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半导体的乌云下,他们为什么加码芯片ETF?,欢迎阅读。
2023 年 8 月 14 日晚间,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发布半年度业绩公告:营业收入 88.58 亿元,同比下跌 20%;净利润为 1.53 亿元,同比下跌 93.25%。而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了 7896 万元。
叠加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在 8 月 10 日签署行政令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限制美国主体投资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網域的消息,次日资本市场开始用脚投票,根据 Choice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国证芯片指数于 8 月 17 日创下了年内新低,直逼近两年最低点。
毫无疑问,半导体行业正在迎来自己的至暗时刻。
但与此同时,投资者们对于半导体投资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根据 Wind 相关数据显示,自 8 月 11 日以来,芯片 ETF(159995)(注:场外联接 C 的代码为 008888)已经净流入 14.35 亿元,是流入最多的主题型基金。
行业的谷底和投资者的热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么对于这一波逆势抄底的投资者来说,半导体究竟有何魅力?其背后又有怎样的逻辑去支撑?
01
短期隐忧不改长期逻辑
短期来看,去库存不及预期是近期半导体略显颓势的重要原因。
对于该行业来说,其本质就是在 " 缺芯 - 扩产 - 库存供应过剩 - 削减产能 " 循环过程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在这方面和周期股投资有点相像。由于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行业会呈现出极大的波动性,因此选择在去库存的尾声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近期多家半导体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对于行业去库存周期的质疑。但事实上,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自 2021 年二季度达到顶峰以来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下行,目前更是几乎达到了过去 20 年以来的底部区網域。
长期来看,国产替代仍然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领網域持续被美国打压和制裁,国产替代势在必行。目前来看,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 IC 设计、封测等领網域已经实现了巨大突破,而在更加高端的技术方面也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
以半导体设备为例,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在清洗、测试机、刻蚀等多个设备市场的国产化率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国产替代。未来伴随着国内半导体人们的持续努力,国产替代将进一步提速。
与此同时,凭借着国内半导体企业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能够更好的服务客户、响应客户的优势,未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同样值得期待。
02
芯片 ETF 的配置价值
产业角度来看,半导体行业长期无虞。而落实到投资上,半导体未来的行情同样值得期待。
一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风向标,在 2022 年年终就已经见底,今年更是在 AI 芯片的带领下大幅反弹。而申万半导体指数却在这一时间内小幅下跌,两者之间出现明显背离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未来有望呈现出持续修复的状态。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就是整个行业最差的时候。估值方面根据 Wind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 18 日,半导体设备估值已经回落至历史 7.46% 分位数。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行业景气度一定会出现反转,因此现阶段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和良好的配置价值。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在当前国内半导体行业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形下,挑选个股对于投资者来说很容易踩雷,而通过芯片 ETF(159995)(注:场外联接 C 的代码为 008888)来投资一篮子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公司既能够享受到行业发展的红利,又避免了承担个股暴雷的风险。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方面该 ETF 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涵盖了市场上 30 只涉及芯片产业的相关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当中覆盖了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和 LED 等多个相关细分赛道,能够很好的反映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表现。
另外芯片 ETF 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好。根据 Choice 相关数据,截至 2023 年 8 月 18 日,芯片 ETF 规模达到了 268.98 亿元,是目前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中最大的 ETF,市场认可度极高。
对于长期看好中国科技发展的投资者来说,在近期市场情绪低迷叠加行业利空下,芯片 ETF 的下跌无疑给到了良好的介入机会。
至于结果如何,引用老胡的一句话来说," 就让时间来证明对不对吧 "。
作者:吴文涛
视觉设计: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