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获客贵、竞争烈,上半年金融科技公司忙“出海”,欢迎阅读。
2023 年上半年,对金融科技行业来说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消费金融竞争日益剧烈,获客贵成为各家共有的特点。有机构称,上半年监管明显对于自营业务占比、品牌露出以及实际风控有了更明确的要求,而机构资产竞争也确实更为激烈,优质的新客流量愈发难以挖掘。
对此,不断优化获客策略,平衡业务和风险,拓展新的获客渠道,是机构主要的应对方式。不少金融科技平台称,正在寻求多元化的获客渠道,主要谋求线上线下结合,寻找新流量。另外,出海也被视为一个不错选择。多家平台相关人员向记者北京商报透露,目前,业内各家较难寻到新的突破点,国内零售信贷市场增速放缓,谋求海外业务突破或是方向。
获客贵
上半年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不断攀升,是多家金融科技平台的一致感受。
从市场表现来看,一方面,上半年各路银行加入赛道," 揽贷 " 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多家互联网平台竞争加剧,消费贷利率也是 " 卷了又卷 "。
" 上半年的资产竞争可以说是空前激烈,比如你看短视频平台入局等等,都对资产获取造成了一些变数。我们也只能靠不断优化获客策略,拓展新的获客渠道来进行应对。" 一金融科技平台从业人员称。
此言不虚,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机构人员处了解到,当前金融科技公司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切换至 24% 后,如何获取优质资产,控制成本、控制风险、保持盈利,成为一大挑战。
" 助贷行业门槛较高,竞争激烈,获客成本不断攀升,没有客户资源的机构很难参与进来。"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评价,目前来看,风险控制及目标客户获取是要面临的两大挑战,由此,也构成了金融科技平台的主要成本——逾期坏账和获客成本。这两大成本如果控制不好,会导致金融科技平台无利可图,特别是中小金融科技平台。
好在相较往年,不少机构在坏账损失方面有所好转。例如一中部梯队助贷人员坦言,相较去年,今年上半年平台整体业务都在积极发展,不论是资金还是资产都得到了不小的突破。另在资产拓展、风险以及消保上也投入了很大精力,上半年资产表现总体平稳。
另外,小赢科技总裁李侃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 尽管竞争激烈,平台的优质借款人基础仍在继续增长。此外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同比显著改善。预计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我们的风险表现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小赢科技未偿还贷款中 31-60 天逾期的逾期率为 1.05%,而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为 1.31%;另从体现用户黏性的数据来看,2023 年一季度平台活跃借款人数量为 152.37 万,较 2022 年同期的 88.92 万上升 71.4%。
信也科技相关负责人同样介绍," 消费金融竞争日益剧烈,获客贵成为各家共有的特点。对此我们在寻求多元化的获客方式和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寻找新流量等。例如小微企业线下经营场所分散,线上化获客的核心在于需要基于生产经营场景进行获客。同时我们也在探索,联合小微服务方推广贷款服务的模式 "。
降利率
在业内看来,随着竞争加剧,降低贷款利率仍将是大势所趋。
" 只有较低的贷款利率才能获得客户青睐。但是,降低贷款利率将会导致平台盈利下降,因此,这就需要平台在运营成本控制方面下功夫,否则,平台无利可图。" 王诗强直言。
对此平台也在转变发展策略。" 压降利率后,机构业务核心会关注是否有足够的低获客成本资产,尤其是存量资产的运营和流失率控制会成为重中之重。快速积累优质资产,肯定是目前为应对利率压降的工作重心。" 一中部梯队助贷平台从业人员说道。
另一金融科技公司从业人员同样称," 利率压降确实对利润水平产生了影响,另外优质的新客流量也愈发难以挖掘。目前,业内各家都难以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助贷机构的竞争力也有赖于自身获客成本、风控能力、贷后管理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 "。
