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爆了,他主動要求限流,歡迎閱讀。
年度最期待大片。
熱度、争議話題、口碑,一樣不缺。
你肯定猜到了是他——
諾蘭新片,片長 3 小時。
Sir 今天這篇文章基本不涉及劇透,更多的是介紹影片和歷史背景,讓你在電影院接受一場 3 小時密集的對白風暴之前,做好一些預習。
影片改編自凱 · 伯德和馬丁 · J. 舍溫所著的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 · 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拿下了 2005 年普利策傳記文學獎。
這是諾蘭導演的第 13 部電影,也是他和老東家華納鬧翻後,投入環球懷抱的第一部作品。
△ 諾蘭來北京環球吃豆汁冰激凌
一億美金的宣發,締造了 " 芭比海默 " 的雙赢盛世。
一億美刀的拍攝預算,在這位實拍狂魔的眼裡可能剛剛夠用。
彩色畫面,用的是 IMAX 畫幅攝影機,70mm 膠片的頂配;黑白畫面,專門找柯達定制了 Double-X 5222 的 65mm 黑白膠卷;
和《星際穿越》種植玉米地,《信條》搭建飛機場一樣。
這次拍攝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也不用綠幕合成,而是直接建小鎮,再取景拍攝。
主演奧本海默,由 " 媳婦熬成婆 " 的老搭檔吉裡安 · 墨菲飾演;鋼鐵俠小羅伯特 · 唐尼則成為了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創會成員之一的路易斯 · 施特勞斯;馬特 · 達蒙則成了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萊斯利 · 格羅夫斯。
頂級配置,buff 疊滿。
這是電影的回歸。
截至目前為止,豆瓣和 IMDb 評分都是 8.6,爛番茄新鮮度 93%。
之前 Sir 實在是沒忍住,在影片剛上映時,就去了香港。
那幾天香港炎熱潮溼,街巷上空調外機高速運轉,滴滴拉拉猶如下小雨。
可在坐進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 1 号廳時,一切都在屏氣凝神中冷了下來。
下意識往後扭頭,視線投向罕有人至的放映室。
彌漫的塵霧中,光投射在旋轉的 35mm 膠片上,影像通過光學系統被放大并投射到銀幕。
劃痕、暗角、抖動、菲林質感。
一切,就這樣開始。
01
四方勢力
《奧本海默》是繼《敦刻爾克》之後,諾蘭再次基于真實歷史背景創作的電影。
它很不諾蘭。
豪華的視聽盛宴?
有。但相比于 " 折疊空間 "、" 鉗形時間 " 這類貫穿叙事的高概念,僅出現 1 次的 " 原子彈爆炸 " 的視效,可能都算不上什麼 " 奇觀 "。
超硬核的物理知識?
有,畢竟主角是 " 原子彈之父 "。
但這并不是為了 "3 小時教你制作原子彈并投放 ",也不是為了展現原子彈的破壞力和美國在二戰中的重要地位和英雄形象。
可又很諾蘭。
作為人物傳記片,它不是一部對英雄進行歌功頌德或挽歌悼念式的電影。
門檻高。
全片時長 3 小時,對白超過 2 小時,歷史人物超過 50 個。
Sir 當時看的時候,全程緊盯字幕,高度專注。
諾蘭依舊在玩弄時空,不過這次的謎語人已經給我們 " 降低難度 " 了。
彩色畫面,展現奧本海默内心的主觀視角;黑白畫面,是圍繞奧本海默事件展開的客觀視角,來回穿插。
魚貫而出的歷史名人,如同遊走在奧本海默周圍浮光掠影的背景板。
因為諾蘭要拍的,是一個研發了原子彈、影響了世界局勢走向的偉人。
他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一次次的 " 爆炸 " 中,被炸成一片廢墟的。
如果要一鍵查詢奧本海默的精神狀态,會發現他和當代的年輕人差不多:
焦慮。
無論是實驗室裡的屏氣凝神,綠皮火車上窗外的注視,還是午夜夢回的思考。
在諾蘭 N 次的大特寫鏡頭裡,在基蓮蜷曲的鴉睫和深邃的藍色瞳孔裡。
那種緊繃的思索和焦慮感,都溢出了螢幕。
怎麼會呢?
奧本海默從出生起,就是令人豔羨的天選之子。
他出生于美籍猶太裔的富商家庭,一輩子都不是為了錢而工作。
畢竟,他一輩子所掙的工資加起來,還沒有家裡的一幅名畫值錢。
他聰穎好學,三年級做實驗,五年級自學物理化學,連續跳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主動來當他的導師。
求學階段更是學術巨佬的養成記——
3 年讀完哈佛後先到劍橋、德國哥廷根大學讀了化學系和物理系,23 歲以量子力學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這樣的天之驕子,怎麼會焦慮呢?
