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老幹媽的焦慮誰懂,歡迎閱讀。
老幹媽的焦慮誰懂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 郭秀娟 張函 網編:王巍 2024-01-24
網紅辛巴在直播中一句 " 老幹媽、奶粉等國民品牌都是預制菜 " 引發網友争議,也将老幹媽再次推上熱搜。
關于辛巴口中的預制菜說法以及企業發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發函聯系了老幹媽企業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1 月 23 日,老幹媽官方客服表示,老幹媽產品是調味品,不是預制菜。根據媒體報道,有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原材料在產品背面标示的很清楚,油辣椒產品并不歸類于預制菜,公司接到辛巴直播中提及的問題反饋後也在處理調查,如涉及侵權老幹媽名譽,将會進行維權。
辟謠、調查、維權……這一系列快速回應讓一眾網友驚了一把。在過去一段時間,老幹媽時常因 " 銷量下滑 "" 年輕人不愛老幹媽 " 等話題登上熱搜,而老幹媽對于這些熱搜話題并無如此及時快速的回應,還曾一度被指官方賬号運營 " 擺爛 ",傳言将要 " 退網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老幹媽微博、微信官方賬号的動态已經長期停滞,官方公眾号最後一次更新停留在 2022 年 3 月,官方微博更是内容為空停止運營,顯示 " 未通過企業資質年審 "。
曾經的老幹媽可以說是 " 辣醬王者 ",長期坐擁辣醬市場頭把交椅,瓶身上創始人陶華碧的頭像也被稱為 " 國民幹媽 "。但近幾年,老幹媽卻接連被曝出原料更換、口碑下滑、營收增速放緩等。早在 2015 年,就有媒體報道稱老幹媽用便宜的河南辣椒代替原材料貴州辣椒,以節省成本。雖然後續老幹媽宣稱用回原來的配方,但仍有許多消費者反映 " 變味了 "。
由于不是上市公司,老幹媽具體的财務數據無從而知,但根據網絡公開的數據來看,老幹媽近年來的增速已波動放緩。公開數據顯示,2016 — 2020 年,老幹媽的營收分别為 45.5 億元、44.47 億元、43.28 億元、50.23 億元、54.03 億元。而根據 "2022 貴州民營企業 100 強 " 榜單數據,老幹媽 2021 年的營收總額約為 42.01 億元,相較 2020 年營收一年下降了 12 億元,同比下滑 22.25%。最新的 "2023 貴州民營企業 100 強 " 榜單顯示,老幹媽 2022 年度營收為 52.6 億元,雖然有所回升,但還未恢復至 2020 年的水平。
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我國辣醬行業屬于完全競争的市場,業内生產企業眾多,并已形成了若幹全國性品牌主導市場、部分區網域品牌作為補充的競争格局。除工業化生產企業外,行業内存在大量家庭式作坊。行業數據顯示,2010 年辣椒醬相關企業數量僅 929 家,至 2021 年增長至 3245 家,到了 2023 年,辣椒醬相關企業數量将近 5000 家,其中絕大部分是近十年成立的新品牌。
在新品牌的大肆衝擊下,曾經由老幹媽一統 " 醬 " 湖的辣醬行業,早已悄悄迎來了市場變局。2019 年,虎邦辣醬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2020 年 12 月,飯掃光獲深創投上億元 B 輪融資;2021 年 12 月,主營燒椒醬的川娃子完成 3 億元 A 輪融資;2022 年 11 月,加點滋味完成近億元 A 輪融資;2022 年,阿香婆辣醬所屬公司西安太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完成增資擴股,新引入的股東還包括元氣森林。
随着入局者增多,辣醬產品的細分、健康、便捷需求逐漸更新,而老幹媽卻被認為品類、口味太過單一。北京商報記者搜索電商平台發現,随着消費者對醬類產品的健康要求提高和細分化升需求級,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健康化、低脂輕鹽的產品。如虎邦的低脂黑椒雞肉辣醬、林小生的 0 脂鮮椒醬、雲山半的 0 脂辣椒醬、海天的零添加拌飯醬、烏江的輕鹽下飯醬……而在老幹媽官方旗艦店中,產品還是以傳統的油辣椒醬等為主,多年來產品變化不多。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老幹媽的業績下滑是必然現象。" 老幹媽本身屬于非常傳統的企業,在創新更新迭代方面的速度和質量,都落後于整個行業消費更新的節奏。因此在更多企業進入到辣醬行業之際,老幹媽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從未來發展來看,創新更新跟迭代一定是老幹媽未來破圈的核心要素。"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