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爆火的《哪吒2》能为影视行业吸引多少资本?,欢迎阅读。
冷静的资本,正在走向更冷静。
《哪吒 2》票房大捷,光线传媒的股价波动也成了本周资本市场和大众瞩目的焦点。
自从 17 日股价高开后一度接近涨停,创下 41.68 元 / 股的高点,随后急转直下,最低触及 27.84 元 / 股,当日收盘大跌 14.6% 至 29.66 元 / 股,巨大落差令人始料未及;次日光线传媒股价延续跌势,收盘降至 27.80 元,市场担忧情绪渐浓。到了 19 日光线的股价才稍稍有了一丝回暖希望,当日收涨 4.68%,收盘价达 29.10 元;但到了 20 日当天光线股票再次回落,跌幅 5.91%。
光线传媒的股价连续几天呈现断崖式下跌,难道是因为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的《哪吒》IP 失灵了?要知道,全国观众为了《哪吒 2》纷纷冲进电影院,将票房怒刷到近 130 亿。在影片如此火爆的情况下,光线传媒本应收获巨大红利。可为何在资本市场上,它却没能借着这股东风稳坐巅峰,反而遭遇股价的连连下跌呢?
暴涨又跌停,光线在干吗?
电影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在光线传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当下的市场表现来看,《哪吒 2》与光线传媒的股票走势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虽然《哪吒 2》近几日的表现不如上周,但其单日票房依旧能够超 1.5 亿,甚至许多一线城市的头部影院早已卖空了周六日的电影票,可以预判该影片还能在本周末再次释放一波活力。
与票房奇迹《哪吒 2》表现相悖的,是光线传媒跌宕的股票走势。
2 月 5 日至 14 日,光线传媒股价涨幅超过 200%,总市值突破 1019 亿元。" 估值超 1000 亿,这肯定是虚高的。"资深金融分析师鲍迪克告诉骨朵,主要原因是即使《哪吒 2》为光线带来超 30 亿的收入,但从长线运营和经营的角度看,此次因票房带动的涨幅仍有一定水分。
正如鲍迪克判断的一样,从本周一(2 月 17 日)早盘集合竞价阶段,光线传媒高开超 15%,开盘 1 分钟内即封住 20% 涨停,股价最高达 41.68 元 / 股,但涨停仅维持 1 分钟,股价迅速跳水,4 分钟内从最高点暴跌至 27.84 元 / 股,逼近跌停价,最终收于 29.66 元,单日市值瞬间蒸发约 148.73 亿元,总市值从 1018.84 亿元缩水至 870.11 亿元,成交额达 200 亿元。
从 2 月 17 日至 2 月 20 日,光线传媒股价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这三天的跌幅为 7.96%,直到昨日光线传媒股价才开始往上涨,最高涨幅 5.04%、每股 28.76 元。到收盘股价是每股 27.98 元,相比前一天涨幅 2.19%。
不过从资金流向和市场交易力量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昨天不但没有主力资金入场,反而还流出了 5369.43 万元,占了当天成交金额的 0.67%。其中超大单流出得更多,有 10091.83 万元,占成交金额的 1.25%。
这就说明,市场上想买光线传媒股票的人和想卖光线传媒股票的人正在较劲,双方的博弈格外激烈。" 整个影视行业的股票就是飘的,即使现在整个院线、整个电影市场的估值达到上千亿,但他们的 PE 还是亏损的。"鲍迪克从行业角度来看,认为光线传媒的股价波动也折射出整个影视行业的浮躁。
同样认为影视行业股票虚高的,还有某金融师话梅(化名)。" 光线传媒股价下跌是一定的,最快在本周会迎来冰点,最慢在下周。" 她认为按照光线传媒 29.34 亿的总股本计算,其股价在 13 元左右较为合理。
话梅分析了光线传媒近 5 年的财报后发现,除 2019 年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实现净利润超 9 亿外,其余几年光线传媒的年利润均未超过 4 亿。尤其是 2024 年,虽然全年报未出,但从第三季度财报看经营困难且已现亏损。
" 光线传媒常规年的利润难以支撑高市值,所以股价下跌是必然的。"
冷静的资本们,不会再大范围买入影视股
" 资本不会再轻易地托举整个影视行业了。"话梅认为资本对影视行业失去热情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近两年大环境整体不好,资本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导致许多资本在做投资选择的时候会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是许多在影视行业投资热情期进入的资本已经了解到影视项目的风险性极高、项目成功率难以控制,所以对影视投资格外冷静。话梅认为,在资本看到影视行业进一步规范化的发展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地进入影视行业。
" 近几年大家的风险意识都在大幅增强,这使得投资恢复会比个人消费力恢复更为缓慢。"鲍迪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因为个人消费金额小、决策简单、不易判断价值与风险,即便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也能够通过一些热门产品、热门项目恢复。
近两年虽然失业率高、就业率低,但像盲盒这类小额、趣味性强的潮玩产品的市场却依旧表现亮眼,展现出较强的活力与韧性。比如《哪吒 2》和泡泡玛特联名的盲盒,销售额已经超 2 亿,这说明大众消费能力仍具备一定潜力与热情。
