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百万辆车召回,销量大幅下滑,日产如何解决中国“烦心事儿”?,欢迎阅读。
因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阀(EGR 阀)密封不严,东风日产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召回。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显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自今年 12 月 30 日起,召回 2018 年 7 月 23 日 -2021 年 9 月 26 日生产的部分东风日产品牌奇骏、新逍客、第七代天籁汽车,共计超 118.8 万辆。
虽然说召回是厂家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如此大规模召回数量,以及召回的起因,都将对东风日产造成较大影响。
召回成本近十亿元
据了解,此次召回原因是车辆 EGR 阀密封不严,内部轴承可能被含氯冷凝水腐蚀,造成阀体卡滞,发动机运转不良,故障灯点亮,CO、NOX 等污染物排放增加,存在不合理排放。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低速熄火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不过,在此次召回之前,其实就已有大量车主投诉过东风日产 EGR 控制阀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的问题,当时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东风日产厂家针对该问题表示," 已第一时间着手调查处理,经技术部门调查确认,该问题为偶发故障,并不具备共性 "。
而此次之所以会召回,按照公告内容的说法,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的情况下,受调查影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才决定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更换改良后的 EGR 阀,以消除隐患。
对此,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风日产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召回,或许与成本有关。目前在购物平台上,一个适用于奇骏、逍客、天籁的国产全新 EGR 阀,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最低都超过了 600 元。
如果按最低价格来算的话,此次超 118 万辆的召回数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支出成本或近十亿元。而这近十亿元,对于东风日产乃至整个东风集团而言,都是笔不小的开支。
日产 " 烦心事儿 " 不少
东风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 亿元,同比下降 76.9%,净利润率为 2.8%,较去年同期减少 9.6 个百分点。
其中,报告期内东风集团的合资企业溢利及亏损 14.03 亿元,较同期减少 38.22 亿元。东风日产的合资公司,即此次免费为东风日产更换 EGR 阀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17.6 亿元。
利润减少的背后,则是东风日产近年来持续下滑的市场份额。公开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去年销量为 106.71 万辆,同比下滑 14.04%;今年 8 月,东风日产的销量为 61,967 辆,同比下滑 29.69%。今年前 8 月,日产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 482,921 辆,同比下滑 31.87%。
为挽救销量颓势,除了常规的终端优惠,东风日产近期刚上市的新车,也采取了 " 增量减价 " 的策略。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劲客,新车在内外设计方面与老款车型一致,且配置增加了的情况下,价格相比老款车型最高降幅达到 3.4 万元。
增量减价的 " 打法 ",加上此次大规模的召回,势必将给日产在中国的营收和利润带来影响。更何况,东风日产还要面对汽车新能源化所带来冲击,在多重压力下,东风日产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心态也愈发急迫。
再造一个东风日产?
今年 6 月,东风日产发布了 " 再创业计划 ",试图以产品、体系和技术三维驱动,在销量上挑战合资新能源头部阵营,并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全力为新能源而战,再造一个东风日产。
一方面,在产品阵容上,日产品牌在 2026 年前将推出 7 款电驱化车型,到 2030 年,80% 的产品线将实现电驱化;启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 2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英菲尼迪品牌将积极加速电动化产品布局,在豪华车市场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在技术更新上,东风日产将继续保持并拓宽多赛道技术路线,以纯电、超混电驱 e-POWER、插电混动、氢燃料、燃油动力 5 维并行,同时推进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技术的更新迭代。
" 此次超百万辆的召回事件,也给东风日产提了一个醒。" 有业内人士就对 " 汽扯扒谈 " 表示,在新能源产品越来越内卷的当下,东风日产除了要有产品亮点,其次也要注意维护其 " 技术日产 " 的口碑,不然只会给它的突围,增加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