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老干妈的焦虑谁懂,欢迎阅读。
老干妈的焦虑谁懂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郭秀娟 张函 网编:王巍 2024-01-24
网红辛巴在直播中一句 " 老干妈、奶粉等国民品牌都是预制菜 " 引发网友争议,也将老干妈再次推上热搜。
关于辛巴口中的预制菜说法以及企业发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发函联系了老干妈企业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1 月 23 日,老干妈官方客服表示,老干妈产品是调味品,不是预制菜。根据媒体报道,有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原材料在产品背面标示的很清楚,油辣椒产品并不归类于预制菜,公司接到辛巴直播中提及的问题反馈后也在处理调查,如涉及侵权老干妈名誉,将会进行维权。
辟谣、调查、维权……这一系列快速回应让一众网友惊了一把。在过去一段时间,老干妈时常因 " 销量下滑 "" 年轻人不爱老干妈 " 等话题登上热搜,而老干妈对于这些热搜话题并无如此及时快速的回应,还曾一度被指官方账号运营 " 摆烂 ",传言将要 " 退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老干妈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的动态已经长期停滞,官方公众号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 2022 年 3 月,官方微博更是内容为空停止运营,显示 " 未通过企业资质年审 "。
曾经的老干妈可以说是 " 辣酱王者 ",长期坐拥辣酱市场头把交椅,瓶身上创始人陶华碧的头像也被称为 " 国民干妈 "。但近几年,老干妈却接连被曝出原料更换、口碑下滑、营收增速放缓等。早在 2015 年,就有媒体报道称老干妈用便宜的河南辣椒代替原材料贵州辣椒,以节省成本。虽然后续老干妈宣称用回原来的配方,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反映 " 变味了 "。
由于不是上市公司,老干妈具体的财务数据无从而知,但根据网络公开的数据来看,老干妈近年来的增速已波动放缓。公开数据显示,2016 — 2020 年,老干妈的营收分别为 45.5 亿元、44.47 亿元、43.28 亿元、50.23 亿元、54.03 亿元。而根据 "2022 贵州民营企业 100 强 " 榜单数据,老干妈 2021 年的营收总额约为 42.01 亿元,相较 2020 年营收一年下降了 12 亿元,同比下滑 22.25%。最新的 "2023 贵州民营企业 100 强 " 榜单显示,老干妈 2022 年度营收为 52.6 亿元,虽然有所回升,但还未恢复至 2020 年的水平。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我国辣酱行业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业内生产企业众多,并已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品牌主导市场、部分区網域品牌作为补充的竞争格局。除工业化生产企业外,行业内存在大量家庭式作坊。行业数据显示,2010 年辣椒酱相关企业数量仅 929 家,至 2021 年增长至 3245 家,到了 2023 年,辣椒酱相关企业数量将近 5000 家,其中绝大部分是近十年成立的新品牌。
在新品牌的大肆冲击下,曾经由老干妈一统 " 酱 " 湖的辣酱行业,早已悄悄迎来了市场变局。2019 年,虎邦辣酱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2020 年 12 月,饭扫光获深创投上亿元 B 轮融资;2021 年 12 月,主营烧椒酱的川娃子完成 3 亿元 A 轮融资;2022 年 11 月,加点滋味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2022 年,阿香婆辣酱所属公司西安太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增资扩股,新引入的股东还包括元气森林。
随着入局者增多,辣酱产品的细分、健康、便捷需求逐渐更新,而老干妈却被认为品类、口味太过单一。北京商报记者搜索电商平台发现,随着消费者对酱类产品的健康要求提高和细分化升需求级,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康化、低脂轻盐的产品。如虎邦的低脂黑椒鸡肉辣酱、林小生的 0 脂鲜椒酱、云山半的 0 脂辣椒酱、海天的零添加拌饭酱、乌江的轻盐下饭酱……而在老干妈官方旗舰店中,产品还是以传统的油辣椒酱等为主,多年来产品变化不多。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老干妈的业绩下滑是必然现象。" 老干妈本身属于非常传统的企业,在创新更新迭代方面的速度和质量,都落后于整个行业消费更新的节奏。因此在更多企业进入到辣酱行业之际,老干妈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从未来发展来看,创新更新跟迭代一定是老干妈未来破圈的核心要素。"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