但更大的焦慮,是對不可測未來的焦慮。
二戰期間,誰先擁有大規模的殺傷武器,誰就能掌握未來世界的話語權。
德國在這次比賽裡可以說早就領先了。
1937 年,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已經開始了 " 鈾計劃 ";1938 年底,德國放射化學家哈恩團隊無意發現了核裂變,利用核裂變做炸彈的計劃已經被提上日程。
如果讓納粹德國提前研制成功了,那對全世界都會是一場災難。
德國對猶太人的清洗從政治領網域滲透到了科研領網域,歐洲大批猶太裔物理學家出逃到美國。
匈牙利猶太裔物理學家西拉德聯名老師愛因斯坦一起上書羅斯福總統,開啟了原子彈的研制計劃,但開始的投入很少,直到珍珠港被炸後,這計劃才算是迫在眉睫。
△ 愛因斯坦署名的請願信
沒錯,就是那個研制原子彈的 " 曼哈頓計劃 "。
制造原子彈不是一個研究所實驗,而是世界級的巨大工程項目。
為了盡早結束二戰,這個工程上直達總統,中聯動軍隊,下聯通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
曾負責修建五角大樓的軍方的代表格羅夫斯将軍(馬特 · 達蒙 飾)作為總司令,選定了頗有争議的物理學家奧本海默。
當時團隊裡配置的都是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家,拿下諾貝爾獎不在少數。
為什麼是從沒拿過諾獎的奧本海默?
曼哈頓計劃找的不只是研究人員,更是原子彈技術的項目管理人。
奧本海默年輕,不會創業未半中道崩殂;精通八種語言,不會因為跨國家聊天而產生溝通壁壘;是個公認的天才,少有的在物理學各個領網域都有非凡造詣。
懂技術,懂社交的聰明人,誰不喜歡?
更重要的是,他有争議。
奧本海默有明顯的共產主義傾向,他的親戚,包括他弟弟和前女友吉恩都是美國共產黨員。
這看似很危險,可争議就是可以被攻讦的軟肋。
再加上,他有一顆反戰、正義的良心。
1942 年,奧本海默被任命為 " 曼哈頓計劃 " 首席科學家。
這也開始了他日後的悲劇。
02
三場核爆
諾蘭不是沒玩高概念,只是玩得更加隐蔽。
原子彈爆炸,不只是影片的時間坐标,更是奧本海默精神世界塑形的量尺。
研究之始,奧本海默正在各地奔波,招攬科學界的朋友加入洛斯阿拉莫斯。
其中一位物理學家本就對寸草不生的洛斯阿拉莫斯怨言不小,看着一身筆挺軍裝的奧本海默,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穿的這是什麼?你到底算什麼?
在這之後,奧本海默換上了他的經典套裝:西裝領帶、禮帽、煙鬥。
這不是閒筆,而是一次走向的選擇——
他是誰,他的立場是什麼?
他不是國家的戰争機器,他是科學家,他會站在人性和人類命運的一側。
對于美國制造原子彈的意圖,他開始歸結于正義的戰争軍備。
奧本海默用系統工程的管理方法,穿梭于各個部門,激發着科學家們的靈感,大大縮短了工程時間。
放在玻璃缸裡不斷積攢的彩色彈珠,就是研究的進度。
1945 年 7 月 16 日,新墨西哥州進行了三位一體核試驗。
凌厲的剪輯,讓那令人窒息的倒數幾秒,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
原子彈爆炸的一刻,光焰流轉,毀天滅地。
而在奧本海默的耳裡,卻沒有任何聲音,世界為之屏息。
核爆試驗成功,二戰的勝利唾手可得,奧本海默即将成為戰争英雄。
如果電影結束在這裡,那未免也太正能量和主旋律了。
原子彈看似結束了二戰。
卻也開啟了一場至今沒有停止的核軍備競賽之戰。
奧本海默意識到自己背負的道德重壓和要承擔的責任——
"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當然。
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都已經為他想好了開脫的說辭,認為原子彈是 " 必要之惡 ":
解密的檔案顯示,美國高層認為,迅速投下原子彈,可以有效震懾斯大林,迫使蘇聯停止在東歐的擴張步伐,同時也阻止蘇聯在亞洲擴張。
第二顆原子彈,就是在蘇聯出兵東北、日本正在召開決定投降的會議的時候投下的。
如果說,第二次核爆引燃的是奧本海默那顆焦慮隐憂的心,讓他背負了沉重的道德的枷鎖。
那麼第三次裂變,則發生在 1954 年精心布局的不審判中。
從外到内,直擊奧本海默的靈魂。
03
兩場審判
《奧本海默》全片的結構,其實圍繞着兩場審判展開。
一場,是 1954 年 4 月的 " 奧本海默安全聽證會 ",被稱為 " 世紀審判 "。
彩色,從奧本海默的視角,進入他制造原子彈時的精神世界。
一場,是 1959 年路易斯 · 斯特勞斯被提名商務部長時,調查他在 " 奧本海默案 " 中是否公平的聽證會。