反观投资市场,大环境不佳时投资者风险意识大增,且谨慎态度会持续,投资决策会更审慎。" 毕竟涉及大量资金,失误损失巨大。"
话梅认为光线传媒股票的波动,正是资本这种谨慎态度的一个缩影。" 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要经过复杂的抽成机制,真正能落入片方口袋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话梅的分析,这部分收入还需要扣除各种成本和税费,最终的净利润才是衡量公司收益的关键指标。
以《哪吒 2》为例,即便票房达到了 150 亿,经过一系列的抽成和扣除后,光线传媒能获得的净利润大约在 27 亿左右。但要支撑起光线传媒本周最高点 1200 亿元的市值,按照合理的估值计算,净利润至少需要达到 40 亿元以上,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 对于光线传媒来说,《哪吒 2》的成功确实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声誉和收入,但并不会因此就有大量的资本流入影视行业或光线。"鲍迪克认为《哪吒 2》的爆火并不能直接地让光线传媒和影视行业获得资本的支持。
想入局的新资本,会选择新切口
" 在如今的影视市场环境下,资本的每一次抉择都愈发谨慎。即便有资本怀揣着入局影视行业的想法,也会优先考虑制作公司。"话梅认为,那些在影视行业的浪潮中几经沉浮的资本,在决定涉足新领網域时,必定会以冷静且审慎的态度,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
在资本的众多选择中,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将目光聚焦在诸如支撑《哪吒》系列的特效技术领網域,以及影视与文旅结合的相关项目上,而对那些容易 " 凉凉 " 的影视项目兴趣缺乏。
《哪吒 2》的成功便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其中特效技术功不可没。从《哪吒 2》里气势磅礴的场景搭建,到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每一帧画面都离不开先进特效技术的有力支撑。
对于资本而言,特效技术作为影视制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仅有着更为稳定和持久的发展潜力,而且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不仅能服务于动画电影,还能拓展到真人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个领網域。投资特效技术相关项目,意味着资本能够实现跨领網域的价值转化,有效降低因单一项目失败而带来的风险。
除了特效技术,影视与文旅的融合项目同样受到资本的青睐。以《哪吒》系列为例,作为具有强大 IP 影响力的作品,其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力巨大。" 打造主题公园、文旅小镇、沉浸式体验场馆等项目,能够将电影中的虚拟世界转化为现实场景,实现 IP 价值的最大化。"
话梅告诉骨朵,通过这些文旅项目的打造,不仅能为《哪吒》IP 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还能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尽管《哪吒 2》在票房和衍生品方面成绩斐然,电影大卖,衍生品生意突破 3 亿,但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鲍迪克向骨朵透露," 电影中许多场景并未与线下文旅直接结合,这确实是商业运营上的一个不足。"
比如电影中申正道 " 培训班 " 所在的瀑布、哪吒与敖丙的复活地,以及陈塘关等场景,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景点。如果能与地方文旅展开合作,必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拓展《哪吒 2》IP 的商业边界,创造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
这些商业上的不足与潜在机遇,实际上也在光线传媒的股价波动中有所体现。《哪吒 2》的成功,让光线传媒在短期内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市场期待,股价一度大幅上涨。
但资本是理性且敏锐的,他们不会仅仅因为一部电影的成功就盲目追捧。光线传媒股价的大幅波动,反映出的是其自身经营状况与高市值之间的不匹配。即使《哪吒 2》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票房依然可观,也难以仅凭此维持在资本市场的优势地位。
不过," 祸兮福之所倚 ",特效技术、影视与文旅融合等新兴领網域,正在成为资本关注的新方向。而对于光线传媒乃至整个影视行业而言,仍需要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加从容、稳健的姿态面对资本的挑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骨朵网络影视 "(ID:guduowlj),作者:火火 ,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