
而交流的渴望变得
既珍贵,又渺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