黑白,從斯特勞斯以及參與眾人的客觀視角,還原歷史環境和奧本海默的人際關系。
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落下帷幕。
為美國二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奧本海默,在新成立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中擔任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也登上了《時代》雜志周刊,影響力很大。
△ 《時代》雜志 1948 年 11 月 8 日封面人物:羅伯特 · 奧本海默博士
奧本海默的專業讓他在許多會議裡提出了寶貴建議,但他的犀利也讓他與不少人結下仇怨。
電影中還有奧本海默和那個年代各種物理學明星之間的交集。
有的惺惺相惜,有的也鬧掰。
因為那就是一個世界撕裂着的年代。
△ 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
奧本海默這位制造原子彈的大功臣。
在戰後又成為了積極的反核人士,遊說國際社會對核能進行管控,避免美國與蘇聯發生核軍備競賽以及防止核擴散。
在冷戰背景和美國當時的麥卡錫主義下,奧本海默不再是戰争英雄,而成了某些政客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雇用了羅卜,一位強硬且詭詐的律師來做審判的首席 " 檢察官 ";經過多方挑選,在施特勞斯的授意下,AEC 總經理尼科爾斯任命了三位保守人士作為聽證會安全委員會成員。這三個人都反對奧本海默。
——《原子彈之父:20 世紀美國的最大冤案之一》
在諜戰片式的竊聽風雲下,奧本海默的私生活被挖掘,他的性格弱點被放大。
敏感神經質,情緒不穩定,還有婚外情。
證據不足,證人來湊。
在長達四周的聽證會上,31 位證人中的大多數都做出了有利于奧本海默的證詞,包括貝特、I.I. 拉比、V. 布什等科學界的頭面人物,曼哈頓工程總指揮格羅夫斯将軍,以及奧本海默在華盛頓的一些政界朋友。
在那些作證反對奧本海默的極少數人中,有物理學家泰勒和阿爾瓦雷斯。
不平等的詢問,一次次催化了奧本海默内心深處的道德焦慮。
鏈式反應沒有停歇,那顆在他精神上岌岌可危的原子彈第三次爆炸。
04
一個人的普羅米修斯
早在《信條》,諾蘭就給《奧本海默》做了預告。
用 " 奧本海默 " 的典故強調了解決問題必須承擔風險:
" 核爆後產生核裂變的連鎖反應如果不停止,那麼世界将會被毀滅。"
這次諾蘭直擊靶心:
" 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比尋常的時刻,我想把觀眾帶到那個房間裡,并目睹按下按鈕的一刻。"
可更重要的。
是什麼會把奧本海默推向那一刻,他又會為那一刻付出什麼代價。
《奧本海默》的起源,是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在尋找核分裂的秘密來制造一個聚變炸彈時所面對的恐懼。
奧本海默稱之為 " 可怕的可能性 " ( the terrible possibility ) 。
除了硬核的物理之外。
《奧本海默》還有着諾蘭電影前所未有的 " 香豔 "。
影片裡的性愛場面如爆炸戲一樣,篇幅不多但必不可少。
Sir 不過多劇透,但觀影中你能感受到性與政治的緊密關系,他們對于奧本海默意識形态的影響。
以及在審訊室裡,他的政敵是如何運用這些手段,摧毀奧本海默的精神世界的。
諾蘭還是那樣痴迷于拍瞬間的永恒。
就像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的對話,從開始作為斯特勞斯口中的謎題,引領着觀眾。
最後,自成閉環,完成了核爆的最後鏈路。
在《終結一切戰争:奧本海默和原子彈》的紀錄片裡,奧本海默在為人類打開潘多拉魔盒後陷入了迷茫的窘境。
科技的死神,不過是政治的棋子。
他的處境,或許就像他曾經模仿艾略特的《荒原》寫的那樣:
黎明賦予我們欲望
而暗黑的晨曦卻背叛了我們
當天空中那一縷藏紅
漸漸退去直到灰暗
當日光淪為一片貧瘠
當烈焰将我們搖醒
我們發現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孤獨的監獄裡
而交流的渴望變得
既珍貴,又渺茫。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西貝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