在王诗强看来,运营成本包括获客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其他固定成本(人员工资、场地租金等),其中获客成本和坏账成本控制是平台可以优选考虑的。在降低获客成本方面,可以从存量客户着手,助贷平台拥有大量未获得贷款的客户,对这群存量客户进行挖掘可以有效控制获客成本,此外,在风险控制方面,金融科技平台可以与智能风控技术公司合作,提升风险控制水平,从而降低坏账率。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则说到,从 2023 年看,监管合规要求和市场复苏情况是影响助贷类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断直连、降利率等政策会持续影响到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方式和客群,而市场复苏和需求情况则影响金融科技的业务规模。
2023 年 6 月底,助贷中的征信数据断直连过渡期截止,不符合合规要求的业务将退出。借贷利率的下降趋势有所企稳,金融科技公司用户质量上移,并增强对存量用户的挖掘。另外,2023 年经济的关键词是复苏,政策上也给与了空间,消费金融业务也将从中受益,金融科技公司在策略上会相对更加积极。于百程认为,目前,金融科技公司的马太效应已经有所显现,从长期看,行业竞争态势会持续增加,其核心能力依然是用科技服务金融的能力,在线上业务、长尾客户服务、用户体验、科技服务等方面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补充。
" 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也看到了个人金融行业的竞争加剧,在获客方面面临挑战。" 李侃称,展望未来,平台将继续拓展多元化渠道以增加获客,同时保持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盈利增长战略。
前述中部梯队助贷平台从业人员则称,下半年的首要工作是合规,将密切关注监管发布的各种政策法规,尤其关注催收、消保相关的监管走向;此外就是能够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时候积累优质资产,并对业务做好压力测试,减少利率压降等政策对于整体业务的影响。
谋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在获客贵、竞争强、利率降的大背景下,除了在国内 " 挤破头 " 寻找优质新客流量外,目前出海也被业内视为一个不错选择。
例如信也科技称,已在印尼、菲律宾等国际市场实现业务布局,根据 2023 年一季报,信也科技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为 4.4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65.9%,占当季公司总收入的 14.7%。
同样在印尼的,还有 Easycash(洋钱罐)、嘉银金科、WeLab(汇立集团)等金融科技平台。例如从印尼出发,洋钱罐将业务延伸至印度、巴西、墨西哥等不同国家,嘉银金科则开始探索非洲市场。
在 2023 年一季度财报中,嘉银金科还提到,通过增加对印尼地区的投入,继续在当地市场探索业务契机;尼日利亚地区业务的放款规模和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此外,萨摩耶金服相关人员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管理挑战增加。一方面,平台从降本、增效和补短板、提升团队战斗力方面主动发力,制定了清晰的战略布局,聚焦主业,修炼内功来应对市场变化;此外,也在拓展新市场,把国内经验推广到海外,出海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前述萨摩耶金服相关人员补充道," 我们的主营业务金融云继续为公司提供稳健业绩支撑,海外和产业云两大业务将成为公司增长新动能,同时 AIGC 应用落地有望带来全新增量 "。
不过,出海其实并非新鲜事,拓展海外市场,早在多年前就已成为国内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一致方向。此前,在国内市场监管不断规范、市场从高速发展走向稳定之后,一些信贷服务方就开始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拓展,将技术能力和业务模式向外输出,以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于百程评价,跟国内市场类似,海外的数字信贷发展也会经历从野蛮增长到监管政策明确,到市场规范发展的过程。国内机构拓展海外市场,也要注重与当地监管和市场环境的融合,以免出现水土不服或合规问题。在业务构建和展业上,遵守当地监管规范,采用与当地金融机构、场景方联合的方式,或可实现资金、技术和场景各方优势的互补和利益共赢。
业内认为,出海既有拓展业务的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及挑战。随着海外金融监管体系的搭建,野蛮生长时期的套利逐步消失,出海机构要熟悉当地市场,摸索业务本地化路径,适应当地监管政策,才能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